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佝僂病(2 / 3)

(8)雞肝粥

【組成】雞肝50克,粳米100克,雞蛋1隻,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雞肝洗淨,剁泥,麻油適量煸炒。雞蛋去殼打勻,鍋內放油少許煎成蛋皮,切碎。粳米淘洗幹淨,入鍋,加適量的水。煮粥至米開花,調入雞肝、蛋皮、精鹽和味精,稍煮至粥稠即成。

【服法】日服3次,溫服。

【功用】補鈣。

【調治】佝僂病。

(9)豬骨內金粥

【組成】豬骨頭250克,雞內金1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雞內金研成粉末備用。將豬骨頭砸斷加水煎煮,小時後將汁濾出。加水適量,倒入淘淨的粳米,煮成粥。再加入雞內金粉,煮沸數分鍾,加糖適量調味。

【服法】趁熱食用,連服半個月為一療程。

【功用】補陰益髓。

【調治】佝僂病。

(10)香菇雞肉麵

【組成】水發香菇50克,雞脯肉100克,豌豆苗25克,掛麵300克,黃酒、鮮湯、雞蛋清、澱粉、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香菇去蒂,洗淨後擠幹水分備用。雞脯肉洗淨,別筋後切成細絲,加蛋清、精鹽、澱粉拌勻。豌豆苗洗淨後切成段。掛麵放入開水中煮回軟後撈出,用冷水衝涼。炒鍋上火,放麻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雞絲滑熟,撈出。再放入豌豆苗、香菇略炒後,烹入黃酒,加鮮湯、雞絲、精鹽、味精和掛麵。湯沸後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用】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健脾養胃。

【調治】佝僂病等。

(11)牡蠣肉麵條

【組成】鮮牡頓肉100克,麵條適量,油鹽、味精等適量。

【製法】將牡蠣肉洗淨,置鍋中。加水煮至近熟爛時,放入麵條同煮,以麻油、精鹽、味精、醬油調味。

【服法】當點心,每日2次,可經常服用。

【功用】補腎強身,強健筋骨。

【調治】佝僂病。

(12)蝦米雞蛋餡餛飩

【組成】蝦米50克,雞蛋2隻,鮮蘑50克,味精、蔥、薑、鹽、麻油適量,紫菜10克,餛飩皮適量。

【製法】將蝦米、雞蛋、鮮蘑加調料做餡包餛飩,與紫菜同時放入滾水中煮熟即可。

【服法】隨量食用。

【兒科雲方】

【功用】健脾補腎,滋陰補血。

【調治】佝僂病。

(13)栗子糕

【組成】生栗子500克,白糖250克。

【製法】將生栗子放鍋內煮30分鍾。待冷,去皮,放在碗內上籠蒸30分鍾,再放入盆內加些白糖拌勻成泥。把栗泥放在盆內,用刀切成小塊即成。

【服法】作點心食用。每日2次,每次50-100克。

【功用】補腎益陰,益氣強力。

【調治】小兒肌肉鬆弛、頭頏骨軟、図門遲閉而大、麵白多汗、易,頭方發稀等。

(14)遠誌鯽魚

【組成】遠誌10克,石菖蒲12克,鯽魚1條,蔥、生薑、精鹽、黃酒、味精各適量。

【製法】鯽魚去鱗及內髒洗淨。把遠誌、石菖蒲納入魚腹中。魚置於瓷容器中,加適量水及調料,上鍋蒸30分鍾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用】益氣健脾,養心健腦。

【調治】佝僂病。

(15)韭菜炒蝦皮

【組成】韭菜150克,蝦皮50克。

【製法】蝦皮洗淨,用熱水浸泡1-2小時至脹、軟(浸液可在炒製時使用),切碎備用。韭菜洗淨切段,與蝦皮一起用油同炒,再加浸液煮至熟透。

【服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用】溫腎補腎。

【調治】常服可預防小兒佝僂病。

(16)山藥煮鵪鶉蛋

【組成】熟地20克,枸杞子、山萸肉、山藥各30克,鵪鶉蛋20隻,蔥、生薑、精鹽各適量。

【製法】先將鵪鶉蛋煮至八成熟,去皮,與上4味藥及調料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煮15分鍾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吃2隻鵪鶉蛋。

【功用】益氣健脾,滋補肝腎。

【調治】佝僂病。

(17)黑木耳燒豆腐

【組成】豆腐200克,油菜、胡蘿卜、白菜各50克,黑木耳25克,植物油、精鹽、白糖、花椒粉、味精、蔥花、薑末、濕澱粉、鮮湯、麻油各。

【製法】將豆腐洗淨,切成長條。白菜、胡蘿卜、油菜洗淨,均切成片。黑木耳泡發,擇洗幹淨,切塊。鍋上火,放植物油燒至六七成熱,下豆腐塊,炸至呈黃色撈出控油。鍋內留少許底油,燒至七八成熱後,用蔥、薑末熗鍋,放入油菜片、胡蘿卜片、白菜片,翻炒片刻,隨即下入花椒粉、鮮湯,燒開再放入黑木耳、豆腐塊。改用小火燒開,放入味精攪勻,用濕澱粉勾突,淋入少許麻油,出鍋盛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