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卦是'否'卦。'序卦傳'曰:'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暢通之後,接著的就是又一次的閉塞。這一卦是七月卦,七月是萬物生長的時節,樁稼會生長,雜草會生長,各種病菌更會生長,而在這快速生長的過程中,樁稼的生長往往會受製於雜草和病菌,有被毀滅的可能。以人道論,是人道不相通了,即或再堅守正道,也很難在這時取得多少利益。
這一卦是由漸卦變化而來,是漸卦的九三陽爻,上升到外卦的四爻,而****陰爻,降到了內卦的三爻,就成了否卦。也可以這樣講,是否卦的出現,否的現的形成,決非一日之事,是逐漸形成的,從人事講,是內的陰在成長,將陽驅逐到了外,是小人在內得勢,將君子擠兌到了外,也就是大人離去,小人湧進。
這一卦的卦象是'乾上坤下',是講外部的大環境依然沒有改變,但是內部環境則由上時期的澤又升到了坤的平地,好了很多。從自然角度講,天在上地在下,是正配,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應當吉祥,但依易理講,則是天地背離,陰陽不交。其表現為萬物不能生長,君臣上下失和,天下邦國不寧。原因是小人盤居在內,君子被驅於外,何以為王,國將不國。
當然,對於企業主講,這又是一大難了。在這種狀況下,應當怎麼應對呢?你應當收斂自己的才德,千萬不可以炫躍,以避免遭到小人的陷害。同時更不可以追求榮華利祿,以避免引起小人的妒嫉。並且也不可使小人得到什麼地位和榮華,以免使他們得勢而成氣候。而對於其它的人,也要做到禁之以爵,限之以位,不使有超出自己職權的權力和行為。而對於所有人,都不使有升遷的可能,並且也不再提撥任何人,不使任何人有作崇的基礎和憑借,不給任何人有使壞的借口,這是這一時期的宗旨,應當瑾記了。具體可以有如下的選擇:
一,當你看到在企業內,形成了亂烘烘的許多小集團時,這個時期就開始了。再仔細分析,這些小集團,既是單獨存在的,又會是相互牽連,相互關聯的,這就是結黨瑩私,這現象當然不好,但是又好在明顯表現了出來,比在暗處暗地搗亂要容易對付些,當然如何處理,也就看你了。
二,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結黨營私的小集團,雖然多是蠅蠅之輩的小人,但是又多沒有什麼明顯的惡行,並且還知道包容,也不反對你的領導,你自然也不能對他們怎麼樣,反過來,雖知道這並不是什麼好事,也隻能坦然地丞受了。但是可不要被他們的聲勢,擾亂了自己的心誌,並且還要盡量包容他們,包容這種現象,自己才能亨通。當然,這於你應是為了等待解決的時機。
三,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惡行就慢慢開始顯現了,不僅他們不會感到羞愧,而你還對此仍作視而不見狀,還去包容,這恐怕就不當了。同時他們更會用企業的狀況來羞辱你,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切不可也因此而感到羞愧,仍應端正態度,坦然麵對,坦然行事。這是因為,從自己良心講,並沒有作什麼值得羞愧的事,也沒有什麼惡劣的行為,為什麼會無地自容呢?企業的這種現狀是時勢使然,任誰恐怕也無能為力,又怎麼怨得了自己?但是,也正是在這時,也應當把一些正人君子團結在自己周圍,以形成相應的團體勢力,防患於未然。
四,不要自失自職,不要害怕他們不會聽就不去管,而應當該發布什麼政令還發布,更不要聽他們會怎麼議論,因為你是出於好心,是你的職責所在。但是應當注意,不僅要講策略,更要講時機,,更是要出自善意。應當規勸,不應限製,更不要去羞辱他們,和他們去針鋒相對,這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災禍。這樣,他們一旦聽從了一點,自會從中得到一點好處,如此積少成多,積小成大,他們的良心自會發現,廣大的民眾更會看到,這就慢慣又走上了正道,你的誌向才又會得以亨通。
五,這是一套策略,這樣從一部分聽從,到大部分聽從,這些集團勢力會不斷地分化,最終首惡被孤立,再進行相應的懲治,也就理所當然,由不得他了。
孔子在'係辭傳'中這樣講這一爻:'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家國可保。'易經說:其亡,其亡,係於苞桑。'就是這個意思。
因此,我們講,做為主管,在撥亂反正時,你所采取的態度和策略,對於自身的安全,地位的保失,國家的安危,那是有著重大的關係,和深遠的意義的。
因而我們又說,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主管,平常順當時尚須講求原則,講求策略,處不順和困境時就更須了。雖然說小人的猖狂很可怕,環境的狀況很惡劣,但在有效的方法麵前,就會是另一個樣子了。再者七月立秋,立秋後雜草就不長了,病菌也將失去存活的條件,世上事都是因時而發的,時過則境遷,境遷則事革,又何必無事慌張,不能因應時機呢?
