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施祿及下,決斷小人(1 / 3)

上一章又是一個過度期,講得是以後的大政方針。在它的後邊,我們講到了企業的末日,是多麼觸目驚心。那一卦是泰卦,人都講泰是易中最好的卦,可是我怎麼也看不出它好在那兒,按說文講,泰這個字就是兩手捧水,水從指縫流下來的意思。若不欲水流下,自然須異常小心了,可是事實是再小心,也恐怕不會不漏,而最後落得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那麼現在又怎麼樣呢?我們講這時企業會有變故發生,這個變故很可能是企業易主。但是,易主也好,連任也罷,企業會有一個新氣象,但是,在這氣象之下,則隱伏著巨大危機,但是這在當時一般是沒人看到的,或者即使有人看到,他也不會說,因為那違背了多數人的心理預期,會受到責難。但是事實是從此之後,企業就步入了衰退期,進到了下行通道中。這是大勢,不會逆轉。於是小人的氣勢會日漸猖狂,當然,你是不願看到這種現象的,所以應當在這現象初露端倪之時,將其扼殺於萌動之中,這自然需要果斷了。

這一時期是決卦。訣的本意是指拉弓時戴在拇指上的護套。為卦,在這兒則當決斷講。本卦的卦象是'兌上乾下',以卦形講,是陽剛將陰柔決斷。但是陽剛雖然可以剛健地勇往直前,但在作法上,在外表則仍應當使人心悅誠服。同時也應先在朝廷上宣揚自己的意誌,昭明他們的罪惡。然後再以誠信號召自己的支持者,強調其危險性,這樣才能使正義的作為發揚光大。當然,就當時的狀況看,企業還正處於興盛之時,正能量的勢力還很強大,僅有少數的小人,正待驅除。而之所以這樣,不僅是表明自己態度光明磊落,而且更是為了團結大眾。

而如果這個小人是外邊的其它企業,或自己的藩庶之幫,經過這些年,他也己到了蠢蠢欲動的時候,雖然表麵上還不可能公開決裂,但是他一定會詭計多端,會有危險,因此也不可掉以輕心。怎麼處理呢?首先應當在自己企業內,告知自己的人民,以求獲得相應的支持,但是卻不可再動用武力進行征伐,如果那樣,隻能表明你誌短技窮,對自己更會不利。這是因為就你的企業而言,實在是今非夕比了,是企業進入了下行通道,而最終就卦言,是一陰勝了五陽,它騎到了你頭上。但是我們就這時的企業言,也不得不有這一望世之說,因為這是人欲,也當盡了人事,免為其難罷了。

那麼這些小人又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說就企業現狀言,在內部,是一些人看到企業的現狀,認為大功告成了,可以坐享其成了,而不知道螳螂捕蟬,還有黃雀在後。不知道曆史的事實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

而對於征伐之邦而言,武力本身就不能使人順服,再加上征伐之後,你出於責任,出於人道,對他在物質上進行了相應的援助,這正中了他們的下懷,然而人欲是無窮的,有利就高興,可是你總不會一直大量地進行支援,於是他就不高興了,也使他坐大了。於是在不能滿足時,就由怨而生了不臣之心。

現在人常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但不到時候,遇不到大事,是不會有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的。這以後,君王會有不少不斷的麻煩和難處,自會體認得到。而就目前講,小人雖為少數,但去決斷則其實不易,因而就應當利用群眾,怎麼利用?我們以前不斷講到,企業主無論何時都應當經營好自己的老巢,這就是自己的企業,你無論何時,所依托的,所能利用的,也隻有這個企業和這個企業的人民,這是你真正的領地,你的家。但是即使是這樣,想要得到他們的支持,也得先使他們高川興才行。因此應經常地施恩澤於人民,但是這種施予,也不能使人覺的是你的私人行為,而應使他們感到是天賜,是自然的,並且在這時更不可做的是自已借機侵占,而且還應嚴曆打擊這種行為,並借此去引起他們的義憤,這才是正當的作法,具體可以這樣:

一,在這個時期開始時,對你還是很有利的。但是由於你改變了策略,采用了使人悅服的方法,使他們的地位得到了抬升,這時又正在興頭上,因此想要對那些不良行為進行限製,便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也不會有絕對勝算的把握。於是會任由坐大。但是他們的惡行也會更加彰顯,使更多人認識到這種惡行的危害而痛絕之。當然,你也要進行相應的策劃和準備,等待相應的時機。

