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美人——往昔祗園藝妓們的花容月貌——清幽小庵——縐綢——雪白肌膚——香綾淚——脂粉——裙邊——紫色——灰紫色——茶室——孤寂——茶釜之音——炭香——熏香——株山茶花。
這是穀崎潤一郎為京都藝妓設計的意象學。
京都特有的凜冽寒冬,並不好過。紛紛飄落的飛雪,冬日夜晚的寒氣,愈發沁人骨髓。雪粒敲打著葛藤鋪茸的蘆庵屋頂,劈啪作響。
(三) 肌膚與發結最敏感
這裏,問題的費解之處在於:
僅僅是因為生了一張漂亮的臉、長了一付窈窕身材,或者說,僅僅是因為青春女子的青春魅力,日本的舞妓、藝妓才得以積300年之傳統而成為一種文化嗎?才得以能吸引一批批腰纏萬貫的大亨、一幫幫精神世界的富有者和顯赫一時的政界風雲人物嗎?
顯然又不是。因為如果是這樣,舞妓、藝妓又和青樓女子、娼婦有何區別呢?因為如果是這樣,難道日本人心目中的藝妓文化就是青樓文化?這又與曆史不符、與事實不符。那究竟什麼才是藝妓的精神意象呢?究竟什麼才是藝妓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呢?
從程序上,培養一名舞妓並非輕而易舉。在京都每年春天各部開始選考招收15歲左右的美貌女子,經過5年的嚴格訓練,才能正式出台獻藝成為舞妓,此前為舞妓候補。一般經過10年的舞妓生涯,技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便可升為藝妓。由於現代女子普遍習慣了洋式的生活起居,因此,和風、和式、從穿衣跪坐到站立行走的學習訓練對她們來說更是不可缺少的科目,此外,她們還得修習琴棋書畫歌舞及茶道等。
舞妓從頭飾到著裝都非常講究。比如發型就有嚴格的格式。舞妓的發型不用象藝妓那樣夾入假發,全靠自身的一頭長發梳理而成。
頭上所插的發簪也因月份而變化。一月為鬆竹梅形,二月為梅花,三月為菜花,四月為櫻花,五月為紫藤,六月為柳條,七月為團扇,八月為芒草,九月為橘瓣,十月為菊花,十一月為紅葉,十二月為辭舊迎新的吉物薈萃。而在正月期間舞妓們一般插稻穗狀的發飾,舞妓戴右,藝妓戴左,祈願新年五穀豐登。舞妓著正裝時腰帶的結發與藝妓不同,不是弄成方塊小包背在腰背上,而是將腰帶垂在背後,直至小腿肚,給人一種飄逸感,尤其當她們翩翩起舞時。這在日語中叫“だらり帯”,即兩端長垂的腰帶。
在到茶屋接客之前,藝妓會在自己的麵部和後脖塗抹一層厚厚的白粉,以完全蓋住原來的膚色。為什麼要塗上雪白以示美麗呢?原來在過去,日本女性最為在意的是自己的肌膚和頭發,在用語中也留下了很多與肌膚有關的語言,如“肌が合わない”(合不來)、“肌が合う”(合得來)等。“商人肌”、“學者肌”、“文人肌”等“氣質”用語也用肌膚也表示。所以對日本女性來說,肌膚的潤滑光豔是第一位的。而要做到潤滑光豔最為重要的就是保持肌膚的白。白就是美。所以自古以來日本人就看中白。奈良時代的女性就開始塗白粉。平安時代的《源氏物語》中,女性美的表現就是“絹白”,又白又有光澤就是“像絹一樣的白”。又光滑又柔軟就是“像米餅一樣的肌膚”。日本有“秋田美女”之說,美在哪裏?美在肌膚白。所以秋田也是日本美容院最多的一個地方。由此,藝妓在化妝時,嘴唇也被塗上厚厚的白色“塗料”,隻在上麵點一個小小的櫻桃紅。就像白雪上的一點血,很是醒目。
藝妓也十分注重發型。她們通常會在頭頂盤成一個很大的發髻。發髻的裏麵襯上一塊綢巾,有時為了定型還襯上紙片,使發髻飽滿高聳,並用發卡綢帶固定。再插上發簪。發髻中間分開處稍稍露出裏麵的綢巾,綢巾的顏色有其特定的含義,可以表示藝妓的等級,新來的舞伎用紅色綢巾,而正式的藝妓用花紋綢巾。
藝妓為什麼注重發型呢?這也是日本人美意識的一大特點。日本人相信毛發中有咒力,人死了肉體腐爛了但毛發仍有生命力。早在奈良朝的貴族女子們,就開始頭頂盤發髻。藥師寺的“吉祥天女像”就是在盤發上插入發簪。這是對當時中國唐風的模仿。到了平安朝,開始時興“垂發”。就像《源氏物語繪卷》中的人物一樣,遮蓋了耳朵,遮蓋了大部臉龐。長發一直披掛於背後。到了室町時代,開始將垂發打結盤在頭頂。而到了江戶時代,結發也因身份和職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藝妓結發的特點是雍容華貴,並插上各彩的發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