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3 / 3)

啟綏偵受到楊靳黃偽證蒙蔽,把花寨主和寡婦傳到河南府衙門重刑逼供,斷結為“謀夫奪婦”罪,上報朝廷。朝廷當時非常重視中原的事務,讓袁世凱複審,袁世凱在提審小寡婦之前,他的小老婆好奇就去監獄裏邊看望那個寡婦,那小寡婦哭哭啼啼說自己還是女兒身,怎麼可能和寨主私通呢?袁世凱的小老婆說你不是結婚了嗎?寡婦羞答答說結婚的時候丈夫就有病,他那東西就沒有硬邦邦過一次。袁世凱的小老婆不相信,當場查驗了一下,天啊!那寡婦果然是女兒身。袁世凱得到姨太太的回報,氣得哭笑不得,如果給寡婦翻案吧,有失表河南府啟綏偵的體麵,也有損大清國的形象,如果不放人吧會讓老百姓說他袁世凱斷案不公,思來想去還是應該以自己的名譽為重,於是乎以私通證據不足放了兩個人,但是老百姓可不相信寡婦和寨主沒有私通,花寨主回到花都寨時間不長就活活氣死了,那個寡婦也一直活得抬不起頭。

花寶珠扳倒的第三個寨主姓陳,是花寶珠的妻伯,陳鶴翎的哥哥。這一次花寶珠可不再是告狀了,而是用吹捧的辦法。陳寨主是個在花都寨威信非常高的人,為人卻非常低調,平時無欲無求,老百姓一致推舉他當了寨主,他還推三推四不想當。後來張瑞蓮聽說之後就直接任命他為寨主,他才勉強接任。沒想到他接任剛剛一個月,花寶珠就鼓動楊靳黃帶人抬著匾額又是放鞭炮又是敲鑼打鼓到古都衙門去歌頌寨主的豐功偉績。要知道在古都這個地方厭惡某個官員,在他離任的時候老百姓才像送瘟神那樣放鞭炮敲鑼打鼓,可是現在花都寨的老百姓在楊靳黃帶領下來古都衙門放鞭炮敲鑼打鼓歌頌花都寨的陳寨主。張瑞蓮上任不久還真以為是功高德厚,就專門去向表哥袁世凱彙報了這個事情,要表彰陳寨主,擁護大總統的事情。

袁世凱一聽嘿嘿笑道:“花都寨的寨主是你任命的,刁民在戲弄你啊表弟,你難道不知道嗎?”張瑞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望著表哥不說話。袁世凱又說:“老百姓會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頌揚花都寨那個寨主,還有民眾打著‘明鏡高懸’和‘正大光明’橫幅,你也不想一想,這‘明鏡高懸’是古都衙門正堂的匾額,‘正大光明’則是金鑾殿上的匾額,你不覺得這是在諷刺咱們兄弟兩個嗎?常言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他一個寨主有什麼豐功偉績值得老百姓打著‘明鏡高懸’和‘正大光明’的橫幅來衙門前歌頌他?這是對官員最大的羞辱和諷刺,是你為官最大的失敗!”袁世凱並不是個笨蛋,在他的意念中官員在位時可以不可一世地打壓所有的異議,哪怕在失去權力的時候挨罵。他更知道官員在位時的鮮花和掌聲都是虛幻和不能當真的,到失去權力的時候老百姓罵罵咧咧才是真實的,他知道的滿人官員無不如此。張瑞蓮在表哥袁世凱那裏討了沒趣,又被表哥教訓了一番,也明白了許多道理。盡管他知道古都人含蓄、內斂,可是這裏的人有都城情結,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讓他們歌頌的,不管是過去的滿清皇帝,還是現在的袁世凱大總統,一個也不例外。那個陳寨主接任時間不長,也沒有聽說有造福一方的政績,那麼老百姓燃放鞭炮、敲鑼打鼓歌頌他的原因,隻有一種解釋:是惡心他張瑞蓮,諷刺陳寨主是督軍任命的,絕對不是為他歌功頌德。張瑞蓮是古都的督軍,有權力向公眾發號施令,有權力讓人三緘其口,有權力讓不聽話的刁民老老實實,有權力在古都這地方為所欲為地實現自己的意誌。身為袁世凱的表弟,古都這個地方就是他的一個狩獵場,在這個狩獵場中他就是淩駕於一切之上的土皇帝,馭民必須有術,老百姓必須噤若寒蟬,不能這樣隨心所欲,褻瀆官府衙門的威嚴。經過一番曆練,張瑞蓮對官場上拍馬奉迎那一套已經是舉一反三,對欺上瞞下已經是無師自通,因此老百姓就給他取了個綽號叫“鬼見愁”。

