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為觀止”是讚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的意思,此成語的由來就與季劄觀樂一事有關。
編者點評
這是季劄對周樂的評論,從中可以看出他把音樂和政教結合起來的思想。他認為政治的治亂會對音樂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可以通過音樂去“考見得失”,“觀風俗之盛衰”。因為政治的治亂會影響人,而人的思想感情又會反映到音樂中來。所以季劄能從《周南》、《召南》中聽出“勤而不怨”,《邶》、《鄘》、《衛》中聽出“憂而不困”。當然音樂對政治也有反作用,可以交流思想,互相啟發;可以批評諷刺時政,以促使政治改善。雖然絕大多數現代人已不會像季劄那樣去理解音樂,也不可能板著麵孔拿它們當說教的工具,更多的是在娛樂中獲得精神輕鬆和解脫。但文章關於音樂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產品,理解音樂必須以理解人生為基礎;音樂的使用場合都是相對重要的禮儀場所,旋律的莊重和優美的形象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藝術常常是時代精神的敏銳導體,文明變遷的內在動力等啟示,對今人來說仍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