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零三(2 / 2)

第二天,路鋆忍著昨天沒有休息好導致的頭疼工作了一上午。中途去了一趟茶水間的間隙錯過了一個電話,他看著陌生的11位來電,心裏第一個蹦出的念頭居然是孟煥之,緊接著就是昨晚趙晉飛的話,一句流年不利叫他心有餘悸。

「咦,原來是你啊?」

「你換電話了嗎?對了,你怎麼知道我的新號碼的?」

又或者是:「找我有什麼事嗎?」

路鋆一手端著水杯,一手握著電話,他沒意識到自己這個猶如石雕的奇怪動作究竟持續了多久。

最後,他還是帶著遲疑回撥回去,聽筒那一邊很快就有人接了起來,有個陌生的聲音,“喂?”

“請問哪位找我?”

對方好像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哦您好啊,我是XX保險公司的,不知道能不能打擾您幾分鍾的時間?我們公司最近有一個……”

熱情的對方話還沒講完,路鋆就掛斷了電話。

回頭想想,趙晉飛有時候說的話真的很對。當年還沒畢業的時候,趙晉飛就無意預言過:你們之間線太多,難道不會勒死人嗎?結果他真的險些被這種羈絆勒死。而昨天喝醉的趙晉飛又說,流年不利,諸事不順,路鋆真害怕自己要是還像當年那樣貪戀新鮮,真的會死無葬身之地。

但誰都知道,一個人的運氣不會總那麼差,差到不能再差的時候,也就說明絕地反彈已經不遠了。

這個夏天開始之前,辦公室迎來了兩個“新朋友”,一個是不請自來,另一個則是費盡周章。

路鋆帶著兩位新同事來到辦公區域,向同組的同事們作介紹,他打心底裏覺得,這一季最黑暗最煎熬的日子終於迎來了終結。

那天,所有人都記住了那個穿著紫色t恤和牛仔褲,尤其開朗愛笑的叫唐灝,從香港辦公室調回來,上海話卻講地很溜;而另一個穿地中規中矩,笑起來帶點害羞的叫餘洋,據說之前在客戶那邊做市場,碰巧近期客戶那頭人事變動頻繁,他工作碰壁,於是順理成章地被挖角過來。

他們倆一個天馬行空,活脫脫是個創意家;一個踏實努力,是個細心勤奮的實幹者,分到不同的項目下,一個策劃活動,一個負責媒體。人事部今年留給路鋆的兩個人頭,一個都不浪費,簡直是再合適不過的完美配置。

路鋆一直相信,所有的事,都是需要契機的。如果當年他沒有答應Mandy,就不會認識唐灝;如果那次對方經理沒有遲到,他也不會發現這個叫餘洋的市場助理頗有點做公關的天賦。

但是,有的人做事,就是不懂要按牌理出牌,飄忽不定,莫名其妙。就比如,孟煥之。

路鋆曾以為他刻意問趙晉飛要了電話號碼,就總會聯絡自己,但是孟煥之沒有。等到路鋆完全把這件事忘掉的時候,孟煥之的短信卻又姍姍來遲。

和早先設想過的開場白完全不同,孟煥之連一句寒暄都沒有。他隻是在某一個周五的晚上,唐突地問了這樣一句話:「四川北路上有一家新開的麻辣燙,牛肉丸好讚,你過來嗎?」

當時路鋆剛剛加完班,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辦公大樓,低頭看著手機上的這一行字,呆呆地站在公司大門口。這一句輕飄飄的問話,就如同孟煥之這個人一樣,幽幽地懸浮在半空中。

路鋆猜不到十幾個字背後的重量,他心裏苦笑:孟煥之我跟你很熟嗎?但他確實想念那個味道了。曾經百吃不厭的包心牛肉丸和魔芋絲結,他在香港找了三年,就為了這個同樣的味道。

當時,他回到上海才幾天,孟煥之就偶然在二號線上撞見過他。他們之間隻有兩個車廂的距離,孟煥之遠遠的就看到路鋆站在靠近車門的位置,低頭看手機。他看著路鋆下車,然後才想起打他的電話,結果那個號碼仍舊撥不通,孟煥之懷疑是不是自己看錯?第三天,他打電話給趙晉飛,得知了他確實已經回來的消息。

孟煥之心想,如果緣分真能像當初在母校大禮堂的重遇那麼巧合,他們一定還有機會,那個大家所謂的對的timing,大概真的會到。所以他握著路鋆的新號碼,一等再等。

他每天坐二號線都會進同一節車廂,可是之後的兩個多星期,他再也沒有撞見過路鋆。

原來,即便身在同一座城市,遇不到就是遇不到,如果不是自己借口跑去他公司,就遇不到。

然而,孟煥之卻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