在袁世凱的教育下,“鬼見愁”張瑞蓮認為老百姓給寨主歌功頌德的好事變成了壞事,陳寨主很快被張瑞蓮免職,理由是煽動百姓為自己歌功頌德,擾亂地方治安。然後又讓花都寨的老百姓選舉寨主,花寶珠滿以為這一次老百姓該選舉他當寨主了,沒想到竟然把他的嶽父陳鶴翎選為寨主,讓他的寨主夢再一次破滅。

花寶珠和他嶽父一樣也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娘,是他父親的小老婆。他母親和他父親婚後沒有多久,父親就死了。在他父親死後的第十一個月,他母親竟然生了個兒子,自己說是丈夫的遺腹子,可是算一算時間卻對不上號,花寶珠的娘就說花寶珠命貴,別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她是懷胎十一個月。後來人們從知道原來花寶珠是他姐夫的種。他母親嫁他父親的時候老頭子已經年齡大了,女兒都出嫁了,在老頭子有病的時候女婿經常來,一來二往見麵的機會自然多了,女婿和丈母娘一見麵彼此心中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有一天的晚上,女婿來丈母娘家取東西,兩個人坐著說了一會兒話,丈母娘正在為老頭子的病難過,一見女婿不知怎麼就有些悲痛難忍,撲在女婿的懷裏哭開了。偏偏這天花寶珠的姐姐不放心父親的病,就抱著女兒來了,她一推門傻眼了,丈夫正抱著母親……眼前的情景讓她不敢相信,但又的的確確是真的,她再也控製不住憤怒,放下女兒衝上前去先給丈夫打了兩記耳光,又給繼母打了兩個耳光,然後罵道:“不害羞,你們真不害羞!”然後抱起女兒哭著走了。

花寶珠的娘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向閨女解釋,覺得自己想一頭碰死,自己剛才隻是悲痛失態,並沒有作對不起閨女的事情,可是閨女會相信嗎?如果不相信以後她可怎麼做人,怎麼麵對女兒們啊,她委屈地哭了。後來老頭子死了,年輕寡居,花寶珠的娘經常失眠,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不自覺地會有抽動的感覺,有時像小蟲子在爬,她忍耐不住就用手輕輕地揉。她起身看身邊,已經沒有了丈夫。記得剛剛嫁過來的時候丈夫就已經不行了,有時候她想那種事情,推推丈夫,丈夫睡得正香,她莫名其妙地發了大火,居然把丈夫從床上一腳踹到了地上,然後把頭埋在被窩裏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弄得丈夫手足無措,勸又不敢勸,走又不敢走,他不知道婆娘到底是怎麼了,後來自己就病了。

在丈夫死後的日子裏,女婿仍然經常來,花寶珠的娘就開始心裏騷動,幹柴遇到烈火,一來二往,水到渠成。此後,每隔幾天兩個人總會在夜裏偷偷摸摸地瘋狂。她也知道,這種事千萬不能讓外人知道,一旦讓人知道,全寨的鄉親會笑掉大牙,會讓族人把她的脊梁骨搗斷。可是她又像一個饑餓的人去偷吃別人的東西那樣,總是告誡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了,次數多必然被捉住,然而她欲罷不能,退不了,進不成,整日生活在矛盾心理之中……過了不久,花寶珠的娘竟然懷孕了,這時她才明白過來,原來是丈夫老而無用,自己遲遲沒有懷孕。於是她在心裏暗暗罵道:該死的,你害得老娘真慘,幾年來在別人眼裏老娘是個不生蛋的雞,原來你是個不生仔的騾子。該死的,老娘一輩子算是毀在你手裏了。自己已經懷孕了,理智終於戰勝情感,她下了決心和女婿斷了,後來就生下花寶珠,並且收養了一個女兒。按說花寶珠這樣的人陳鶴翎不該把閨女嫁給他,這也是他老娘的注意,貪圖人家有上百畝地,一所像模像樣的宅院。

