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不在墓前哭泣的含義何在?(2)(2 / 3)

1999年,日本最新式的火葬場在神奈川縣橫濱市北部開張。穿過綠色的隧道,就是有火葬爐16座的火葬場。根據入棺死者的體重不同,可自動調節火力。使用都市煤氣作為燃燒源。橫濱合計火葬場有5處。其人口為350萬。按照2002年人口動態的統計,年平均死亡率是0.78%,每天的死亡數為70人。按54座火葬爐計算,橫濱市衛生局的幹部說,這已經很充分了。橫濱北部火葬場還打破以前的禁忌,對外開放,周六周日每次都有近3000人前來參觀。有親子三代,有年輕夫婦,有被宣告餘命三個月的病患。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橫濱北部火葬場也吸取教訓,儲存了2萬立升的輕油。就是怕萬一地震破壞了都市煤氣管道,可迅速替代。至於為什麼不多不少隻儲存2萬升的輕油,這是按照一具遺體火化所要75立升輕油來計算,可火化266具遺體。這個數字,火葬場認為即便發生了死人的災害,也可應對2天。但是,日本環境齋苑協會還是發出警告說,與關西相比,關東人口比的火葬爐極端缺乏。如兵庫縣平均每10萬人的火葬爐是4.6基,大阪府是3.6基,東京是1.3基,神奈川是1.5基。當然火葬也有一個溫室效應的問題。日本一年間有超過100萬人死。一具具遺體的火化,排出的是怎樣的溫室效應?據統計是相當於720萬台空調排出的20萬噸氣體量。

日本火葬的普及率在世界上屬於領先的。戰後不久的1947年就達到了53%。到了1999年上升為99.3%。而同年英國火葬普及率是70.3%,美國隻有25.3%。法國是16%,意大利亞是4.09%。大多數日本人之所以能很快地接受火葬,這裏麵有幾方麵的原因。

一個是受佛教的影響。在佛教世界,所有的死者都火葬。佛教為什麼要火葬?這與佛教的發源地印度炎熱的氣候有很大關係。人死後如不立即處理,遺體就會迅速腐爛。印度人將火葬後的骨灰撒入恒河。傳說釋迦死後不久,也在恒河的河原火葬,並準備將骨灰撒入恒河之際,骨灰突然閃爍起珠玉般的光輝,於是便叫佛舍利的弟子們將骨灰帶回去,在各地建造寺塔。以後就以釋迦火葬為例作為佛教的基本葬法。佛教傳入日本後不久,日本人也接受了焚燒遺體,魂靈的淨化會更向上的思想。同時日本人也相信了如果殘留遺體,反而不能在極樂淨土中得到安樂的說法。火葬也就逐步推廣開了。

一個是日本人魂歸故土的信念。對此民俗學家柳田國男是這樣解釋的:人的遷移頻繁了,離開故鄉在他鄉立足度日的機會多了,這也是明治以後的顯著現象。但死了要埋在家鄉墳墓裏的願望則根深蒂固,遺族需要把骨灰抱回來,這一下子就不得不火葬了。

一個是法律上的束縛。1948年日本製定《墓埋法》。其中第四條規定:埋葬或者燒骨後的埋葬,不能在墓地以外的區域進行。火葬在火葬場以外的設施不能實施。可見在日本,火葬場也好、墓地也好,都必須要有都道府縣知事的認可,隨意處理和埋葬是違法的。當然土地不足和衛生也是火葬普及的另一個理由,因為如果土葬的話,從肉體自然腐敗到白骨化程度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屍體在土中很容易繁殖細菌。韓國原本屬於土葬國家,也是因為土地不足和衛生的原因,火葬才占多數。

(七) 最後歸無的往生諸相

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了千年不遇的大地震和大海嘯。死了20000多人。震後的大問題是遺體如何處理?由於燃料不足和停電等原因,火葬場無法啟動正常程序。好不容易通上電了,燃料(石油等)的供應也有了,但由於各市鎮村的火葬場處理能力的限定,不能及時大量焚燒遺體。因為屍體每天都在增加。

遺體的腐爛問題眼看就要發生了。有的自治體下達了土葬的指示。作為緊急特例,隻要是衛生條件許可的場所,土葬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僅宮城縣石卷市就有1000名遺體被土葬。而土葬的場所就是震前的棒球場和足球場。但是日本人對土葬有強烈的抵製感。這次遺族們也都表達了火葬的訴求。有的自治體迫於遺族們的心情,把埋下的遺體又挖出來火葬。有的自治體幹脆撤回了事前的土葬方案。但也有一部分遺族同意土葬。在土葬之前,日本警方對每一具遺體都進行了認真的屍檢,目的是查明死因並登記在冊。雖然沒有了火化的程序,但是增加了自衛隊的軍人禮儀,表現了對死者的尊重,也算是給遺屬的一種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