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漢中小山村(2 / 2)

“哭毬!你咋笨成這熊樣啦!,念書竟比不了隔壁安民那傻小子,你咋不笨死,笨死了幹淨!”

二狗子委屈,自己不知道從哪裏找塊布貼上,看著跟貼了個膏藥片子一樣,著實可笑。

讓人沒想到的是,李安民拿到錄取通知書回到家裏後,卻死活不願意去縣城讀書。他心裏覺得他欠三叔太多了,三叔太苦了,他要回來幫三叔,自己長大了可以照顧他了,書可以以後生活好點了再讀。

安民坐在門檻邊的石頭板子上,因為三叔不同意,和三叔爭執了好半天。三叔穿了一套穿了多少年的中山裝,領口和袖口磨得發毛,然後發毛的地方又被磨得發黑發亮,充滿油光。褲子的膝蓋磨出了小洞,白色的旅遊鞋已經看不出多少白色來。

三叔想事情的時候話不多,自己抱著個大水煙筒子蹲在一邊咕嚕嚕的吸煙鍋子。吸完一鍋後歎著氣說:

“安民娃,幹甚哩,家裏又不是揭不開鍋盔,學還是要好生念下去哩,莫聽人家胡咧咧,沒文化可是和你三叔一樣,什嘛事都別想幹,一輩子就跟這土地幹上刨食吃哩!”

安民也不答話,內心堅定的樣子。多半會,知道三叔等煩了。回了句話:“叔,念書等兩年,我今年能考到縣裏,等兩年咱還能考上。家裏太苦了嘛,別說家裏的吃喝,咱莊稼人遭點罪不算甚,一天有幾個饃饃也算填飽了肚子,可不敢再奢求個啥哩。咱就說著到縣裏的學費啥的,也不能再讓三叔再去借了嘛,咱家都借了多少回錢?咱村裏人可不會再借了嘛!”

安民砸吧著嘴,扶著邊上的開裂的土牆站起來,接著說:“叔,我在家多給你搭把手,再看能尋個別的營生,就不信咱還掙不出個好光景!你就答應了嘛!”

聽安民說願意過兩年再繼續讀書的話,三叔最後妥協了。還托人給安民到清風觀找了個修觀的活,能額外賺點錢,幹久了有經驗了,據說每月都有不小的進項,不僅能補貼給家裏,就算以後繼續讀書的學費也都是夠了的。

道觀是道士修煉的地方。道觀是要保持的清靜、整潔和莊嚴。在道觀裏幹了快一年,平時除了跟一個大師傅幹房屋維修的活,因為安民年紀小,加上又裝的一臉無辜無害的樣子,成功迷惑了大師傅,被安排給觀裏的觀主打雜,挑水掃地的事,安民都包了。雖然雜事多,但都不是辛苦活。雖然是附近有名的道觀,但是觀裏的道士們還是很懶散的。所以,挑水掃地這種一般也被用作修行一種的平常雜事,觀主可是不願意伸手的,正好有李安民這個人的出現,倒是正和其意。

道士修道的方法眾多,就是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安靜自然為本。所以安民平時看到最多的練功就是打坐,具體除了坐著以外還在幹嘛,自己根本不懂。道觀正中大殿前的寬大院子裏,道士們會偶而集合練拳,安民看不懂。更讓他看不懂的,是每天天剛有點亮光這些道士就爬起來到院裏的犄角旮旯,找地方擺起架勢!

安民每天來的早,也傻傻的盯一會他們練功。看他們在清晨霧氣中擺各種架勢吐納氣息的樣子,偶爾嘴唇微動,好似心中念念有詞,覺得有趣甚至有點滑稽。他也沒空多研究,他得抓緊把當天自己的活幹完,然後回家幫三叔去地裏幹活去。

就這樣日複一日。在道觀裏幹滿了一年後,一個讓安民感到又意外又充滿好奇的消息傳來……

三叔的朋友在城裏包了工程,拉著村裏的勞力去城裏做工,三叔商議著和安民一起去,工錢給的可比道觀裏多的多。安民想著工錢,可就沒多想別的了,當下立即應承下來,決定和三叔一起,動身離開這個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的漢山。

讓李安民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離開,把他帶進了他意想不到的社會,讓他遇到了各種機緣,挑戰。他通過強大的意誌力不斷進取,卻最終收獲了一場別人想都不敢想的,又異於常人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