然而,經過這一亂騰,企業會是一片的衰敗蕭條景象,無論是人事上,還是各物的秩序上,都會不在各自應當的位置上,然而這也正會醞釀著新的變化,進行新的組合,產生新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你則又應當盡力去支持和擁護這種變化,以盡到相應的人事。
怎麼去做呢?應當慎重地由本質去辨別事物,盡量使其在與其本質相應的位置和地方,並且又應止於一定的數度,當然你也不能例外,要重新找到自已的位置和存在的地方,當然這也會有如下的選擇:
一,當企業出現了一些好的兆頭時,說明還沒脫離險境,還有大量的後續工作要作。但是,企業恐怕也氣衰力竭了,你也可能也失去了信心,然而這也最應小心了,千萬不可不自量力,更不可行為過當,不然不僅會招來羞辱,更可能會使企業沒沒而終。
二,你也會存下艱苦以對的思想,就像在河中抓住了一塊木板一樣,知道這是一個可以救命的機會,但是不可逞強,應守正道,並且進行自我節製,審慎決定可以脫險的地方和時間,應當還會有吉祥在。
三,你一時半刻還看不到可以脫險的地方,若硬去冒險當然不利,但根椐你的性氣,你會不甘寂莫,會弄出點聲響來,但是在作出周密的策劃下,再斷然采取冒險的行動,這樣或許會一博而定天下,曆史上這樣的事不是沒有發生過,並且也不少。
四,如果自認為自己沒有相應的勇氣和能力,則應當使用以柔製柔的方法,這個提法很多人可能沒聽過,但是這種事一定見過,當然這應當不是正道,也必然會更加艱難,但是這是在比耐力比耐心,也更是在比中尋找機會,你陰,我比你更陰,一定要沉住氣,穩下心,一旦時機看準,就不妨去發動雷震之威,振奮以威武的行動,險境會即刻解除,這也是有很多先例的,這樣再努力堅持三年,你的企業一定會雄風再現。
五,你有君子之德,並且也會在這期間發揚相應的德性,特行獨立,又瑾慎小心,不貪不占,取利有道,不見錢眼開,不唯利是圖,中心空虛,態度中庸,光明磊落,尋找賢能,加強團結,而底於成。
六,當企業再度由於有治而現顯了光明時,你可能會采用剛毅的手段,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由於自己沒有力量,過度的自信就又顯得不當了,也許就在這時而沒沒而終了。上邊的種種現象,也許就像人臨死前的所謂回光返照一樣,成為企業倒閉的前兆。
笫三節,以類辨物尋同誌,蔬通情誌再向前
統過上一時期的整治,企業應當會有一個轉機。這不僅是事物發展的必然,也應是易經的望世之心。自然你也會由於這一亂一治想到許多東西,這其中恐怕有兩點會感觸最深,一是深切感到一個主管,在對企業的治理上,對於策略的製定和運用,對於企業的興亡有多麼大的作用。一是可以看到員工人民的狀況,對於企業的發展會有多麼大的影響。
於是企業就來到了'同人'卦,'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同就是和同,是講要突破閉塞的運程,對企業言,就需要企業內人與人之間的和同。這和同會產生共同的信念,而共同的信念又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會破除一切的艱難險阻。
然而,在一個企業內,聚集了這麼多的人,他們不僅來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民族,而且誌趣不同,品格,風俗,習慣,性情,學識,閱曆,才能等等又各不相同,怎麼管好這些人,並又使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去奮鬥,想想就不是件易事,但是又必須做到,怎麼做呢?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人的這些不同,首先是得丞認,在這個基礎上又隻能進行相應的疏導,而絕不能去扼殺,去限製,去堵塞。也就是講,要丞認其差異,保護其差異,滿足其需求,利用其長處,不見其缺點,在這個基礎上,各種治理的方法才會有效,不遵重這些不同,不從人性出發,不顧民生問題,對企業的管理是不可能做好的。