二,這些小人的行為會進一步的猖狂,這時你應當提醒人們注意防範,並且這也應當是欲擒故縱的策略,不過自己也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但也不要害怕他們造成更大危害,然而也一定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向他們傳遞你己有向他們清算的信息,使他們有所顧忌。

三,這之後,他們會見你沒有實質行動,於是會變本加利,心存僥辛,更加猖狂,人們也會更加憤恨。但是你卻不可在臉上也顯示出相應的請緒。不過這樣你會被許多正直的人懷疑你在與小人妥協,而蒙不利之影響,然而你應丞擔這種誤解,因為你應明白,若你也和他人一樣對這些小人有明顯的憎恨,就很可能招致他們的攻擊和暗算,這對你而言,自然是很可怕了。因此,不到時候就不要企圖去洗白自己,即使到了下手的時機,也仍應不動聲色,果斷地采取突然的行動,自有勝算。

四,如果你是新任的主,地位還不中不正,你的責任和使命,會令你坐立不安。但是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尚不能去決斷他們,怎麼辦呢?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隨順。像牽羊一樣,牽羊的要訣,不是走在羊的前邊硬拉,而是牽著拴羊的繩子,跟在羊的後邊,讓它自己自由行走,牽的作用和目的,就是不讓它能造成明顯的大的危害。當然這樣作也不要怕人說什麼,這隻能是你心中的主張,雖然對於這種事的處理,方法也不當,但是對於你當下的處境言,不僅省力,而且也安全很多。而如果聽不進這樣的忠告,不知明哲保身之道,不僅是不聰明的,而且會有苦頭去吃,後悔就來不及了。

五,決不僅是果決,更是決斷,決裂。是過去景況的截止,新的情景的開始。更重要的是,不止是情景,更是思想,觀念,理念和方法,是講從此而後,企業將進入一種新的運行模式,因此,首先要對過去的思想,觀念,方法和理念進行清理和決斷,然後用一套全新的東西來代替,以適應新的需要。

像對於小人這種認識和對待上,如果你生在或在農村生活過,你會在田間見到一種叫馬齒莧的草,它非常肥嫩,生長旺盛,如果用手去折,一折即斷,用除草劑去噴,一噴就枯。但是即便是折斷的莖枝,幹枯的整株,一遇天氣合適,就會又活了,因此它還有一個名子叫不死草。世上的小人和小人現象,也是這樣,無論怎麼鏟除打擊,總會一有機會就出現。同時君子和小人並不是絕對的,像匪與官,成者王侯敗者賊,這是世俗和勢利的人們評論曆史的常則,但是並不見得公允。當然,君子有君子的作用,小人有小人的長處,但是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像馬齒莧,生長在樁稼地就是草,若用來吃,就是一種很好的菜,若當藥用,則能清利濕熱。因此關鍵是怎麼看,怎麼用。

古往今來,人一直講中庸之道,什麼是中庸?中就是中間,就是任何事物,既要看到他的長處優點,也要看到他的不足缺點,然後把這兩者折中,庸就是一般的用法。這樣一來,世上就沒有了什麼絕對的好壞,不存在了君子和小人。如果隻看到事物好的一麵或不好的一麵,隻能說明你的思想和行為不夠中庸,事業上一定存在不足的地方。

因此,在這企業進入下行通道後,企業的整個環境,就會越來越變得適合這所謂的小人的生長,因此,你在對待這所謂的小人和小人行為和現象上,千萬不可偏激,而應當法乎中正,用感化的方式去勸誘他們歸善,或在一定時期,盡量把相應的行為限製在一定範圍之內,使不太為害是了。當然,你憑一己之勇將其折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行動之前,你一定先考慮好了自己的退路,不要有麻煩了去後悔。

六,我們講在這之後,按照易理,實際都是在存天理盡人事,因此應當遵守相應的規則,按相應的規則去玩,就不會有災難,否則你就沒戲了。

因此,我們說,無論是以前講的,還是以後說的,它不僅僅是道,而是相應的規則。現在人常講遊戲人生,人生一場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沒幾年。你也不要把美好的願望當成實際。因此我們講,小人並不完全是敵人,隻要不去逼迫他,一般不會有太過激的行為,不會成為敵人。同時在這之後,企業己步入下行通道中,在這個過程中,小人和小人的行為現象,不僅會常有,而且會更多,這是大趨勢,阻擋不了,自然也應見怪不怪。並且也可以講,企業的最終也垮到了他們手上。而做為企業主,即使你做了再長時間,也終有退去之時,從長計議,也應為自己留好後退之路,當你什麼也不是,隻是一位自然的老人時,不要讓人再對於你有耿耿於懷之心,能夠有個善終,也不枉了一世英名,那就是福了。

