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3月11日,星期日(2 / 2)

“‘切莫熄滅精神!’那位使徒說。

“在教會的規章中有太多荒謬的東西。可它仍然想維持統治,於是就必須有一些昏庸的群眾對它俯首帖耳,任隨它統治。高高在上的、富得流油的教士們什麼都不怕,怕的就是下層民眾的啟蒙,所以也一直盡量不讓民眾接觸《聖經》。

“總而言之,我們一切都得感謝馬丁·路德和他發動的宗教改革

[]

。我們擺脫了愚昧的鎖鏈,由於文化的不斷發展而獲得了追本溯源,把握純淨的基督教義的能力。我們重新有了勇氣立足於神的堅實大地,並且體驗我們由神賜予的真實人性。任隨精神文明不斷地提高好了,任隨自然科學在更大的廣度和深度上繼續發展好了,還有人的心智也無論怎樣擴展——一切反正都超越不了基督教義閃爍在《福音書》中的崇高道德之光!

“不過我們新教徒在純潔道德的路上前進越迅速,天主教徒們跟得也會越快。時代的偉大啟蒙影響日益擴大,一當他們也有所體驗,便必定會跟上來,願也罷,不願也罷;如此一來,最終所有教派都將合二為一。

“還有新教內部討厭的派別之爭也會停止,父子之間、兄妹之間也不再相互仇恨和敵視。因為一當大家理解了基督原本為博愛的純正教義並將其化為血肉,就會感到自己生而為人的偉大和自由,對這派或那派外在儀式細枝末節的差異也不會特別在乎了。

“還有我們全體都會漸漸從信奉一種言語和信仰的基督教,轉而信奉思想和行為的基督教。”

話題轉到了在基督之前,在中國人、印度人、波斯人和希臘人中間曾生活過一些偉大人物;在他們身上,跟在《舊約》中講到的一些偉大猶太人身上一樣,也體現了神的力量。還探討了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在我生活的現代世界,神的作用又如何影響偉大的天才人物。

“如果聽聽人們談話,”歌德說,“你幾乎會相信,從古代起神就已歸於寂滅;人呢,似乎現在完全自立了,必須考慮在沒有神和神每日嗬護的情況下如何繼續活下去。在信仰和道德問題上,大家還承認神的影響;可在科學和藝術方麵,就相信一切純屬塵世的事情,沒有任何別的,純粹是人的能力的產物罷了。

“可是請試試僅憑人的意願和能力也創造出一點什麼來,並且把它擺在那些冠以莫紮特、拉斐爾或者莎士比亞之名的作品邊上比一比!我知道得很清楚,這三位高貴的人物絕非空前絕後;在所有藝術領域,都曾有大量傑出的天才進行創造,並也創作出了完全可以與上述三人媲美的傑作。然而,如果他們與三人一樣偉大,那麼他們也就同樣地超凡脫俗,同樣地是受到了神的眷顧。

“總而言之,事情原本是怎樣,應該是怎樣呢?——事實是,在那盡人皆知的、幻想的六天創造之後,上帝根本沒有去休息,而是繼續在努力工作,像第一天一樣。用簡單的元素拚湊出這個粗笨的世界,使它年複一年地在陽光中轉動,肯定已讓他不感到有多少樂趣,因此他又計劃在這些物質基礎上建個苗圃,好培育出一批人類精英。就這樣,他繼續在比較傑出的人物身上下工夫,以其作為平庸之輩的表率。”

歌德不作聲了,我卻將他這一番睿智而深刻的話牢記在了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