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泵是一個胰島素給藥係統,它根據設置好的程序,脈衝式輸注小劑量基礎胰島素,並於餐前加注餐前胰島素,實現“持續胰島素皮下注射(CSII)”。胰島素泵由微型電腦控製的電子信息板、微型馬達驅動的螺旋推杆、胰島素儲藥器、電池、輸注導管這幾部位組成。它由微型計算機驅動微型馬達、驅動螺旋杆,將胰島素儲藥器中的胰島素通過輸注管道輸注到人體內。它的輸注模式通過調節按鈕進行設定。電子信息板上儲存著時鍾(年、月、日、時、分),胰島素剩餘量,電池餘電量,每一時段的基礎量及餐前量,既往的餐前量、日總量等。
■適應證:胰島素泵作為一種胰島素皮下注射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需要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情況。
▲短期的胰島素泵強化治療適應證有:
●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經過2周到3個月的CSII強化治療,22%~60%的病例可獲得長達數年的“糖尿病緩解”或“蜜月期”;
●病程不太長的2型糖尿病,短期強化治療後,也有部分病例可獲得“緩解”;
●圍手術期;
●各種應激期間,如感染、中風、心梗、創傷等;
●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及準備懷孕的糖尿病婦女;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藥繼發性失效,轉換為MDI之前;
●急性高血糖期間。
▲長期使用胰島素泵治療適應證:
●采用胰島素多點注射而血糖控製不好者;
●血糖波動大,使用常規的多次皮下注射難以使血糖平穩的脆性糖尿病;
●頻繁發生無症狀性低血糖或經常在夜間發作低血糖;
●難以控製的空腹高血糖;
●生活不規律,不能按時就餐的特殊職業患者;
●追求高生活質量,想要更好地控製糖尿病者,包括兒科患者;
●器官移植後持續高血糖,嚴重創傷持續高血糖及其他需短期強化控製血糖者;
●痛性神經病變的糖尿病患者。
■操作方法
▲如何設定胰島素的劑量
●第一步是確定每天所需要的胰島素的總量
A.以前使用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而血糖控製不理想的患者,可以直接將皮下注射時所需的胰島素總量做為胰島素泵用的日總量;
B.如果平常血糖控製良好,可將原來的每天胰島素總量減少10%~20%;
C.對既往經常出現低血糖的病人,可將原來的每天胰島素總量減少30%;
D.對於尚未采取治療方案的患者的胰島素劑量:①日總量在數值上約等於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值(mmol/L);②初始日總量=實際體重×(0.44~0.9)。再根據患者年齡、有無需控製血糖下降速度和幅度的病情、能耐受的血糖、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等具體情況,初步確定個體化的日總量。
●第二步是分配基礎量和餐前量:正常人體的胰島素由基礎分泌和進餐後的高分泌兩部分組成。基礎胰島素分泌量很小,大約0.5~1 U/h。進食後胰島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的調節,當血糖>5.6 mmol/L,胰島素分泌立即會增加(可較基礎分泌增加3~10倍)。其中基礎分泌大約占全天胰島素分泌總量的40%~60%。進餐後胰島素分泌也占日總分泌量的40%~60%。所以,起始胰島素泵治療時,可平均分配基礎量和餐前量,各占日總量的50%。胰島素抵抗和黎明現象明顯的患者基礎需要量略大,可占60%。以餐後高血糖為主的患者,餐前量可占60%。
●第三步是製定各段基礎率:正常人的基礎胰島素分泌可以隨著胰島素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淩晨與下午各有1個胰島素基礎分泌的高峰,而半夜與中午的胰島素分泌較少。
結合不同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情況,基礎率常有以下幾種輸出模式:
A.恒定基礎率:這是最早使用的一種模式,即每1小時的基礎率=基礎量/24小時。它適用於黎明現象不太明顯的患者,缺點是易出現半夜低血糖。
B.糾正黎明現象(2個固定速率):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均存在黎明現象,即淩晨因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逆增加,致機體對胰島素需要量增加,如血胰島素不能相應增加,血糖就會升高。為克服“黎明現象”,在淩晨3:00開始至9:00~11:00增加基礎率。這種方法的缺點是無法克服“黃昏現象”,並有可能出現夜間低血糖。
C.減少半夜低血糖(2個固定速率):因人在半夜0~3:00對胰島素最為敏感,所需的胰島素最少,正常個體3:00常是24小時中血糖最低的時候。如果患者常在夜間出現低血糖,就需要將夜間的基礎量減少,常采用晚間22:00~24:00至3:00~5:00基礎率減少的辦法。
D.3個固定基礎率:大多數患者同時存在夜間低血糖與黎明現象,常在淩晨提高基礎率,在9:00~11:00恢複基礎率,再在22:00~24:00減少基礎率。但臨床實踐中發現對於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克服黃昏現象,我們在實踐中常從淩晨4:00~5:00提高基礎率,克服黎明現象的同時,減少早餐前低血糖的發生,至17:00~20:00恢複基礎率,有效地控製中餐後及晚餐前血糖,再於22:00~24:00下降基礎率,減少夜間低血糖的發生。
E.完全模擬正常人的基礎胰島素分泌:24或48種基礎率的輸注模式:德國慕尼黑勃格翰林胰島素泵治療中心對非糖尿病人的研究發現,在禁食的24小時內,他們每小時血中基礎分泌的胰島素水平並不相同。在早晨6:00~7:00和16:00~17:00分別有2個高峰,而在中午11:00~14:00和23:00~夜間2:00分別有2個低穀。這可能是由於體內應激激素的晝夜規律造成的。根據這個規律,有專家建議設置24~48個時段不同的基礎率,完全模擬這種方式,這更適用於長期佩戴胰島素泵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