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章 張英家訓(8)(2 / 3)

古人聲稱仕宦之家就像再結實的樹木,它的根也必定會受到傷害,這句話真是意味深長啊!

可以作為深刻的借鑒。世家子弟,他們修身實踐、樹立名聲的難度比貧窮的讀書人要難上百倍,是什麼原因呢?人們當麵對待他們,絕不會用對待貧窮讀書人的辦法,稍微有不檢點的地方,誰願意當麵批評斥責他們的不對呢?稍微有點驕傲自滿,誰願意深刻地規勸他們改正過錯呢?幼年的時候,他們嬌生慣養、被親戚所優待寬容;長大後養成了習慣,被朋友所諒解寬恕。至於為了利益相交而去巴結,用做壞事來引誘、為了勢利相交而去奉承,相互勾結去做壞事的人,又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在背後稱許他們的人,絕不會像對待貧苦讀書人那樣直截了當,或者偶然讚譽他們的才能品德,卻擔心別人譏笑是去逢迎;或許心底裏欣賞他們的文章,卻疑心別人鄙視為勢利眼。

甚至有的人吹毛求疵,指責他們的過失,人們卻認為這些人是名氣很高。有的人批枝傷根,譏笑他們的前輩,人們卻以為是痛快的事。至於追求私利不到,嫌隙就容易產生在有利和無利之中;依仗勢力不能,怨毒就形成在興盛衰敗之間的一些人,又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所以富貴人家的子弟,別人當麵對待他們總是寬恕,但背後指責他們總是尖刻,這樣又怎麼能夠知道他們的過失,而顯示出他們的名譽呢!所以世家子弟謹慎像貧窮讀書人,儉樸像貧窮讀書人,謙虛小心像貧窮讀書人,讀書勤奮刻苦像貧窮讀書人,樂聞別人的規勸像貧窮讀書人,這樣就自認為已經足夠了。但不知道別人稱許他們的地方還不能像貧窮讀書人那樣,他們必須比貧窮讀書人加倍謹慎、加倍儉仆、加倍謙虛小心、加倍勤奮刻苦讀書、加倍樂聞規勸,這樣做了以後,在別人看來才僅僅做得和貧窮讀書人相等。

現在有些出身世家的子弟稍微能夠謹慎儉樸、謙虛勤苦,別人不稱許,就會說:“社會風氣變了,世家弟子難做!”

這是對人世之情和事物之理沒有深刻地理解明白的緣故。我希望你們常常把豐衣足食作為有危機感、值得憂慮、難於容身、難於保全的地方,不要認為值得欣喜、榮幸、容易安適、容易休閑的地方。別人有說自己不是或責難自己的,這個人又是不講禮貌的人,那麼,自己就應平心和氣,考慮到當時所處的情況和環境,對方施加給自己的,隻能是這樣,原本就不過分。即使自己做得完全對,沒有一點無道理的地方,對方還是可以原諒的,何況自己哪裏能夠做得全是對的呢?古人有句話叫做:“一輩子為別人讓路,不會失去一尺一寸之地。”老子以“讓”為寶。左丘明說:“禮讓是德行的根本。”處在鄉裏之間,相信世俗的言論,不過說:“苗頭不可助長”,不過說:“以後會更嚴重”,完全不是這樣。人誰沒有天理良心,是非公道!用天道的規律來衡量,有盈滿虧損的、謙虛增益的意義;用鬼神來揣度,有虧損過於盈滿的,而福佑謙讓的道理。自古以來,隻聽說“忍”與“讓”足以消除無窮的災禍與悔恨,沒聽說過“忍”與“讓”

反而讓出了後來的禍患的。

想要實行忍讓之道,首先必須從小事做起。我曾代理刑部的事務五十天,看到天下大的官司和大的罪案,大都是從極小的事情引發的。所以君子謹小慎微,遇到什麼事隻有從小的地方去了結。

我已五十多歲了,一生中不曾多受小人的侮辱,隻有一條好的計策,就是能及早轉彎子罷了。我經常想,對天下的事情受得了小氣,就不至於受大氣;吃得了小虧,就不至於吃大虧,這是我一生能得到最有力幫助的想法。對所有的事最不可以想去占便宜。孔子說:“專向對自己有利益的方麵追求,自然損害別人,必然招惹許多仇怨。”

便宜的事情,是天下的人都想爭取的,我一個人占據了,那麼怨恨都集中在我身上。我棄去便宜,那麼眾人對我的怨恨就消失了。所以終身得不到便宜,就是終身得便宜了。你們依仗前人的資財,不愁饑寒,居住有房屋,使喚有奴婢,供養有田地,讀書有學舍,這些都是很不容易得來的。社會上有那麼一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結交淫蕩不正當朋友的人,結果弄得傾家蕩產,連路上行人都指責,作為譏笑和議論的對象,親戚為他大聲歎息的,你們都看到了聽到了,不用我來說了。社會上另有一些修養自身樸實謹慎,老成儉樸,小心選擇朋友,閉門讀書的人,他們的名聲一天天好起來,學術事業一天天有成就,鄉親都認為是優秀人才,父親兄弟都寄予遠大期望的,你們都看到了聽到了,不用我來說了。這兩種人你們選擇哪一種?哪一種人是得,哪一種人是失?

