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地覆天翻(四)(1 / 1)

青雲觀的演武台上,劉基居高而坐懷抱拂塵,雙目精光閃閃。

演武台正中是許多十尺之高的木樁,七個黑衣道人和七個青衣道人手執寶劍垂手而立,他們正是青雲觀的七星子和各自的徒弟。他們分前後兩排站立,一臉肅穆。元璋與文忠兩人一執刀,一執劍麵對十四個道人。

這是一場人數多寡懸殊的較量,但雙方似乎自信滿滿。

台下的觀眾隻有四個人:馬婉、湯懷、徐達和郭英。

這場較量是由朱元璋引起的,他這次來青雲觀就是想把他的弟弟文忠帶下山去。朱元璋想要幹一樁大事,他需要人手,他首先就想到了自己的弟弟。他非常自信,和自己從小玩大的弟弟能不聽他的話麼?可當他見到弟弟了,弟弟卻聲稱要請示師祖劉基。朱元璋心想這也是情理之中,可沒想到劉基就一句話非要等到朱文忠學成藝滿方能下山。

怎樣才能算是學成藝滿?必須過得了這天罡北鬥七星劍陣。布陣一方七人在木樁之上,另有七人在木樁之下,破陣之人隻須將這布陣之人從木樁之上擊落任意一個,即能算勝。反之,若被布陣之人從木樁之上擊落下來,就隻能算是學藝不精,須得再回去學上三年方能有下一次挑戰的機會。

元璋一聽,這劉真人倒還是挺較真,看來弟弟跟著他必定學了不少真材實料的功夫,當即請求與弟弟聯手破這天罡北鬥七星劍陣。

先前交待過,這木樁都是用繩子連在一起,如同一張大蜘蛛網。文忠手執劍,身影一晃輕車熟路地跳上去。元璋心裏讚歎:青雲觀以輕逸靈巧、變化萬千享譽江湖,看來確是名副其實,我實不如也。元璋也手執大環刀跳上去,紮好馬步。兄弟兩人互相傳個眼神,並未再多說一句話。

元璋道:“各位道長前輩,請賜教。”

十四個道人齊聲道:“得罪了。”十四人分兩列,一列人縱身跳上木樁,另一列人在木樁下站定,擺好架勢。木樁上七人四人站在鬥狀四魁星,依次是天樞、天旋、天璣、天權;另三人站立於柄狀之三柄星為柄,依次是玉衡、開陽、搖光。文忠對此早就熟悉,心中默念口訣:周天繁星環繞北鬥,北鬥七星太極居中,群星八卦環外旋轉,天地之道盡在其中。

元璋心想:這些道人整天就是在這木樁上練,若是在地上比實力。我當然不懼他們,今天在這木樁上,他們在步法走位上有優勢。我隻能以紅拳三十六式的剛猛招式速戰速決。現我兄弟兩人背對背堅守必定是行不通的。心念至此,將大環刀往胸前一橫。一招“推窗見明月”撲向天旋子,這一招來勢洶洶,天旋子不敢大意,右手揮劍擋住,左手持劍訣狀按在劍背上。天樞、天璣、天權三人仗劍而來將元璋團團圍在中間,文忠大驚,若是哥哥四麵受敵,必定無法擋住那四魁星的攻勢。當即從三柄星中跳出來,直撲進四魁星的劍陣,意欲與元璋背靠背破陣。

元璋似乎毫不領情,大環刀圍著周身橫掃一轉,名曰“秋風掃落葉”,大環刀磕在那四魁星的劍鋒上,火星迸射,天樞、天旋、天璣、天權四魁星隻覺得虎口發麻,差點都在木樁上站不住。而文忠此時正淩空跳過來,居高臨下直刺天旋子的後背,天旋子聽得身後金風作響,處於兩麵夾攻之下隻得讓位移宮。開陽子立即跳到天旋子所處之位補上,如此一來,陣腳就有些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