花寶珠不光陰險毒辣,有時候也愛附庸風雅,獨出心裁。其中最典型的是給自己的妹妹招女婿。當年花寶珠中舉人之後,先是逢人就說皇恩浩蕩,然後是托了有臉麵的豪紳牽線搭橋,想攀龍附鳳把妹妹嫁給古都舉人,就把一個姓林,一個姓李的兩個舉人請到家中,讓妹妹暗中觀看挑選,如果看中李舉人就不再求林舉人了。誰知道妹妹偏偏看中了林舉人,而林舉人的態度總是不熱不冷,並不想和這個有緋聞的家庭攀親,況且養女有門戶不清之嫌;李舉人看中了花寶珠的妹妹,她卻嫌人家相貌醜陋,婚姻大事成為泡影。舉人、進士嫁不了,花寶珠隻好在大戶人家為妹妹物色對象,隻要是讀過書、家庭殷實的都在他篩選的範圍之內。當時有意和花家攀親的一共四家,妹妹又自作聰明,鬧著讓哥哥花寶珠把四家的公子都請到府上來吃飯,她要考一考他們,優中選優。趙錢孫李四個公子來了,花寶珠大擺宴席,妹妹提出讓四位公子各賦詩一首,而且詩中必須有“大、小、多、少”幾個字。吟出詩方能入席吃飯,不然立即走人。四個公子都讀了一些書,沒有文采也能胡謅幾句順口溜。趙公子搖頭晃腦地說:“我有一把扇,打開了大,折起來小;夏天用得多,冬天用得少。”

花寶珠看妹妹在點頭,連聲說:“好詩,好詩啊!”於是請趙公子入席。

輪到錢公子了,他非常自信地說:“我有一把傘,撐開了大,合起來小;雨天用得多,晴天用得少。”花寶珠看妹妹也點了頭,一邊說好,一邊請錢公子入席。

孫公子一時想不起來什麼大什麼小,忽然想起來自己睡覺時蓋的被褥,就用抑揚頓挫的腔調說:“我的被褥好,鋪開就大,疊起來小,晚上用得多,白天用得少。”

孫公子也算過關,被請入席。隻剩下李公子了,他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什麼好詞,急得搔著腦袋直想尿在褲子上,於是靈機一動說:“我有一個屌,用的時候大,不用的時候小;老婆用得多,別人用得少。”

花寶珠一聽這話立即麵露慍色,感覺李公子庸俗不堪,有失大雅。妹妹則笑著問:“李公子,你結婚沒有?”

李公子知道花小姐的話什麼意思,急忙說:“我還沒有結婚,我哥哥曾經這樣說過,我還不知道屌是什麼東西,問我哥哥,哥哥說是尿。”

花小姐又笑著說:“你哥哥是不是還說過,你有一個嫂,生兒時大,斷奶時小;孩子吃得多,你哥哥吃得少。”

李公子說:“我哥哥沒有說這個,他說的是寡婦的臀好,蹲下來大,站起來小,別人用得多,丈夫用得少。”

花小姐不僅不惱怒,還笑得前仰後合。花寶珠忍不住大罵李公子下流愚蠢,把李公子趕出了府門。誰知道趙錢孫三個公子嫌棄花小姐放浪輕浮,也起身走人,弄得相親局麵不亦樂乎。

從此花寶珠的妹妹一直待字閨中,也因為大家都知道花寶珠兄妹嫌貧愛富,盡管花小姐如花似玉,但是他的婚姻大事就此擱置起來。後來花都寨唱戲,花小姐看中一個戲子和戲子私奔了,也是她命苦,那戲子在渡河的時候不慎掉在河裏淹死了,她又回到花都寨,因為名聲不好嫁給了一個比較富裕的老頭子當了小老婆,不過她仍然不安分。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之後來古都練兵,是表弟張瑞蓮陪同的。袁世凱詳細了解到古都地處中原,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又盛產牡丹,且品種繁多,產地分南北兩處,北以黃河兩岸,南以龍門山南北。在古都牡丹花開時節,古都人賞花的風俗十分生動:“古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販者亦然。花開時節,士庶竟為遊邀,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台處為市……至花落乃罷。”袁世凱當時就對牡丹大加稱讚。因此後來袁世凱要過生日的時候,不顧國力衰敗,國家戰亂不休,硬是給他的表弟張瑞蓮下了命令,要古都給北京送五十五株開花的牡丹,務期擇日送到。還說到時候有很多大員要集體賞牡丹,還要把牡丹贈送給各國前來祝壽的洋人和使節。張瑞蓮接到命令不敢怠慢,準備到種植牡丹最多的花都寨親自察看一番,讓人騎馬去通知花都寨的老寨主陳鶴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