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嚴複集》第三冊《書信》
【注釋】
[1]侔:相等。
[2]播弄:指隨意使用。
[3]獵較:古代風俗,打獵時爭奪獵物,以所得用為祭祀。此句引自《孟子·萬章》下。
[4]專盡:指專心盡力。
[5]毀譽:指批評或稱譽。
【譯文】
你在學校學習成績很好,令人欣慰。至於國文一門,任課老師的作法,是一時風氣致使他這樣做,這與古代聖賢定下來的規矩和你在家塾中所學到的,都大不相同。我們已經進入學校,而國文科的分數,又與升級有關係,這自然不得不勉強順應習俗,也要使用一些新的名詞,按照教員所講的那一套,交卷來應付考試。至於真正講學問的文章,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你以後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與現在的考試無關。孟子說過:“魯人去獵較,孔子也就去獵較。”就是這個意思。像孔子這樣的聖賢尚且有時候要隨從世俗,何況我們這些人呢?考試原隻求及格,隻要專心盡力以後,就不必太認真了,過於認真反而會做不好事並使自己不愉快。總的說,求學應該有優遊自得的樂趣,下工夫時間長了,自然就會成功。至於一時間裏人們的說好道壞,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評析】
嚴複在這封家信中告誡四子嚴璿:學習目的不在分數高低而在求真知。一個人對於基本知識,隻求及格就可,應該盡力發展自己的所長。
做父母的希望自己子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原文】
汝欲得入近校,可以時常回家看父,誠屬孝思。做父母之人,望其子弟學問有成,常過於團聚膝下,故韓愈說歐陽詹曰[1]“詹,閩越人也[2],父母老矣,舍朝夕之養以來京師,其心將以有得,於是而歸為父母榮也,雖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側,雖無離憂,其誌不樂也。詹在京師,雖有離憂,其誌樂也,若詹者,所謂以誌養忠者歟”等語[3],汝務知此意也。且吾病雖劇,固未必即死;而汝在吾前,於病亦無濟也。……至於校之佳劣,唐山工校程度,吾所不知,但須知兒所學尚淺。無論何校,皆有可學,但教熬到畢業以後再說可耳[4]。此校乃部立者,他日畢業生自然有特別利益,又不可不注意也。
——節錄自《嚴複集》第三冊《書信》
【注釋】
[1]說:評說。歐陽詹:字行周,貞元間與韓愈等聯第,對稱龍虎榜,後又與韓愈同為博士。其人事父母孝順,與朋友信義。
[2]閩越:今福建一帶。
[3]養:隱。
[4]教:叫。
【譯文】
你想在離家很近處入學,可以時常回家看望父親,這的確是一種有孝心的想法。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更勝過於想自己的子女團聚在自己身邊。所以,韓愈這樣評說歐陽詹:“歐陽詹,福建人士,父母年老,他放棄朝夕侍奉親人的責任而來到京城,他是想以這種方式有所得,用官場上的成就給父母帶來榮譽,他父母的想法也是這樣。
歐陽詹守在父母身邊,雖然沒有與親人分離的痛苦,但他的立誌卻不會令人樂觀。歐陽詹來到京師,雖然有分離之憂,但在事業上的成就卻是可喜的。像歐陽詹這樣的人,就是人們所說的那種把自己的誌向、對父母的孝順等都蘊涵於對國家、君上的忠心上的人。”
你要好好體會一下這種說法的深刻含意。再說,我的病雖然重,但未必就要死去;而你在我身邊,對我的病也無濟於事。……至於學校的好壞,唐山工校的程度怎樣,我無從得知。但你要知道,你現在所學到的知識還很淺薄。所以到什麼學校,都能學到一定的知識,你姑且熬到畢業,以後再說。唐山工校是部辦學校,以後畢業生自然有特別照顧,這又是你不能不注意的。
【評析】
嚴複在這封家信中告誡四子嚴璿:做父母親的,希望子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更勝過於希望子女團聚在自己身邊。任何一種學校,都能學到一定的知識,關鍵在於自己學不學,如何學,這種觀點是很有見地的。
勤學勿殆與和敬待人
【原文】
吾兒初次出門就學,遠離親愛,難免離索之苦[1],吾與汝母親皆極關懷;但以男兒生世,弧矢四方[2],早晚總須離家入世,故令兒就學唐山耳。
尚幸有鋆哥一家在彼,而伯曜、季熾兄弟又係世交熟人,當不至如何索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