哪一種人芳香如同芝蘭,哪一種人發臭如同腐草?哪一種人吉祥如麒麟鳳凰,哪一種人邪惡如不吉不利的貓頭鷹?這些又怎麼用得著我來說呢?你們現在都年富力強,豐衣足食,個性還沒定型,怎麼能沒有什麼嗜好呢?古人說:“所有的人都想飲酒下棋。”一切娛樂遊戲的事情,都要尋找夥伴來做,隻有讀稱心的書、欣賞山水,可以獨自一人得到樂趣。凡是靡靡之音、女色、金錢、私利等一切嗜好欲望的事情,如果愛好和追求,有樂趣也一定會帶來苦楚。唯有讀書和欣賞山水,隻有樂趣而無苦楚。現在書架上有藏書,離城幾裏遠有美好的山水,你們與其親近無益的朋友,聽無益的閑談,赴無益的應酬,怎麼不去珍惜這難得的歲月,多讀些難得的詩書,愉快地欣賞難得的山水呢?我看你們所寫的詩和文章,都有才華,有思想意趣,有氣質天賦,不是糊裏糊塗在其中完全沒有什麼收獲,所以用這些來諄諄告誡你們,就是想讓你們安分懂事,那麼就會心神寧靜,而沒有騷擾混亂的危害。

減少交往,選擇朋友,那麼應酬就會簡單,這樣精力就會充足,不去聽不正當的言談,就不會陷在不義之中。一心做到謙虛謹慎,那麼人心信服而名譽就會一天天建立起來。八股文是秀才立身的根本。這個根本很牢固別人就不敢輕視了,自然應當專心致力地鑽研它。還有餘力就可以在作詩和書法上花些工夫,也可以使精神愉快。在美好的日子裏,與兄弟和姐夫他們一起料理山莊,以鬆竹為友,來實現自己的誌向。這些都是對你們有好處而沒有損害、有樂趣而沒有苦楚的事情。所有這些超過了一般的聰聽之義。

【評析】

張英針對世家子弟養尊處優所帶來的弱點、缺點及所處的地位,提出其“修行立業難於寒士百倍”的觀點,要求作為世家子弟的後輩在謙虛謹慎、儉樸勤苦等方麵所作出的努力須加倍於貧寒之士,教育他們注意忍讓,注重擇友,克服自身的弱點和缺點,引導他們多讀書和多做有益於身心的事情,使他們能順利成長、成才。所有這一切,為今天同樣嬌生慣養的子弟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弟子不可不令其目擊田家之苦

【原文】

今人家子弟,鮮衣怒馬,恒舞酣歌,一裘之費,動至數十金;一席之費,動至數金。不思吾鄉十餘年來,穀賤。竭十餘石穀,不足供一筵;竭百餘石穀,不足供一衣。安知農家作苦,終年沾體塗足,豈易得此百石?

況且水旱不時,一年收獲,不能保諸來年。聞陝西歲饑,一石價至六七兩。今以如玉如珠之物,而賤價糶之,以供一裘一席之費,豈不深可懼哉!古人有言:“惟土物愛,厥心臧。”

故子弟不可不令其目擊田家之苦。

開倉糶穀時,當令其持籌,以壯夫之力,不過擔一石,四五壯夫之所擔,僅得價一兩,隨手花費,了不見其形跡,而已倉庾空竭矣。使稍有知覺,當不忍於浪擲。奈何深居簡出,但知飽食暖衣,絕不念物力之可惜,而泥沙委之哉。

——節錄自《恒產瑣言》

【譯文】

現在有錢人家的子弟,穿著鮮豔的衣服,騎著高大的馬匹,沉湎於歌舞之中,一件皮毛衣服的費用,往往要花幾十兩銀子;一桌酒席的花費,往往要幾兩銀子。全不考慮我們家鄉十多年來,稻穀的價錢很低。用十餘石穀子,還不足以提供一桌酒席;用一百石穀子,還不足以買一件衣服。

哪裏知道農民耕作辛苦,終年汗流浹背、泥水滿腳,哪裏是很容易獲得這百石穀的?況且水災旱災經常發生,一年的收獲,不能保證第二年的糧食。聽說陝西每年饑荒,一石穀子價錢漲到了六七兩銀子。現在用像玉石像珍珠一般的穀物,賤價賣出去,用來作為一件皮衣和一桌酒席的開支,難道不是深感可怕的事嗎?

古人有句話:“隻有愛惜土地所生長的東西,才是心善。”所以子弟不可不讓他們親眼看看農民們的辛苦。開倉賣穀的時候,應該讓他們手持籌碼算一算,用一個壯漢的力氣,不過挑一石穀,四五個壯漢所挑的,隻得賣一兩銀子,隨手就花掉了,常常不見它的影子,糧倉裏就已經空了。要讓人們稍微認識到這一點,就應當不忍心浪費拋棄。為什麼深居簡出,隻知道吃得飽穿得暖,絕不去想一想物資財力的可惜,而把它們像泥沙一樣地拋棄呢?

【評析】

珍惜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是此篇主旨。過去的有識之士尚且能這麼做,今天我們更應該做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