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木有神靈的思考從何而來?(5)(2 / 3)

7.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快餐筷?

在食事的時候,筷子直接接觸唇齒舌。所以,筷子的味道、形狀、硬度等,很微妙地影響著料理。也就是說,筷子的好壞與優劣左右著料理的味道。對料理考究的話,也必須對筷子考究才行,這是日本食事的精神。而日本人快餐筷的率先使用(明治十年)和流行,正是這一精神原因。

這裏的一個問題是:日本人為什麼會喜歡上快餐筷呢?

這與日本人自古形成的汙穢與清淨思想有關。在食用之前,自己將快餐筷割裂,表明在這之前誰也沒有使用過。他人還沒有碰過的無垢素材,日本人最為喜歡。伊勢神宮每20年建造一次,其原因很多,其中有一點就是經過了20年的建築材,給人一種汙穢的心理感覺,有一種厭棄的心象。用無垢的素材再建造一次,以保持清淨的心性。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箸起源於“忌串”。所謂“忌串”就是人手直接觸摸神饌是忌諱的,所以必須要用“串”這個道具,間接地觸摸才行。問題是如果說忌串是潔淨的話,隻是說在觸摸神饌之前忌串是潔淨的,觸摸之後就變得不潔不淨。於是,使用過的忌串就必須扔掉換新的。

日本人喜歡看的《假名手本忠臣藏》裏,有一個場景描寫很有意思。

一個晚上,九太夫與由良助在茶室喝酒。九太夫給由良助斟酒,並用筷子夾起醋拌章魚給由良助。由良助很自然地用手掌接下章魚,放入嘴中一口吞下。由良助為什麼要用手掌而不用碗碟來接食呢?這裏表現了日本人對筷子所具有的淨與不淨的觀念。原來,在由良助看來,九太夫手持的筷子可以說就是忌串。夾醋拌章魚的忌串,這個忌串因為是九太夫的手碰過了,所以變得不潔不淨了。而對方直接用手掌接章魚,這個手掌的主人由良助倒是潔淨的,因為他的手沒有別人碰過,這裏生出了淨與不淨的觀念,不知道忌串等的手掌是幹淨的,但是知道了以後就變得不幹淨了。

日本人喜歡快餐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使用完就扔掉,有一種非日常的氣氛。讓人們聯想到“晴日”的食事。在日本,晴日的筷子是白木箸。現在的正月和婚禮喪事,日本人還在使用中間粗兩端細的白木箸。材木為柳,具有驅邪和潔淨的靈效。據研究,柳木中含有阿司匹林成分,這或許就是柳木具有靈性的出處。晴日的白木箸,使用後原則上就要扔掉。這是快餐筷使用後扔掉的原型。興隆茶道的千利休,自己取吉野赤杉,自製中平兩細的筷子,供茶會上的懷石料理使用。無論是形狀還是手感,就像工藝品似的,但在使用後也立即扔掉。杉木與檜木等針葉樹材作成快餐筷,木紋美而木香濃。與日本人心性很吻合。用手指扳開筷子有一種“粹”的感覺,用一回扔掉一回有一種美的感覺。

(十四) 從德富蘆花到國木田獨步

談論日本的木文化,如果不談論德富蘆花和國木田獨步對木文化的領悟和描述,那就會有一種缺失。

德富蘆花在《麵對自然的五分鍾》裏,有一段是寫東京近郊雜木林的,寫得非常有層次感。

他寫秋天的雜木林:木葉盡脫,寒林千萬枝,簇簇刺寒空。好景致。日落煙滿地,空中的林捎變成了淡紫色,月大如盤,尤為好景致。

他寫春天的雜木林:淡褐、淡綠、淡紅、淡紫、嫩黃等柔和之色消盡了,樹木長出了新芽。正是櫻花獨自狂傲爭春的時節。

他寫月下的雜木林:有月好,無月亦好。風清露冷之夜,就在這林子邊上走一走吧。聽一聽鬆蟲,鈴蟲,紡織娘等的鳴叫。百蟲唧唧,如秋雨灑遍大地。要是親手編織一隻收養秋蟲的籠子,倒也有趣得很。

他寫梅樹真是寫絕了:古寺,梅樹三二株。有月,景色愈佳。

此時,夕陽落於函嶺,一鴉掠空,群山蒼蒼,暮色冥冥。寺內無人,唯有梅花立於黃昏之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鍾樓上,夕月一彎,淡若清楚。

隻活了36年的國木田獨步的《武藏野》,更是名篇中的名篇。節錄如下:

森林就是武藏野的特色。講到樹木,這裏主要是楢類,這種樹木在冬天葉子就全部脫落,一到春天,又發出青翠欲滴的嫩芽來。這種變化,在秩父嶺以東十幾裏的範圍內,完全是一樣的。通過春、夏、秋、冬,每逢霞、雨、月、日、霧、秋雨、白雪,時而綠陰,時而紅葉,呈現著各種各樣的景色,其變幻之妙,實非住在東北或西部地方的人們所能理解。原來,日本人對楢這一類落葉林木的美,過去似乎是不太懂得的,在日本的文學以及美術中,也沒有見過像“楢林深處聽秋雨”這一類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