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老年人要淡化兒孫觀念
退休幹部李誌明的獨根孫子李小山,因父母當年響應號召,到農村插隊落戶紮了根,而出生在一個較為偏僻的農村。李誌明疼愛孫子,沒讓小山在父母身邊生活太久,就把他接到省城裏。由於有爺爺的錢包,有奶奶的精心看護,一年四季,孫子的吃穿用和應時玩具,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特別是李小山上學以後,爺爺不僅滿足孫子的一切用錢需要,而且把金錢變成刺激孫子學習興趣的動力。隻要孫子在校表現好,考試成績優良,爺爺總是慷慨解囊。李小山也不知從爺爺那裏得到多少獎金。到了小學畢業前後,李小山心目中開始有了這樣的模糊認識,隻要有錢,就可以有一切。他開始把主要精力用在要錢、花錢上,有錢時,就帶上幾個"小兄弟"到飯店裏大吃大喝,痛痛快快地玩電子遊戲機。可爺爺對孫子的這一係列變化毫無察覺,直到有一天,已升入初中的李小山,為結交"新朋好友",從爺爺手提兜裏拿了500多元,爺爺發現後既傷心,又憤怒,將孫子痛打一頓後趕出家門。
被趕出家門的李小山漫無目的地遊蕩在大街上,昔日的酒肉朋友紛紛趕來。從此,他有學不上,浪跡社會不到半年,就在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攏唆使下,連續多次入室盜竊而鋃鐺入獄。
俗話說:"隔代人更親"。按照傳統的家庭觀念,孫輩是一個家庭傳宗接代的根苗。很多老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孫輩身上,盼望他的孫輩成為理想的人物,光宗耀祖,從而走進愛孫的誤區。有的是嬌寵的愛,對孫輩過分溺愛,無原則的遷就和袒護,助長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非常任性;有的是放縱的愛,任其自流,沒有任何要求,獎懲不嚴,隨隨便便,聽其自然。使孩子養成散漫習慣,而且容易染上許多壞習氣;還有的是奢望的愛,不適當地強求孩子去實現過高的要求。例如除了繁重的功課壓在孩子的身上,還要練鋼琴,學唱歌等。有些孩子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就會感到不安,害怕和焦躁,缺乏自信心和成功感。這種對孫輩的愛,其結果隻能是危險的愛。
當今社會提倡優生優育,如何教育培養孩子是個非常重要的家庭問題,也是科學問題。因此,隻能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
老年人應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思想偏於保守固執,接受新鮮事物較慢。而且,很多老年人重養輕教,這些都是對教育孫輩不利的因素。所以,要淡化兒孫觀念。在培養兒孫的獨立意識,不要把孫輩攏在身邊。老年人在工作崗位上奔波了大半輩子,退休後,應尋找自己生活的樂趣,從疲勞而又繁忙的家務中解脫出來,自得其樂。
6.做一位寬容的長者
老年人要成為名副其實的長者,就要有長者的情操、風範和氣質。而這一切皆源於一種優良的品質——-寬容。老年人要學會寬容,就要學會寬容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同誌。同時也要學會寬容自己。
要寬容別人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事情。原因是有許多老年人認為寬容是軟弱可欺的表現。老年人本身就屬於"弱小的社會群體",如果對別人的"冒犯"和"傷害"一忍再忍、一讓再讓,那豈不是要別人永遠把自己"踩在腳下"?實際上,在多數情況下,這是老年人自身的一種心理障礙。那麼,怎樣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學會寬容待人呢?
對於當前的侵害,老年人一定要進行冷靜的分析。如果對方有一定的道理,自己就應心平氣和的給予理解;倘若對方毫無道理,自己也應該一笑了之,不予理睬,做到心胸寬廣、寬容大度。對於別人曾經傷害過自己的痛苦的往事,老年人同樣要采取冷靜分析的態度,要設身處地替對方想一想,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件事,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出現奇跡,撫平自己的心靈創傷。反之,如果自己對往事耿耿於懷,對對方永遠懷著仇視的心理,會使自己成為惡劣情緒的俘虜,於自己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才對。
俗話說:寬容別人難,寬容自己更難。老年人的痛苦往往產生於對自己所犯過失的不寬容,而總要想盡辦法折磨自己的情感和肉體。老年應如何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學會寬容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