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總論(1)(3 / 3)

二、企業經濟效益綜合評價方法

對於企業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在確定了評價指標體係後,還要確定評價對比標準、權數問題和綜合評價方法。

(一)評價基準

評價基準主要是對評價指標確定對比的基本標準,常用的評價基準有四種。

1.動態基準,是以本企業某一時期評價指標的實際值作為對比基數,用本期的實際值與之比較,用以反映企業經營變化。

2.行業基準,是以同行業評價指標的平均水平(或先進水平)作為對比基數,用本企業的實際值與之比較,用以反映本企業在同行業中所處的地位與差距。

3.國家基準,是以全國評價指標的平均水平(或最優水平)作為對比基準,用本企業的實際值與之比較,用以反映本企業在全國所處的地位和差距。

4.國際基準,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較,用以反映本企業的差距。

(二)權數的確定

評價指標的權數,是指權衡各項評價指標在評價體係中的作用和重要程度的數值。賦予每個指標不同的權數,用以體現它們對企業總體經濟效益的形成所起的不同作用。

1.專家經驗評定法。企業邀請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專家,采取開討論會的形式,在深入分析企業經營活動的基礎上,共同研究確定各項評價指標的權數。

2.德爾菲法,也叫專家谘詢法。這是依靠專家確定權數的另一種方法。它與專家經驗評定法的不同之處在於,這種方法采取函詢調查,由專家對所函詢的問題獨立判斷,然後將他們的意見綜合、整理歸納;匿名反饋給各個專家,再次征求意見;然後再加以綜合、整理、反饋。循環往複多次,最後得到比較一致的權數。

3.層次分析法。它是係統工程中對非定量事件做定量分析的一種簡便方法,也是人們對主觀判斷做出客觀描述的一種有效方法。層次分析法,首先把一個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幹層次形成一個多層次分析結構模型,通過兩兩比較的方法,確定層次中諸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然後綜合人們的判斷以決定其權數。

(三)綜合評價的方法

1.打分法

基本步驟:

(1)將各項指標的實際值與基準值(或標準值)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凡是實際值好於基準值的計100分,凡是實際值與基準值持平的計50分,凡是實際值劣於基準值的計0分。

(2)計算各類指標的平均得分。

某類指標平均得分=∑(指標得分×該指標在類中的權數)/100

(3)計算企業在本期的總得分。

企業總得分=∑(某類指標平均得分×該類權數)/100

(4)將企業的總得分,按得分多少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借以確定企業名次。

(5)將企業各個時期得分,繪製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得分變化圖,縱坐標是得分值,橫坐標為時期,圖中劃一與橫坐標平行的50分線,將各類指標得分與企業總得分分別用不同顏色的曲線畫入圖中。

用圖來觀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一方麵注意各條曲線的走向,用以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向好的方向變化,還是越來越差;另一方麵要注意與50分線的距離。50分線是本期實際值與基準值持平的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凡是各條曲線的坐標點在50分線以上,說明本期的實際值優於基準值,距離越大,優的程度越高;凡是各條曲線的坐標點在50分線以下,說明本期的實際值劣於基準值,距離越大,說明越劣於基準值。

2.功效係法

功效係法是係統工程和運籌學的多目標規劃中使用的一種方法。基本步驟:

(1)確定每項指標的滿意值與不滿意值(不允許值),即最優企業水平和最差企業水平;

(2)將每項指標的滿意值(上限)與不滿意值(下限)的差額作分母,該項指標的實際值與不滿意值的差額作分子,並將每項指標的功效係數轉為相應的得分數作為該項指標的評價值,某項指標功效係數得分數=Xi-Xi(s)/Xi(h)-Xi(s)×40+60

(3)將各項指標的功效係數得分數,用該指標權數進行加權平均,求得各類指標的功效係數綜合得分數和企業總評價指標的功效係數總得分數。

(4)按照各個企業總評價指標的功效係數總得分數,從大到小依次排隊,確定各個企業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