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對護理程序的熟練應用,目的是使之融入護理工作之中,成為護士工作過程中無法分割的組成成分;目的是使這種概念框架內化為護士的思維習慣,再外化為工作的方法。
目前,在護理專業實踐中,應用護理程序已成為各國護理界的共識。
本教材貫穿了上述的理念。各章的概述均簡要地闡述了該係統病人護理評估的重點內容。各係統常見疾病的護理部分亦按護理程序的格式編寫,分為標準、簡單兩種格式。
各係統疾病中均有數個有代表性的病種按標準的護理程序格式編寫,包括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目標(略)、護理措施、評價(略),其他疾病按簡單格式編寫,隻包括護理診斷、護理措施。
三、內科護理學的學習方法
課程的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理論教學主要是課堂講授常見病、多發病,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和其他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實踐教學包括臨床見習、畢業實習。畢業實習階段要求學生在臨床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施對內科病人實施整體護理,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於實踐之中,逐步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畢業時,學生應能較為全麵和係統地獲得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其防治和護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對內科病人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以及對內科常見急症的配合搶救能力。
要學好內科護理學,完成培養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在學習過程中要多觀察、勤思考、重理解、多請教、積極討論、做好筆記。同時,還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人道主義的高尚醫德,要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不僅學習知識,還要學會做人。高職高專教育的本質是以基本滿足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的教育,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高素質的護理人才。護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著護理和搶救的效果,因此,要特別重視對實踐技能的學習和掌握。
四、內科護理學的發展
由於基礎和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對許多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製有了更深的認識,從而為探索新的預防和治療方法開辟了新路徑。例如,免疫學的發展,免疫機製障礙在很多疾病,如惡性腫瘤、腎小球疾病、部分慢性活動性肝炎、Graves 病、類風濕關節炎中的作用得到重視;免疫治療在白血病、器官移植等治療中的應用,使治療效果顯著提高;遺傳學的進展,可通過胎兒絨毛膜或羊水細胞基因中DNA 的分析,可得到胎兒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遺傳類型和血友病的產前診斷。藥理學的研究進展,產生了大批根據發病機製研製的新藥,如腎上腺素能β 受體拮抗藥、H2受體拮抗藥、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為一些疾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檢查和診斷技術方麵,內鏡技術的改進使其用途不斷擴大,通過直接觀察,攝影攝像、采集脫落細胞和活組織檢查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腹腔內一些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確診率,並且可用於止血、取出結石和異物、切除息肉和腫瘤等治療。影像診斷技術如高精密度螺旋電子計算機X 線體層顯像(CT)、磁共振體層顯像(MRI)、放射性核素檢查包括正電子射線計算機體層顯像以及超聲診斷技術等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診斷水平。心、肺、腦的電子監護係統用於持續的病情監測,能連續記錄並顯示各項監測指標的讀數和形態,在監測指標超出設定範圍時及時報警,以利及時發現和處理病情變化,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在治療技術方麵,埋藏式人工心髒起搏器向微型、長效能源、程序控製和多功能化發展;溶栓、抗栓治療的改進;心導管診斷和介入治療技術的進展,使一些心髒疾病的療效大為改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血液淨化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改迸,使急性或慢性腎衰竭、高血容量狀態、某些急性中毒的治療效果明顯改觀,使慢性腎衰竭病人的長期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明顯提高。器官移植和細胞移植技術的進展及術後有效的免疫治療,使髒器功能嚴重衰竭的病人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