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登頂一刻(1 / 2)

曆史記載下此刻--

1993年5月5日13時30分。同為炎黃子孫的海峽兩岸登山者,挽手並肩屹立於地球之巔……

海拔8680米突擊營地的六位勇士一夜無眠。在這裏,吸著氧都無法入睡,昏昏沉沉的,人似飄了起來。帳內的溫度有攝氏零下30多度。腳下是岩石和冰,頭上頂著的帳篷上也結著厚厚的冰。帳篷的一個角,就在懸崖邊上。

大本營一夜無眠。指揮帳篷裏的報話總機開了一夜,預防山上出現什麼情況。

5月5日,悄悄地到來了。

這是1993年的5月5日。

2時30分,老曾起身,出帳,到外麵去看天。

整個珠峰,此時也睡著了嗎?遠處,冰山的裂響;近處,側脊山上滾下的石塊聲,愈顯出珠峰的靜。

天上的星星很亮,個兒也顯得很大。

淩晨4時,曾曙生和李淳容坐在了指揮帳的報話機旁。老曾把頭低下去,閉了閉眼,抬起頭再次看了看表,握起了報話機。

“BC呼叫,BC呼叫突擊營地!加措、小齊米、普布、開尊、王勇峰、吳錦雄,聽到沒有,請回答……”山上3號營地,金俊喜和吳俊也在呼叫突擊營地:“3號營地呼叫,3號營地呼叫7號營地,7號營地的隊友們,聽到沒有?聽到沒有……”7號營地沒有任何聲音。

5時,呼叫繼續。老曾打開身邊的錄音機,插進一盤磁帶,放出歌曲:“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6時,老曾的嗓子幾乎喊啞了:“突擊組的隊員們,今天天氣很好,請準備起身化雪燒水……”但是,昨日一天的攀登加上一夜的苦熬,山上的隊員們太累了。報話機壓在了身下,沒有打開。

7時30分,王勇峰的聲音終於出現:“大本營……聽到了,昨天太累了……”老曾問:“隊員的情況怎麼樣?”王勇峰答:“休息不好……放心,不會影響行動。”(其實,近三天隊員們都沒有吃什麼正經東西,體力已嚴重透支。開尊爬起身,到帳外取了一點兒雪,用瓦斯爐燒了一點兒水,每人隻喝了一點兒,吃了幾口糌粑。加措吃下去,就全部吐了出來,他的胃壞了……)大本營。秘書長於良璞已把60倍的單眼望遠鏡向著珠峰架好,他和達瓦主任開始密切觀察7號營地。

近8時,珠峰漸漸清晰地露出臉來。可以看到“第一台階”北側山脊邊的7號營地帳篷了。

天氣很好,高空風比昨日小,達7級。

8時30分,“黃點”內仍未見有人出來。

(這時,隊員們在整理衝頂的行裝和所帶物品--氧氣、繩子、冰鎬、鐵鎖、照相機、攝影機……)大本營。所有的人全聚集在架起望遠鏡的石坡上。在珠峰腳下的日本遊客、愛爾蘭隊員、瑞士隊員都聞訊跑來,團團圍聚在這裏,一下子聚了幾十人。

老曾說:“隊友們!出發!向頂峰出發!”8時55分,望遠鏡觀察到第一個人影走出了“黃點”。

(這是普布。)“勇士們出發啦!看見人出來啦!前進!……”所有人都熱血沸騰地呼喊起來。

“黃點”內又出來一個,又一個!9時整,六個人全部出來了。

(依次是:普布、開尊、小齊米、加措、吳錦雄、王勇峰。B組和A組同時行動,普布、開尊在前方架繩開路。王勇峰把一瓶蘇製氧氣放在衝鋒衣內。每人帶一瓶蘇製氧氣,每瓶2升,210個大氣壓,重量為2.5公斤。)可是,從望遠鏡中,我們隱隱見到黃色帳篷的門口蹲著一個人。會是誰呢?已經出來了六個人,怎麼會多出一個?剛才沒看清?--後來證實,這是帳篷門沒有拴上,被風吹得一動一動的。

(幸虧沒有拴上,否則當天王勇峰歸來後就慘了--他的手被凍傷了,解不開門。)(沒有人能想到,王勇峰此時已右眼失明……)有一個人走出後,又回過頭來往回走。怎麼了?

(這是小齊米,忘了準備帶上頂峰的火炬。隊員們還帶著一麵中國少年先鋒隊的隊旗。)好,他又從帳篷裏出來,趕向前去。

行進的速度不慢,幾乎一個跟著一個。

9時40分,前組已到“第二台階”下。

9時57分,前組開始攀登“第二台階”。

10時01分,前組三人已上金屬梯。三人,很清楚。

此時,後組接近“第二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