角廝羅本就是依靠佛門,吐蕃密宗佛教和中原的佛一樣,都是佛教,雙方之間雖然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漢傳佛教就是現在吐蕃密宗的來源之一。
當年吐蕃王國讚普鬆讚幹布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傳來漢傳佛教及尼泊爾係佛教。
鬆讚幹布在拉薩建立布達拉宮,為二妃立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佛像,文成公主帶去的是覺阿釋迦像即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安置於大昭寺,以便於人民修福禮拜,又遣貴族子弟留學印度。
這個時期的吐蕃佛教就是漢傳佛教和南亞傳佛教,為後來具有吐蕃特色的密教打下了重要基礎。
因吐蕃王朝的朗達瑪王之滅法為界,吐蕃的宗教產生了分裂和新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宗派,這些宗派之間存在矛盾甚至是相違背的地方。
對於角廝羅這個依托佛教的吐蕃王來說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角廝羅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隻有統一的思想才能讓吐蕃更加團結。
他看到了趙禎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趙禎不能讓佛門成為他的助力,於是便排擠佛門,讓大宋的佛門漸漸消失。
但在吐蕃卻是另一幅光景,佛教的地位在吐蕃很高,角廝羅打算學習鬆讚幹布,把吐蕃打造成一個政教統一的王朝。
在他嚴重佛門不是落後和懦弱的象征,相反是他維護自己統治,強化吐蕃百姓思想的武器。
在角廝羅看來,佛門昌則吐蕃強,佛門的團結也是吐蕃的團結,這時候他需要的是一個統一的佛門,而以誰為尊?當然應該是漢傳佛教!
即便是無數次的告訴自己,吐蕃是強大的王朝,是吐蕃王朝的延續,但在角廝羅心中還是覺得漢家文明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他趙禎隻不過是不會使用而已,漢傳佛教到了自己的手中就是好東西。
可當他看到婁守堅等一眾高僧大德整日吃齋,人已經開始逐漸脫了形的時候便知道事情不妙了。
事實上在漢傳佛教抵達吐蕃的時候並沒有說明不吃肉,所謂的葷腥也並非是指雞鴨魚肉等物,而是指的喝酒和吃蔥、蒜之類。
這使得角廝羅開始對漢傳佛教也產生了懷疑,他覺得漢傳佛教也不靠譜,若是吐蕃上的漢子都不吃肉,那就根本沒有戰鬥力!
一群連馬都上不得,弓都拉不開的人如何能稱為吐蕃勇士?
所以這段時間他積極的探索,最終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編篡佛典,總結佛教,開一場論法大會,也就是無遮大會。
這場無遮大會在邏些城舉行,邀請整個吐蕃所有得道高僧,無論是哪一派的都可以前來,互相之間交流辯論,即便是出聲低賤的人也可以上前討論佛法。
所謂無遮便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僧俗、智愚、善惡,皆是平等看待。
13464/522599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