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日本刀禮儀與使用方法(1)(2 / 3)

(2)用目釘拔的扁平部位輕壓目釘,使目釘從刀柄部鬆動。

(3)用目釘拔尾部將目釘推出刀柄。

(4)刀刃朝上,以右手拇指推左手腕使刀露出釣鎺(吞口)。

(5)輕握刀柄,刀身傾斜,以右拳擊左腕使刀莖輕離刀柄。

(6)右手緊握刀柄,將刀莖抽離刀柄。

(7)手握釣鎺(吞口)的中心部位,先由棟區向刃區方向使勁,再將釣鎺向下取出。

(8)用拭刀紙將薄的刀油擦除,從刀根部順著刀身往刀尖方向擦拭。注意要單方向地擦過去,不要來回擦拭,這樣可確保安全。

(9)將打粉輕輕地落在鎬地的部位,這樣可使打粉同時均勻地落在棟與平地上,用此方法將全刀都打上粉。

(10)用拭刀專用紙將刀麵上的打粉撥勻。

(11)與步驟8(去除薄刀油)的擦拭方式一樣,由刀根處往刀尖處擦。連續擦幾次,使刀上沒有殘留的薄刀油為宜,注意刀棟部位也要擦拭。

(12)將刀油塗在擦刀布上,傳統上刀劍用油都是植物油,但現代也廣泛使用礦物所提取的油。

(13)將油薄薄地平均塗在刀麵,現代刀的刀莖可以上油以防生鏽,但是已經生鏽的古刀莖切忌上油或摩擦,因為古刀的莖鏽是鑒定與品味的重要部分。將油薄薄均勻塗在刀麵上,注意不要用油太多,否則容易沾在鞘中,久之使鞘內髒汙,當然也會影響刀的光潔度。

(14)將鎺釣放回原位。

(15)將刀莖放回刀柄,如果刀莖與刀柄不能完全密合,用右手掌由下往上輕推/拍刀柄的頭部,使其密合後將目釘插回柄中。

鐔的保養方法

欣賞刀鐔時應戴上幹淨的手套,切勿徒手觸摸,因為皮膚上的油及汗水中的鹽都會使鐔生鏽,尤其是以四分一(朧銀)為材質的鐔,一旦生鏽將無法複原。

刀鐔收藏於鐔盒內,一年內應該將鐔麵兩麵互翻,因為長時間與布接觸的一麵顏色會變深。

平時可以用衛生紙擦拭刀鐔,以保持清潔幹淨。

日本刀辨偽

日本刀在各國刀劍中流通最廣,藏家最多,可以說是收藏無國界的冷兵器。除了日本之外,美國、歐洲也廣泛流行收藏日本刀,在中國台灣也有一批收藏家。因為收藏日本刀除了欣賞其精湛的工藝之外,從中也可品味到我中華民族冶煉技術的遺風。日本刀仿自我國漢唐時期刀劍製作技術,我國古兵器冶煉技術至今雖保留不多,但可從日本刀裏看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影子。

要鑒別一把好刀應注意以下幾個要素:一、必須是遵循古法手工製作的真刀,基本具備折疊鍛打與淬火的紋路;二、刀姿造型優雅,重心平穩、合理,弧度威力與靈活性兼顧;三、刀刃上瑕疵少,品相良好;四、刀身紋路要具有藝術性。現今,一般正規武士刀價格在20萬~40萬元左右,當然也有在此價格範圍外的刀,需要根據個別情況判斷。

日本刀的鑒定極為複雜,光是刀刃就得從厚度、寬度、彎度各個方麵審視,其他還要對鍛造的精密水平、淬火的水波紋(刃紋)、柄部的造型、銘文、刀姿等加以推敲。配件與外裝的鑒定又是另一門學問,如金具部分涉及材質、做工、創意、品相、作者、年代等;刀鞘部分涉及木工與漆工等。日本刀的製作雖然精美,但是未曾目睹真品者在收藏前務必小心查看各個部位,以免得到贗品。初入門者要判別一把刀的真偽與檔次實屬不易,因此在收藏前最好委請信譽良好、學有專長的人士協助鑒定,以免花高價卻買了一塊形似而神不似的“鋼板”。

日本刀自古就充斥著無數的贗品,古仿與新仿皆有,名家作品的仿製者更多。“正宗”作為日本第一名刃,仿製品更是數不勝數,市麵上所流通的“正宗”的真品沒有落款,因此必須經過嚴謹的鑒定才可確認。

假刀一般分為“臆造品”和“仿製品”兩種。所謂臆造品是曆史上根本沒有這樣的刀,是造假者憑自身的“想象”造出來的刀,比如前幾年有一種刀身刻著“天皇”、“岡村寧次”之類銘文的刀,就是典型的臆造品。仿製品指模仿真刀製作出來的假刀。根據仿製水平的高低,仿製品又有“粗仿”、“高仿”之分,粗仿

的刀有些沒有刃紋,或者是用砂紙打磨出假刃紋,刀裝也較粗陋,隻要認真分辨,不難識別。最難防範的就是“高仿”的日本刀,除非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否則難以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