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蟄伏是美麗的(1 / 2)

漸漸地走近大漠走近荒涼,隻有稀疏的駱駝草,沙化的古長城,綠洲變得遙遠像一個夢。

沉重的駱駝草。在沙漠裏一叢草跟一排樹一樣沉重,一排樹跟一架山一樣沉重。那是草嗎?它與沙漠的顏色一樣,它是真的和沙漠渾然一體了,從來不曾想過高大與嫵媚,在大漠的荒涼中毫不猶豫地荒涼著自己。

騰格裏沙漠的邊緣地帶,新月形沙丘是瀚海中的波濤連綿起伏,白茨、梭梭、沙棗、沙柳等沙生植被,都是駱駝草的兄弟姐妹,它們一律矮小而又堅韌地緊貼著沙丘,因為某種使命的緊迫,居然連生長葉子的時間都沒有,刺與荊棘替代了青枝綠葉。

有人類之前幾百萬年,洪荒世界便有了沙漠的景觀,沙漠以及沙漠中的荊棘,目睹過無數後來者的爭奇鬥豔,乃至自詡為天之驕子的人類的狂傲,卻依然故我。

蟄伏是美麗的。

人類對荒漠的界定,都是以人的利益為絕對準則的,與荒漠何關?

對於荒涼而言,荒漠是豐富、博大的同義詞。荒漠橫亙於曆史、現實和未來,荒漠是今天世界上惟一可以佐證造物主無中生有的一片神聖的陸上領地。

你從未見過的最美的花朵在荒漠中。

你從未見過的最奇妙的幻景也在荒漠中。荒漢幻影是以水及水的波濤作基本架構的。在臨近敦煌的大漠戈壁中,有一次我見到的是太湖奇觀,煙波浩淼,山影重疊;還有一次我見到的是水鄉澤國,水也玲瓏,橋也玲瓏……這使我想起水是有靈魂的,那些被人為地破壞植被幹涸滅絕了的大河小河之魂,不時地閃爍在人們眼前,讓我們記住,這裏曾經是祁連山上雪水淙淙流過的地方。

荒漠無所謂幹渴。

護林人告訴我,荒漠是大公無私的,它不為自己截留任何流水或雨滴,而隻是迅速地過濾、滲漏到地層深處。

幹渴的是人類。

缺水的是都市。

荒漢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人應該怎樣生活?對追求物質和享受無度的人類而言,地球上的一切從陽光到水到礦物資源,永遠是緊缺的並且會日益加倍地緊缺下去。

20世紀確立的人類全球王國,已經使地球上空氣汙染、海洋肮髒、森林凋敝。

21世紀即將到來之前,盡管充滿了美麗的預言和許諾,實際上生態的衰敗無可避免地還將繼續下去,對資源的廉價的收購將會替代國與國之間刀光血影的戰爭,更多的土地要淪為不毛之地。如果我們麵向沙漠,或許人類還有希望。

蟄伏是美麗的荒漠充滿了哲學的思考。

與人類目光短淺的急功近利相比較,荒漠則是一大片隱伏著無數活的種子,並且有可能在熱帶雨林砍伐殆盡之後,惟一有著鮮花的植被所在。

荒漢物種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生長,卻無一例外地把延續物種的生命--即種子的保存一視為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