那麼這又該如何去做呢?曆史的經驗又告訴我們,一個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這些不同進行相應的大致的分類,例如按誌趣,按脾性,按學曆等等,然後,再分別對待,或使之混雜,或使之另立,盡量使各盡所能,又互相促進,還相互製約,過了一段時間,再進行相應的組合調動,即使之相互學習,又使之相互監督,既使之相互補充,又使之相互克製,這樣,從積極方麵講,可以產生活力,可以產生效益,從另一方麵講,他們自會又產生相睽,你不僅少有麻煩,更會有漁翁之利。但最應做好的是將這睽控製在一定程度上。因此企業內的人事管理和人力資源部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
這一卦的卦象是:'乾上離下'。乾代表天,是上,是外。離屬火,是下,是內。從性氣上講,乾是陽,火也是陽,陽與陽的相交,必然產生巨大的正能量。但是可別忘了,天的道是下濟,火的道是上炎,它們的道是相背的,隻有把這種上與下的度控製好了,才會正常相交而產生正能量,若相互過了度,那就不是利而是害了。
當然,若大的企業,人都來自四麵八方,就像在曠野中集合群眾,其實是說在廣闊的範圍內,與人和同,這應當是理想中的大同,但是這大同,其實隻能以同事論,而實非同誌,然而這麼多同事所產生的力量,也應當會所向披靡,一切亨通,乾有剛健之德,自會不懈前進,離有火熱的光明,因此會不斷地追求,內心光明,黑暗會被驅散,不懈前進,應當有光明的前途。
這一卦隻有二一個陰爻,但是位置得正,其餘五個陽爻,都應當聽命於它,若真是這樣,都會有純潔正直的德行,應當能互通心誌,人人和同,這樣即使冒險犯難,不僅符合君子之道,而且應當無往不利,可是實際上又會是怎樣呢?
因此,你應當像君子那樣,一本初心,孢著謙虛的態度,堅守君子的正道,溝通天下人的心誌,把同事變為同誌,促成企業的繁榮,效法本卦的精神,辨別萬物的差異,重視相互的大同,不計較小的不同,就可以做到'文明以健,中正而應'了。當然理雖如此,人們又會有那些選擇呢?
一,為了能把同事變為同誌,順利開展自己的工作,你會把這些管理者都用成自己的一黨一派的人。這雖然看上去沒有私情,在工作中一般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但是卻遠沒有達到那種同人於野的大同程度,因此,為了企業的發展,應當打破這種門戶之見,利用廣大的賢能之士,在門派之外與更廣大的人民群眾交往,才不會有過失。
二,你也可能杷自己的親人,親戚朋友都按排到重要的管理崗位上,這雖然看起來似乎更廣闊些,也不能說有多麼錯,但是相應的反而會顯得不利,這不僅會溺於親情而使製度規矩不能順利執行,而且企業的發展之路也不會更廣。因此在企業管理上更應打破這種宗族觀念,才不會有災禍。
三,這時你也可能會建立嚴密的監督製度,或者是暗中進行,或者是高壓態勢,這是你過於剛強,性情暴躁的表現,於企業管理是不太合適的,這是因為這與自己使用的人的和同,雖然不能全是同誌,但也應是道義上的結合,達不到這兩點,最好就不要用。當然這應是理論上的,在這時可能就魚龍混雜了,實施相應的監視就是必要的了。這樣如果三年之內能保持相對的安定,沒有大的禍亂發生,企業應當暫時不會倒掉。
四,這期間,在你企業的東南方,形勢會較為吃緊,這個企業一直以來在窺視著你的企業,伺機想向你發動攻擊,這個時候可能就有所行動了。但是也就在這時他又受到了其南方的一個企業的製肘,於是開始的行動就終止了,這是他尚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不僅行為不當,並且也沒有取勝的把握,更是與道義不符,他內心也會有一番痛苦的掙紮。因此這期間,自己的企業雖不景氣,但又必須堅守正義,不要給人以進攻的口實。
五,在很多人眼中,領導與被領導,企業主與員工,是一種對立的關係,這就大錯了。同樣的與人和同,起先由於認識的錯誤,相互間的關係往往會不愉快,但在企業遭遇了一係列的不幸後,二者才都明白了,原來這種關係應是順以相保的關係,是互無勝負的克中有生,生中有克的,誰也離不了誰的相須的,有共同利害的共生關係。這樣有了共識,所有的意誌就能達成共識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