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 張英家訓(6)(1 / 3)

法昭禪師在佛經中的頌詞中說道:“兄弟就像氣質相同連在一起的樹,各自枝繁葉茂,不要因為些許言語就傷了感情,相見一次就覺得越來越老,能夠做得幾時的兄弟呢?”詞意和藹可親,足以啟發人們的兄弟之愛。我曾經說過,現在人們的關係有五種,但兄弟相處的時間最長久。君主與臣子的遇合,朋友之間的聚合,長久或短暫是很難說的。就是父親生養子女、妻子婚配丈夫,早一點的通常也得二十來歲。隻有兄弟,或者一二年、或者三四年就相繼出生,從童年時代在一起戲耍,直到老年,相互之間打交道,多的有七八十年之久。如果兄弟情誼融洽,不產生猜疑,樂趣哪會有邊際呢?

近代有周益公,作為太傅退休,他的哥哥乘成先生,就要作為監丞而退休,年紀都是八十歲了,和詩飲酒在一起消遣直到最後。

章泉的趙昌甫兄弟,也都隱居在玉山下麵,容顏蒼老,頭發花白,相互伴隨在泉水和山石之間,都年近九十歲,真是人間最快樂的事情,也是人間少有的事情。

【評析】

兄弟間情誼融洽是中國傳統人倫關係中的重要內容。張英把兄弟和好、感情融洽的事例作為佳話告之後輩,就是啟發後輩的兄弟之情,希望他們團結友愛,享受人間之至樂。

四書之妙當細心玩味

【原文】

《論語》文字[1],如花工肖物,簡古渾淪,而盡事情,平易涵蘊,而不費辭,於《尚書》[2]、《毛詩》之外[3],別為一種。《大學》[4]、《中庸》

之文[5],極閎寬精微,而包羅萬有。《孟子》則雄奇跌宕[6],變幻洋溢。秦漢以來,無有能有此四種文字者,特以儒生習讀而不察,遂不知其章法字法之妙也,當細心玩味之。

——節錄自《聰訓齋語》卷二

【注釋】

[1]《論語》:儒家經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與談論,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

[2]《尚書》:儒家經典之一。中國上古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彙編。“尚”即“上”,意即上代以來的書,故名。

[3]《毛詩》:即《詩經》。以其書為毛公所傳,故稱《毛詩》。

[4]《大學》: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的一篇。至宋代朱熹從《禮記》中摘出《大學》《中庸》分章斷句,加以注釋;又注《論語》,配以《孟子》,題稱《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

[5]《中庸》:儒家經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為《四書》之一。

[6]《孟子》:儒家經典。戰國時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著。書中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唯心主義的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為《四書》之一。

【譯文】

《論語》的文字,如大自然創造的傑作,單純古樸,渾然一體,完全符合事實。平和簡易中包含的道理,無需用過多的言語來闡述,是除了《尚書》《毛詩》之外的另一種經書;《大學》《中庸》的文字,極其宏大廣闊,精辟微妙,包羅了所有的道理;《孟子》則是雄奇跌宕,變幻洋溢。自秦漢以來,沒有能比得上這四種文字的書了。隻是因為讀書人學習閱讀並沒有體會得出,於是不懂得它們的章法和字法的精妙,應當細心地體會其中的意味。

【評析】

張英所提到的《四書》是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解惑、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雖不乏封建糟粕,但其思想內容,卻是我國古老優秀文化源頭的活水。它反映了儒家的社會主張和學術思想,成為儒家經典。因此,張英極力推崇,告誡後人細心玩味其中之妙。

讀《文選》悟養生之理

【原文】

古人讀《文選》[1],而悟養生之理,得力於兩句,曰:“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此真是至言。嚐見蘭蕙芍藥之蒂間,必有露珠一點,為蟻蟲所食,則花萎矣。又見筍初出當曉,則必露珠數顆在其末,日出則露複斂而歸根,夕則複上。田間有詩雲“夕看露珠上梢行”是也[2]。若侵曉入園,筍上無露珠,則不成竹,遂取而食之。稻上亦有露,夕現而朝斂。人之元氣,全在於此。故《文選》一語,不可不時時體察,得訣固不在多也。

——節錄自《聰訓齋語》卷二

【注釋】

[1]《文選》: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編選的詩文集,因而世稱《昭明文選》。選錄自先秦至梁的詩文辭賦,其中包括許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為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

[2]田間:錢澄之,明末桐城人,原名秉鐙,字飲光,號“田間老人”。

著有《田間易學》、《田間詩學》等。

【譯文】

古代的人閱讀《文選》而明白了養生的道理,得力於其中的兩句話,就是:“石頭蘊含了寶玉,山上都放出光輝;水中有了珍珠,河川就顯得嫵媚。”這真是極精辟的話。我曾經看到蘭蕙和芍藥的花蒂中間,必定有一點露珠,被螞蟻和小蟲吸食了以後花就枯萎了。又看到筍子剛剛長出來的早上,就必定有好幾顆露珠在它的末梢,太陽一出來露珠就收斂歸到了根部,傍晚又上來。

田間老人錢澄之有句詩說“傍晚看著露珠往末梢上走”就是說的這件事。天快亮的時候到園子裏去,看到筍子上沒有露珠,就知道這筍長不成竹子,於是就把它挖了吃掉。稻子上也有露珠,傍晚出現,早上收斂。人的元氣全在於這裏。所以《文選》的兩句話,不可不時時親身去體驗觀察,得到的訣竅本來就不在於多。

【評析】

張英用“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以及各種植物帶有露珠則顯示其生命力來比喻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人的元氣全在於此”就是指人必須具有寶貴的精神,這是最根本的養生之道,也是成就事業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