這一章是這之後的宗旨,好自為之吧,是我非我,你以後自知,易理如此,我也是表而示之罷了。

第一節,心懷天下,謹防邪惡

上邊我們講了企業以後的路,而如今的企業則不會是那麼可怕。實際上就企業發展曆程講,這時的企業應當是像太陽一樣,剛過正午,大概相當於午後兩點左右,還是正興旺的時候。所以這時的你和你的企業,會像太陽普照大地一樣,給萬物以溫暖,給萬物以希望。但是,你雖擁有了天下,成為了霸主,具有王者的風範,並且兼備剛健與光明的德性,被認為是應天命,得人心,足以領導幫國,完成偉大事業的。

然而你又應明白,他們各自的發展成長,是有他們各自的道的,不能說是你的邦國,就得聽著你的指揮棒轉,按著你的意想長,你可能有這個權力,但沒有這個能力,因為這違反了自然。可是大多強勢的人,都會有這種意圖,這種選擇,但是那就錯了。

同時還應明白,天下萬物,所有企業,乃至所有人,都想大而盛,都想有且多,你這時的狀況也應是他們的夢想。因此就不得不在人事上去講求治理的方法了。否則邪惡將會乘機而生,乘勢而入。因而你喜歡這時,就必須端正態度,遏止邪惡,褒揚善行,以順應至善至美的天命。具體可有如下選擇:

一,在這個時期開始的時候,你必須做到,要有正視和麵對諸多兩難選擇的問題,例如要對人進行賢不孝的區分,在財富上進行貧富的介定,這樣就不免會傷及到一些人,特別是老部下,和有能為的人。並且由於企業大好的形勢,你也可能產生驕傲情緒,采取些強硬措施,從而就為以後種下了禍根。因此,這不僅是艱難的,並且也隻有在艱難中去選擇,而又有相應的戒懼之心,使當下不僅互不為害,而且以後也不會因此而有禍患,那就好了。

二,注意財富的積累,這時己不同於企業升進之時了,企業的新生造血能力將大不如前了,因此對於企業內的人民,相應的社會福利就不要再加了,工資水平也不可很長了,對於征伐的企業,更不要在財物上太支持他了。同時也應明白,征伐本身,不僅僅是讓他知謙,更應是為了獲取相應的財物,並且越多越好,自已有了充分的儲備,才可以立於不敗。

三,,按道理講,天下的財富,應當是天下人共有的。但事實是所謂的有德者據之,這時你就是有德之人,不僅應當仁不讓,更應提防他人的卻取。這是因為,這時會有不少企業向你示好,然而他們又是各有心態,各懷目的的,因此應十分注意。即使他是表示友好的,也要看將來有沒有用,有多大用,再去決定和他的交往程度。而若他心存不良,有其它目的,或是身有悔氣,處在倒運之中,那就不能使他得到相應的恩寵。

四,凡盛大之事,其中往往隱伏著不少不詳。這時你也更應留意企業內部,特別是那些和你關係較近,地位稍遜一點的人。他們往往會自恃剛強,而生僭上之心。因此,要時常注意他們的表現,辨析他們的行為,進行適當的抑控,不然禍起瀟牆,事就大了。

五,要做到明察,而且要秉丞'直,方,大'的性氣,做到謙虛,端方,慎行,包容,禮賢下士,中庸而不偏激。但是做為霸主,也不可缺少剛毅的一麵,這就是威而不猛,這樣兩種德性共同體現的結果,就自然產生了他們對你的敬重。但是這對很多企業主言,又是很難作到的。那麼我們就來點簡單的,去履行誠信,謙虛地順應自然,盡可能少些心知的作用,不要像有人吹的那樣,隻有想不到,沒有作不到。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種過份宣染自己的能力,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災難。

六,樹立憂患意識,常存危機之心。應當知道企業從此之後,就步入了下行通道。我們講的也都是在盡人事了。人存下了這種心,有了這種意識,隻會滿而不盈,謙而不躁,這就符合了天理,自會得到天佑。過去舜教禹曰:'舍天下之順,取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舍天下之逆,取天下之順,天下不足取。'把這話記好了,'福祿永終'就自然有了。

因此,我們說追求盛大,想有且多,是人普遍的夢,沒有什麼可質疑的。但是單就人的聚合講,其實並非都是好事,也不一定都會有好結果。像一家人的相聚,不是家裏有人有了大病,就是有人不在了。或者是娶兒稼女,添人加口有了孩子的慶賀。前者為凶事,後者為好事。而對於國家言,利用侵伐取得的臣服,也會是吉凶參半的,即使采用了使人娛悅的作法,也往往因立場不同,方法不到位,而不會真正誠服。所以在相應的教化和製度管理外,更應當保持警惕,應當明白:

一,不論是臣服也好,悅服也罷,不論是企業外,還是企業內,都是不會太長久的,不要被眼前的情勢迷蒙了雙眼,不僅在高興時有所憂慮,而且更應抓住這有利時機,盡力去有所作為。

二,在他們對你的順服之心,還沒有改變之前,一定要向好的,治的方麵去進行引導,並且還應副之以相應的物質上的賜於,那怕不多,但也應有所表示,這是為了堅定他們的這種誌向。

三,你使他們順服,他們前來臣服,都會是有各自的目的,各自用心的。但是往往會由於沒有相應充分的溝通,會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於是會有相應的嗟歎,漸漸也就生二心,想另寸投他處。或者是你感到不對勢,而想甩了他。這種事,在這一時期是會發生的,還有什麼長久的利可言?

四,在你的西方,有一個企業,在這期間,他很快崛起了。他和你的關係,以前也就那麼回事,不遠也不近,而實力可能稍遜你一點。但所不同的是,他能與一些你認為不怎麼樣的企業相親近,這在當時,雖然也會是一種湊和,但是卻使他不中不正的地位,因了此而無往不利。這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企業,他的將來會是你的威脅,因此,這時就應有所準備了。

五,你使這麼多的人聚集在自己周圍,應當是為了取得強有力的支持,使自已有中正的地位,應當不會有什麼不妥。但是如果不能取得他們的信任,,並且也不可能一直使他們信任,那就不會有永久的好事。這時雖有了這種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流失,你的誌向也一定不會再光大了。

六,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的聚集最終,就不複存在了,即使在這時期還有,那也多形同虛設,什麼這盟友,這集團,也是離心離德了。自然你怎會心安?但是悲歎之餘,你是否想過自已的地位?

因此,我們講,人若能知道事物發生的預兆,那會是很神奇的。明白了可能的預兆,自己就會在與上司交往時不諂媚,與下級交往時不輕慢。有了這種行為的人,大概就是看到了相應的預兆了吧!

預兆是事物發展的細小動態,是將吉凶在先期顯現。如果人能在看到細小的變化,就能知道將來的吉凶,而先期采取相應的行動,知道用柔用剛,以避免將來的災禍,取得將來的吉祥,那才會是真正的偉大,那才能令人忠心的敬仰。

第二節,治曆明時再起航,適當積儲備艱難

當盛大的歌唱曲終人散,人才可能意識到,這種盛大的聚和,其實是一種包容。是包容就免不了藏汙納垢,藏汙納垢就會給事業帶來阻礙。他們沒有悅服,沒有被同化,反倒是自己己感染了病毒,並且這病毒傳染之快之廣,己幾乎無所不在,直接危害到了企業健康的肌體,和企業的整體利益,你的地位恐怕也受到了威脅,革除己是迫在眉睫。

但是這又是件很危險的事,它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不僅可能會因相應的方法措施不力不當,而產生一些後悔事件,而且更會導致相應的混亂,因此應十分小心,十分謹慎。

我們講,革的本意是獸皮經過相應的加工,使之麵目一新,但是內在的實質沒有變。同樣,政治的變革,王朝的更替,風俗習慣,文物製度等,,可以改變,但是治國的根本原則,人們的生活秩序,不能改變。

因此,變革要在必須變的時刻,采取行動,才能得到人們的信賴和支持。所以每一項,每一步的推進,目的秘須明確,動機必須純正,行為必須正當。並且每革除一項,相應的替代方式也必須跟上,而且這新的東西也一定要比革除的好得多,不能留下真空地域,讓人無所適從。

其次每一步,每一項的實施,又應看到人心是否可用可信,力爭做到信而革之,可用方行,人心愉悅。不能一廂情願,極端冒進,做到步步為營,紮紮實實。

凡推進,又應像四季更替一樣,做到自然而然,不能有懸崖樣的突變,不能使人太不適應,這就是順乎天而應乎人。

當然,還有一點必須做到,那就是一定要有一個穩定的牢固的領導核心,如果每一步的行進,不能在這個核心達成一致,那就不要前行。

革是很危險的事,即使每一步都有萬全準備,也不敢說不可能有不測。因此,凡去革一項,立一項,都應做出順,不順,凶這三種情況的應對預謀,做出這三種情況的預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不好這三種預案,就不要有相應的革的行動,以免自己處於被動,導致混亂,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