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適當控製運動量。月經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女同學若遇到月經期間上體育課,可以向老師說明情況,參加一些輕鬆的運動,如體操、散步、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

(4)注意保暖。月經期身體抵抗力下降,盆腔充血,要注意保暖。要避免淋雨、涉水、遊泳或用冷水洗澡、洗頭、洗腳,最好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夏天不要喝過多的冷飲,以免受寒、著涼,刺激盆腔血管收縮,導致月經減少或突然停經,引發其他疾病。

(5)注意飲食衛生,加強營養。月經期間可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如蛋類、瘦肉、豆製品、蔬菜、水果,同時還要多喝開水,增加排尿次數,衝洗尿道,以預防炎症。不吃生冷及辛辣帶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減少盆腔充血。

(6)做好月經周期的記錄。通過記錄可觀察自己月經是否規律,也便於做好經前的準備。如果月經沒按日期來潮,應當去找醫師就診,以便及時發現原因。

12.怎樣做好會陰部保健?

青春期少女處於代謝旺盛階段,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多,以濕潤周圍皮膚。大小陰唇皺襞部位容易積存汙垢,較胖的少女更是如此。此外,由於青春期卵巢功能活躍,陰道分泌液增多,加之外陰陰道離肛門或尿道很近,易受尿液和糞便汙染。這些原因,都會造成少女外陰瘙癢,也可引發繼發性感染和毛囊炎。長期的瘙癢刺激可能造成失眠、憔悴、焦慮和高度神經質。所以,會陰部的衛生十分重要。

第一,用溫水清洗外陰,一般不必用高錳酸鉀等消毒劑,以免外陰、陰道受到不良刺激;

第二,清洗外陰的盆、毛巾和水要單獨使用,不能與洗腳的盆、毛巾和水混用;

第三,不要穿別人的內褲,自己的內褲要選用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的棉織品;

第四,養成大便用紙從前向後擦的習慣,預防肛門口的細菌進入陰道;

第五,注意經期衛生;

第六,若白帶量多,又有異味或有血色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引起陰道感染和外陰瘙癢。

13.青春期女性需要補充哪些營養?

女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好動且成長迅速,生理上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此時身體變化極大,體重也會增加,其外觀也有很大程度的改變,整個身體每天消耗的能量很大,必然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此,青春期少女必須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還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硫胺素、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等,隻有攝入足夠的營養素,少女的機體生長才能得到應有的保證。如果這一期間營養不良,少女便會出現身體矮小、推遲發育或發育不良、月經來遲,以至弱不禁風或呈現畸形等症狀。但是,如果少女每日攝入的營養過多,那麼過多的營養就會轉化為脂肪貯存在體內,從而使少女發胖,影響身體的均衡發育及形體美。

14.青春期日常飲食應注意些什麼?

(1)多吃穀類食品,供給充足的能量

青少年對能量的需要高於成人,每日約需10040~11720千焦耳(2400~2800千卡)。

(2)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水果的攝入

青春發育期對蛋白質需要的增加尤為突出,每日所吃食物中優質蛋白質食品應占40%~50%,所以飲食中應有足夠的動物性食物和大豆類食物;維生素及鈣、磷、鋅、鐵等礦物質對青少年的體力及腦力發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膳食中不可缺少富含鈣的奶及奶類食品。

(3)避免暴飲暴食、偏食挑食及盲目節食,少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對於女孩子來說,由於社會風氣和習俗影響,過多注重自己的體型,盲目減肥甚至節食,可能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攝食行為,而女孩子的生理發育特點又要求食入脂肪不能過少;少女每天能量供給的25%~30%應該來自於脂肪,其中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比例為1:2最好;有益健康的零食有牛奶、酸奶等奶製品,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及花生、核桃等堅果類食品。此外,吃零食的量不要過多,不要影響正餐。

(4)養成吃早餐的良好習慣

營養充足的早餐不僅保證了青少年身體的正常發育,對其學習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必要時課間加一杯牛奶或豆漿。

(5)參加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

適量運動和合理營養結合可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減少身體脂肪和改進心理狀態等。這種經濟、實用、有效、非藥物又無副作用的措施,對於提高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6)注意學習緊張期間的營養和飲食安排

人體處於緊張狀態下,一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消耗會增加。要注意這些營養素的補充,像魚、瘦肉、肝、牛奶、豆製品等食物中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