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2企業層麵加強防範(2 / 2)

6.2.3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降低政治風險發生後的惡性影響在全麵分析、衡量對外投資可能發生的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後,中國企業應審慎進行投資決策。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應當建立全麵風險管理框架,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企業應當不斷關注收集政治風險相關的信息,及時分析、溝通,尤其是在政治風險高發國家和地區,要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也即很高的政治風險敏感性。政治風險與政治相關,因此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與母國和東道國政府保持良好溝通關係非常重要。一旦遭遇政治風險,中國企業首先可以向母國即中國政府申請保護,盡快通過中國政府與東道國政府的溝通、談判、協調,盡量爭取有利條件和地位,有效控製政治風險,最大程度地減少政治風險造成的損失。同時,政治風險發生後,中國企業還應主動與東道國政府溝通和理性的談判,掌握其核心利益需求,並尋求當地政府及相關利益方的支持和理解,多方借助當地力量,管理或有效規避政治風險。某些時候,如果獲得東道國及其民眾認可,可以避免因社會、文化等引起的政治風險,或將成為跨國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另外,在遭遇政治風險後,中國企業應當積極尋求法律幫助,並保存好相關的文件資料,有些管理協議和合同雖然不能阻止東道國改變法律或政策,但可以在出現爭議時作為依據,通過國際仲裁等方式獲得賠償,以彌補政治風險帶來的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