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節 五石散(2 / 2)

司馬雪搶先應道:“小道乘興而來。”

“哈哈。”老者朗朗一笑,手一伸,邀請說:“小道姑好俊雅,既然到了堡中,便進來坐吧。”

司馬雪回頭詢問高恩華的意見,未等高恩華應聲,一片嘈雜聲從遠處街道上傳來,一夥人擔著一付翠竹擔架,抬著一名青年男子,匆匆奔來。

“四妾公,少公子發病了,快喘不上氣了。”一夥人行到近處,翠竹擔架上的青年男子長發淩亂,臉部枯瘦灰黃,口角流出一絲絲口涎,一個人催促道:“四妾公快拿個主意,可不能磨蹭、、”

“這個孽子,是不是又服食五石散了?”四妾公不知所措,驚慌的問:“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四妾公、”一名皂衣男子說道:“快想辦法,救人要緊,少公子憋得快喘不上氣了。”事關兒子生死,四妾公慌了,隻是不停念叨:“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隻能先抬到吳縣城中找醫師大夫了。”

自漢朝以後,一直到晉室偏安江南,天下亂世已久,人命朝不保夕。

晉人不論士族庶族,門弟高低,大多今朝有酒今朝酒,不問明日生與死,飲的除了酒水外,還有“五石散”。

“五石散”,乃中藥散劑,由石鍾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加輔料製成,原是給傷寒病人治病用,最早卻被由魏朝附馬何晏用來提神壯陽。

服食五石散後,體內火氣燥動,必須立刻“消散”,否則必死無疑,消散的規矩極多。

一不能靜臥,二要不停走路,還要穿薄衣,吃冷食、吃大量的冷食,以涼水澆體,大多喜寒,唯一需要大量飲熱酒,而且酒質越醇越好,絕對不能飲劣酒。

五石散價格不菲,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能服五石散,是一種權貴身份象征,雖有性命之憂,卻總有喜歡出風頭的青年男子趨之若鶩。

高恩華在建康時,便時常見到因服食“五石散”後,行散不力而倒斃的士族子弟,也見過服食“五石散”後,藥力發作,揮劍滿街狂砍,嚎陶大器之輩。

吳縣城到塢堡約有十餘裏路程,翠竹擔架上的青年男子麵色一片醬紅,胸腹不停的急速痙攣,好似隨時都能斷氣,莫說抬到吳縣城,能不能抬出塢堡大門,也猶未可知。

“各位鄉親讓讓,此乃消散不力症狀,且讓貧道試試。”高恩華手攏虛掌,施展太玄訣靈力,指掌間青芒繚繞,“啪”的一聲,拍在青年男子的胸部。

青年男子口一張,“噗”的一聲,吐出一口腥臭濃痰,呼吸立刻漸漸平順起來,見兒子脫離危險,四妾公一臉欣喜,忙道:“多謝仙道施救,快快向裏麵請。”

“四妾公且莫客套,先救人要緊。”高恩華謹慎起見,先替青年男子切了脈,又解開男子上衣,仔細查看。

“孽子病況如何?”

“不太好。”高恩華搖頭道““令郎服食五石散過量,消散不及時,此刻五內欲焚,血不華實,如不控製,恐將危極性命。”

“仙道。”四妾公又開始擔心起來,問:“孽子可還有救?”

高恩華摸出幾粒丹藥,說道:“此丹隻能保令郎一時平安,如不戒服五石散,終有一日,神仙難救。”

“今日便將這孽子看管起來,啥時戒了五石散,再放他出門。”四妾公接過丹藥,吩咐眾人將青年男子抬中房中,生怕高恩華離開,轉頭墾求說:“仙道好似喜聞音律,如不嫌棄老朽陋室寒屋,願備下薄酒,與仙道溫酒長談。”

“老先先,老先生、、”司馬雪在旁邊轉來轉去,一直聽兩人說話,插話問道:“你號稱四妾公,為何隻見公,不見四妾呢?”

“哈哈,小道姑有所不知。”四妾公指著院中的柳、桃、竹、杏四樹,笑說:“向那邊看看,老朽的四妾乃柳、桃、竹、杏等。”

四妾公如此風雅,頓時勾起司馬雪的好感,便商求說“道長大叔,此地離太湖頗近,明日正好去太湖修練水遁術,今晚就在老先生府上聽笛度夜好不好?”

高恩華對麵前塢堡感覺陌生,憑感覺應當沒危險,一時沉吟不語。

“仙道長留一晚上吧。”四妾公一直擔心兒子的五石散病症在夜中反複,便又誠懇邀請:“今天若非仙道長循笛聲而來,犬子可能不保,老朽家中恰有剛捕來的太湖白魚,留下來嚐嚐鮮如何?”

“行。”高恩華見四妾公盛情難辭,司馬雪又充滿好奇,隻得點頭應允,隨四妾公進了院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