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經營目標體現的是一種價值導向。什麼是銀行的第一目標?說法很多,有的講客戶第一,有的講效益至上,有的講股東利益最大化。所有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其價值追求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對於銀行,把什麼放在第一位,體現的是銀行的價值理念,要成為百年老店,必須把銀行的生存和員工的發展放在第一位。
將市值最大化作為銀行經營的第一目標,曾經流行於很多銀行,這是一種錯誤的導向。現代金融理論認為,在有效市場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反映了公司的全部信息,市值最大化代表了公司處於最佳狀態,公司經營的目標應該設定為市值最大化。這種觀點並不適用於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首先,市值最大化隻是一種理想狀態,現實中並不存在。
這次金融危機基本否定了金融市場有效論,美國的金融市場不是一個有效市場,中國的金融市場更是如此。其次,股價高低並不反映銀行經營的業績。大型銀行流通盤子都很大,其股價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易者的心態,中國的投資者都鍾情於中小盤股票,大型銀行的股票價格常常如死水一潭,既無風雨也無晴天。再次,市值理論的重要支撐是股價如果很低,就會有並購者出現,從而對銀行產生壓力,促使經營者盡心盡職。中國的大型銀行大多是由彙金公司或者中投公司控股,無論股價高低,都沒有被收購的危險,市值最大化並不能導致銀行價值最大化。最後,更重要的是,股票價格最大化容易導致銀行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利益,甚至管理層為了獲取內部人利益而人為操控股票價格。
百年老店的傳承,真正可持續的是人的技能。市值最大化並不能導致銀行價值最大化。銀行的生存和員工的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
當期的財務、風險指標也不能作為商業銀行經營的第一目標。財務指標、風險指標是過去經營情況在今天的反映,很難代表未來;作為一種製度設計,肯定存在漏洞,粉飾指標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將財務風險指標作為第一目標,無異於緣木求魚、舍本逐末。
什麼是百年銀行的第一目標?銀行的生存和員工的發展顯然是最重要的,二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百年老店的傳承,本質上是人文的傳承,真正可持續的是人的技能。長期經營的銀行都有自己的技術訣竅(KNOW-HOW),這些技術訣竅的傳承,實際上是銀行競爭實力的傳承。
百年銀行的發展,需要一步步構建基礎,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尤其是管理團隊的建設更為重要,隻有形成可靠的管理團隊的培養機製,銀行才可能長治久安。曆代王朝都很關心接班人的培養問題,事實證明,在封建體製下,很難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後續的帝王很少能夠超越開國皇帝。企業經營同樣需要考慮管理團隊建設問題。改革開放以後,一批民營企業發展很快,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和影響力,但如何培養選拔第二代企業管理者,就變成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因素。大型銀行的體製與民營企業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樣麵臨這個問題,高素質、穩定的管理團隊關係到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決定了銀行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