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最鍾愛的刀是國俊於正安年(1300年)作於山城(京都)的一把打刀。此刀長67厘米,丁子亂刃,二重刃的風格,刃中帶有金筋、砂流、足、葉等,兩麵製有血槽,刀莖長20厘米,大磨上。原來此刀長度應不止此,接近豬首形切先,刀身寬厚豪壯,屬於鐮倉時代中期的典型作品。
高倉健
高倉健,日本影壇巨星,曾飾演過大家耳熟能詳的影片《追捕》裏的男主角杜丘,他還經常扮演古代武士,尤其是在《佐佐木小次郎》一片中,他扮演玉樹臨風、氣質高雅、酷勁十足的小次郎。除演員身份外,他還是知名的日本刀收藏家。他最得意的收藏品是則重所作的打刀,日本鐮倉時代元亨年間(1332年)加賀地區作品。該刀得自家傳,小時候在父親保養這把刀時,他便常常跟在父親身後見習,因而從小就了解刀劍並萌生對刀劍的熱愛。該打刀刀長71.5厘米,長度十分合適,刃中滿布金筋、砂流。刀莖長19.7厘米,肌理是則重獨特的鬆皮紋肌。此刀經過磨上,因此見不到銘文,但在江戶時代經本阿彌光忠鑒定並開具折紙(古代鑒定、鑒價書),鑒定其當時的價值是“代金子二十枚”,此刀是高倉氏一生鍾愛的好刀。
藎已故知名刀匠水野正範作,作於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五月,刃長76厘米,作品重心平衡穩定,威力強大。
日本現代知名刀匠
“人間國寶”天田昭次
天田昭次本名天田誠一,昭和二年(1927年)生,在33歲時得了一場大病,病了8年,病愈後繼續做刀生涯。病後每天必在住家附近林間小道散步,常年如此,此習慣是其長生之道,同時也是他做刀的靈感之道。
大病8年,他自比為“人生大學”,複出後曾獲三次正宗獎。後來更專於古刀風格的山城派、相州派、備前派等流派的研究與發揚。昭次做刀所用的鐵材全是自己精心提煉,不輕易采用其他來路的材料。其父貞吉曾擔負鍛造太平洋戰爭日本將領的佩刀,其中包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持刀。昭次繼承其父的製刀精髓,且青出於藍勝於藍,曆年來得到許多獎項,並獲國家授予的“人間國寶”榮譽。他還擔任名刀作品審查委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還為當今悠仁親王出生時鍛造了紀念短刀。
水野正範
水野正範(已故),日本大阪市人,是現代日本關西地區知名刀工。他的作品屢次獲獎,並受到國際刀劍界廣泛肯定。其作品規整精密,是日本上流社會及劍道愛好者追捧的上品,但仍一刀難求,極具升值潛力。
水野正範製刀態度嚴謹,技法工整,其作品是日本現代名刀典範。鍛造工序完全遵古法製作,不論刀劍造型美還是刃紋藝術均超過古刀水平。
善博
善博原名久保善博,1965年出生於九州鹿兒島縣,千葉大學園藝係畢業。同校碩士研究生畢業後,追隨東京無鑒查刀匠吉原義人學習鍛刀,1994年移居島根縣自立,開始自己的鍛刀生涯。2001年移往廣島縣,成立善博日本刀鍛煉道場。曾獲得新人獎、優秀獎等,2007年獲年度名人刀劍作品展特別獎第一名。善博當年決定學習鍛刀時曾遭雙親反對,但他毅然選擇了這條道路,皇天不負苦心人,其最終得到刀劍界肯定,且創作出許多不朽名刀。
晶平
晶平原名川崎仁史,1968年生於九州大分縣大分市,明治大學政治經濟係畢業。1994年拜師長野縣的無鑒查刀匠宮入行平為師學習鍛刀。1999年獲日本文化廳頒發的做刀資格。其後陸續參加名刀展覽比賽,於2002年、2005年獲優秀獎,2006年及2007年獲“寒山獎”。2003年於埼玉縣創設晶平鍛刀道場。
晶平愛刀始於學生時代,參觀博物館看了正宗做的短刀,受到“美麗的刀”的感動。後來他便在居合道館學習居合道流派之一———“夢想神傳流”(日本居合道流派之一),從實用角度去領悟日本刀製作的奧妙,苦學5年,那時,他告訴自己除了鍛刀得以活命別無出途。
吉原義人
吉原義人和他的弟弟吉原莊二是吉原家族第十代刀匠,他們都師從於爺爺吉原國家。吉原家族在19世紀就已非常有名,為包括天皇在內的很多名流做過軍刀。吉原國家曾為日本黑龍會領袖頭山滿製刀,贈予中國淪陷區偽政府主席汪精衛,此刀現藏於北京軍事博物館內。吉原義人的父親也是刀匠,二戰後和“迷失的一代”刀匠一樣放棄了這項工藝,集中精力轉為鐵製品經營上。
義人和莊二是目前鮮有的在東京城區的刀匠。因為刀製造時噪聲很大,為了不影響鄰居們,他們隻在周一到周五的上午9點到下午5點才捶打和折疊鋼材。在培養新刀匠方麵,義人認為,背景和學曆都不如奉獻精神、活力和天賦重要。跟隨他學徒的第一項任務是砍劈作為鍛造燃料的木材。義人的徒弟一般需要5~6年才能學會獨立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