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王勇峰心已衝頂(2 / 3)

1992年,王勇峰等四名中國隊員到美國阿拉斯加攀登北美最高峰麥金利峰。這是一座神秘的高峰,變化無常的氣候和風暴隨時都有可能把登山者卷下山穀。有許多著名的登山家在這裏遇難。出發時,按中方的意願是,沿比較安全的傳統路線完成大陸隊員首登這座高峰的任務,可是美國隊員提出要攀登難度更大的西壁路線。這條路線危險性很大,三名韓國隊員前幾天剛從這條路線摔下身亡。為了給祖國爭光,他們同意從這條路線攀登。在接近頂峰時,美國三名隊員出現了危險,王勇峰和隊友李致新不顧個人安危在冰崖上救出了美國隊員,使美國隊員欽佩極了,直誇“中國隊員了不起!”結果,這支隊伍隻有他們這兩個中國隊員登上了頂峰,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1993年春天,他作為主力隊員,參加了海峽兩岸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這次,他要還五年前的登頂之願。

且不說珠峰惡劣的自然條件,台灣隊員實力也較弱。在山上,近兩個月的運輸、修路、攀登過程中,內地隊員必須負擔得更重一些。

王勇峰每天仍舊默默地在營地奔忙。別人都休息了,他還在分物資、整理裝備,準備次日的運輸。自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至7028米的天險北坳,王勇峰頑強地往返攀登運輸達九次之多,成為運輸次數最多的隊員。台灣山友被他的頑強深深打動了。

我剛到珠峰大本營時,高山反應強烈,頭疼欲裂,連呼吸都格外艱難。王勇峰時常坐在我的睡袋邊,笑著讓我起來活動活動,或和我聊天,給我唱歌。我很感動,我從他那裏感到了一種勇敢的力量在召喚!暴風雪之夜,我和他坐在幾乎要被狂風撕碎的帳篷裏,聽他平靜異常地給我講述許多登山者的故事。他說他很佩服意大利著名登山家梅斯納爾。

“真的,那才是一個真正的登山家。”他的眼睛發著亮亮的光,“不光是他專選最難最險的路線攀登,也不光是他敢在珠峰冒死創下無氧登頂的奇跡,我認為他最偉大、最深刻之處在於對登山探險的理解。他認為登山者的目標不是登頂,而是體驗人生中的勇敢行為,向自己挑戰。這是一種靈魂的攀登,把壯麗的雪山和大自然抱在懷中,向世界上熱愛生活的人呼喚一種崇高和美好的生活信念。我要以他為榜樣……”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心,知道了他為什麼盼望攀登珠峰達五年之久。

如今,他作為內地唯一的一個漢族隊員,將和突擊組的隊員向頂峰發起衝擊。他會順利嗎?

作為王勇峰的隊友和校友,此時在山上的還有馬欣祥。他和王勇峰應當算是祖國第三代的登山者。這一代人身上有個突出的特點:文化素質較高,對山的理解觀念較新。台灣隊員都很喜歡小馬,稱他為“小馬哥”。“小馬哥”是一部童話中一個善良的小哥哥形象。

我認識馬欣祥,是1991年的10月。那次是不期而遇。我到南迦巴瓦峰采訪,剛到拉薩就遇到了從希夏邦馬峰下來的張誌堅和馬欣祥。那一次,他們所在的中日尼登山隊在希峰遇到了山難,兩死兩傷。張誌堅在第一突擊組,山難發生後從雪地爬出,艱難地營救其他日本隊員。就在他們這幾個幸存者處於絕境的危難時刻,第二突擊組的馬欣祥和另一個日本隊員趕來營救,使他們得以死裏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