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承儲企業不得以低價購進高價入賬、高價售出低價入賬、以舊糧頂替新糧、虛增入庫成本等手段套取差價,騙取中央儲備糧貸款和貸款利息、管理費用等財政補貼。
第二十七條-承儲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中央儲備糧的防火、防盜、防洪等安全管理製度,並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本行政區域內的承儲企業做好中央儲備糧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條-承儲企業應當對中央儲備糧的儲存管理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中央儲備糧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等方麵的問題,應當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承儲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及時報告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或者其分支機構。
第二十九條-承儲企業應當在輪換計劃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中央儲備糧的輪換。
中央儲備糧的輪換應當遵循有利於保證中央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保持糧食市場穩定,防止造成市場糧價劇烈波動,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則。
中央儲備糧輪換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並征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意見製定。
第三十條-中央儲備糧的收購、銷售、輪換原則上應當通過規範的糧食批發市場公開進行,也可以通過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第三十一條-承儲企業不得以中央儲備糧對外進行擔保或者對外清償債務。
承儲企業依法被撤銷、解散或者破產的,其儲存的中央儲備糧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負責調出另儲。
第三十二條-中央儲備糧的管理費用補貼實行定額包幹,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撥付給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通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補貼專戶,及時、足額撥付到承儲企業。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在中央儲備糧管理費用補貼包幹總額內,可以根據不同儲存條件和實際費用水平,適當調整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承儲企業的管理費用補貼標準;但同一地區、同一品種、儲存條件基本相同的承儲企業的管理費用補貼標準原則上應當一致。
中央儲備糧的貸款利息實行據實補貼,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撥付。
第三十三條-中央儲備糧貸款實行貸款與糧食庫存值增減掛鉤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承儲企業應當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開立基本賬戶,並接受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監管。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應當創造條件,逐步實行中央儲備糧貸款統借統還。
第三十四條-中央儲備糧的入庫成本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負責核定。中央儲備糧的入庫成本一經核定,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和承儲企業必須遵照執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中央儲備糧入庫成本。
第三十五條-國家建立中央儲備糧損失、損耗處理製度,及時處理所發生的損失、損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並征求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意見製定。
第三十六條-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應當定期統計、分析中央儲備糧的儲存管理情況,並將統計、分析情況報送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第四章]中央儲備糧的動用
第三十七條-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完善中央儲備糧的動用預警機製,加強對需要動用中央儲備糧情況的監測,適時提出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建議。
第三十八條-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動用中央儲備糧:
(一)全國或者部分地區糧食明顯供不應求或者市場價格異常波動;
(二)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需要動用中央儲備糧;
(三)國務院認為需要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動用中央儲備糧,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提出動用方案,報國務院批準。動用方案應當包括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品種、數量、質量、價格、使用安排、運輸保障等內容。
第四十條-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務院批準的中央儲備糧動用方案下達動用命令,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具體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