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既要分工。又不分家
書記和鄉鎮長應在各自職權範圍或分管的方麵,認真負責,做出成效。兩個“一把手”既要分工,又不能分家。在革命戰爭年代,鄧小平與劉伯承曾一起並肩戰鬥了13年,他們相互支持,配合默契。無論是部署軍事工作還是政治工作,常常是這個講幾句,那個插兩句,渾然一體,很難分清哪些是劉伯承的觀點,哪些是鄧小平的思想。鄧小平常說:“司令和政委的工作是無法截然分開的,應該既分工又合作。”正如他的部下所說的,在劉鄧之間難以放進一個頓號。鄧小平自己也回憶說:“人們習慣地把‘劉鄧’連在一起,在我們兩人心裏,也覺得彼此難以分開。”
二、光明磊落,顧全大局
觀察、分析、處理任何問題,都要有全局觀念,兼顧好全局與局部、長遠與眼前的利益,兼顧好個人、本單位和國家的利益。想問題、談看法、提意見、出主意、做決定,都要出於公心。因為光明磊落、出於公心,兩個人爭得麵紅耳赤,也不會傷感情、鬧分裂。如果僅僅為了一己之利,爭來爭去,就會不團結,甚至勢不兩立。書記和鄉鎮長都要做到襟懷坦蕩、堂堂正正、心地光明、誠實相待,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在必要時甚至委曲求全。兩個“一把手”和如琴瑟,整個鄉鎮領導班子就不會出大問題。
三、謙虛謹慎,自知自律
書記與鄉鎮長都要正確估計自己,互相之間,要多想對方的優點、長處,多理解對方的工作難處,多看看對方的貢獻。不能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居功自傲、好為人師、目中無人,都要按照黨中央要求,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係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幹,務求實效;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都要自覺抵製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念人民之恩,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權位所憂,不為物欲所惑。
四、彼此尊重,互相支持
黨委會雖處於領導地位,但黨委書記不能包攬政府的工作,鎮長也不能拋開黨委書記而自行其是。書記和鎮長隻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找準結合點,彼此尊重,才能帶好班子,帶好隊伍。如若工作關係處理不當,不是書記大權獨攬,就是鎮長我行我素。如果這樣,不僅班子其他成員與兩個“一把手”關係難處,而且會讓那些善於投機鑽營、拉幫結派的人乘機鑽空子,形成窩裏鬥,影響基層黨委在群眾中的形象。每逢重大決策,書記和鄉鎮長要認真研究,交流觀點,在認識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再提交黨委會議研究。對於政府工作,書記要積極支持,遇到重大問題,還親自出麵解決。鄉鎮長也要處處以大局為重,積極支持書記的工作。
五、思想見麵。取得共識
書記與鄉鎮長都要及時進行思想溝通。很多情況下,兩個“一把手”的矛盾往往表現為因權和利造成不和。為防止誤解、猜疑、隔閡,一是堅持公開辦事的程序,凡涉及人事安排的事一律實行崗位公開、競爭上崗、擇優錄用;凡涉及項目工程的事一律實行對社會公開招標、專項審計,由專人負責,不能插手;凡涉及經濟開支問題,除重大開支須經班子研究外,實行鎮長一支筆審批。二是明察事理,處處警惕各種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左右自己的頭腦。特別是涉及書記、鄉鎮長關係的言行,要認真思考,問個為什麼,不能一聽就信、一信就疑。當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一致時,都要主動、積極協商,以求得共識。
六、風格要高。氣量要大
鄉鎮黨委領導本地區的工作,支持和保證鄉鎮政府充分行使職權。黨委書記是黨委一班人的“班長”。凶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書記是鄉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在出現困難與挫折時,書記要勇敢地擔當起“主心骨”與“支柱”的角色,不能把困難和矛盾推給鄉鎮長,而把功勞和榮譽記在自己的名下。對工作中出現的錯誤,書記首先要做的是承擔責任,然後與鄉鎮長一起分析研究問題的症結和解決的方法。在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書記麵前,絕大多數鎮長都會以飽滿的熱情和信心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