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構建商業帝國1(3 / 3)

“你上了球場,就沒有退路,隻有獨自承當”,朋友說。

這簡單的工具,不!這更是武器,意味著在整個過程中,個人自身的因素,會顯得那麼重要。

難怪有人說:這18個洞打下來,就可以看透一個人,甚至意喻著一個人生……

這段來自於一次短短的對話與一場高爾夫球賽的靈感,促使他開始醞釀著一個大的計劃。這個計劃所帶動的,或許不隻是一個單一產業,而是一場巨大的、觀念的革命……

一、健康產業:東風已備

健康產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各國均在抓緊製訂和實施“國家健康促進”行動計劃,健康及其相關產業成為重點關注領域與優先發展方向。如:美國正在實施第三個“健康人民2010”規劃;歐盟國家正在實施第二個“歐盟成員國公共健康行動規劃”;日本正在實施第三個“健康日本21”國家促進行動計劃;中國正在製定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國際上有關健康管理的定義雖尚不統一,但基本達成共識;各國健康管理與產業體係正在構建,科研與學科體係構建成為重頭戲;健康管理的服務需求不斷擴大。市場前景無限,服務模式呈現多樣化;信息技術與金融保險逐漸成為開展健康管理的重要支撐;慢病風險控製與社區健康管理服務是各國關注的重點領域;健康與生產力管理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正逐步發展為群體健康管理的主要形式和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據統計,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產業相關股票的市值約占總市值的13%左右。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普遍超過15%,健康產業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例如,美國的健康產業總值約為1.5萬億美元,而中國隻有400億美元。因此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健康產業將會迎來巨大的發展。

而從投資機會和投資熱點方麵來分析,目前有近600億美元的資本在關注中國的醫療健康市場,亟待開拓,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投資市場重要的投資領域。盡管我國醫療健康市場的發育比起美國等發達國家,尚處在一個稚嫩的階段,但已經顯示出極大的增長潛力,在醫改、產業升級與轉移、人口結構變化這三條主線引導下,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將越來越多。其中很多熱點尤為引人注目:

(1)製藥領域;

(2)醫療機構領域;

(3)醫療機械領域;

(4)新藥研發外包領域;

(5)醫藥物流配送領域;

(6)健康管理服務領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經濟富裕的人群,他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激烈、飲食結構改變、環境汙染等,這些變化無不威脅著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亞健康人群已占總人口的70%左右,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定期健康體檢、谘詢心理醫生等,其中很多富人開始接受以體格檢查為開端的健康管理服務。

所謂健康管理就是主動經營健康,是對個人和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麵的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谘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幹預的全過程。

我國衛生部統計:一個人治病的費用,用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方麵,可以使26個人受益。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健康教育、治療、搶救的投資比例為:1:8.5:100。

怎樣才能真正有效地為人類健康服務?這是謝徵江在關注健康產業後一直思考的問題。革命與創造的過程往往來自於靈光乍現。一則關於針灸的新聞(摘錄)引發了他的靈感。

西方國家一直以來對包括針灸在內的中醫療法持懷疑態度。由於中醫隻是代代相傳,其治病原理缺乏深入研究,所以在西方醫學專家的懷疑目光下,一些人甚至提出了“全盤否定中醫”的口號。可是,西方國家的科學家並沒有因此停止對中醫的研究,近日,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通過實驗首次證明,中國古老的針灸術的確可以緩解某些疾病造成的痛苦。

關節疼痛明顯緩解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個科研小組對中國古代的一些治療方法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實驗,而針灸可以緩解病人痛苦的結論就是這其中一項實驗得出的最終結論。與此同時,英國也對中醫針灸術進行了一項規模較小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使用針灸治療還可緩解患有慢性頸椎病病人的痛苦。

美國的科研小組所進行的這項實驗,對象是570名患有骨關節炎的病人。這些病人的年齡都在50歲或50歲以上。病人在參加實驗的前一個月都感覺自己的膝部關節有嚴重疼痛感。這些病人此前從未接受過針灸治療。病人可以自由選擇治療方法:真正的針灸法,“假”針灸法或參加自助課程,學習自我護理的知識。實驗共持續了26周,在此期間,這些參加實驗的病人可以繼續接受正常的醫學治療,包括服用消炎和止痛藥。

這個研究小組在《美國內科年鑒》上發表的報告中寫道,在實驗進行到第8周時,那些接受了真正針灸治療的病人比起接受假針灸和自我護理的病人,他們的患病關節的活動能力明顯增強,而到第14周時患病關節的疼痛感也明顯緩解。接受真正針灸的病人患病部位的疼痛感減少了大約40%,關節的活動能力則增強了近40%。

針灸療法的科學解釋

針灸是中醫特有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將細針刺入人的體內時必須保證落針的穴位要絕對準確。中醫的針灸術是基於一種“精氣說”,精氣在人體的一些固定經絡間循環,一旦某處的經脈由於阻塞而無法使精氣通行就會引發疾病。中醫認為,在一些部位刺入藥針可以打通經絡。

而按西方科學觀,現在還沒有找到經絡存在的證據。這種經絡也就是中醫中所講的12脈,其中有6脈在手腕部,通過把脈醫生就可以為病人作出診斷。針灸所用的藥針共有9種,每種都有不同的功能。落針的角度和速度以及是否需要搓撚、抽出或將藥針留在需要診治的部位上都要視病人患的是何種疾病而定,即“對症下針”。

目前還沒有針灸可以治愈疾病的有力證據,但有證據表明針灸可以緩解痛苦。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通過藥針來阻止神經刺激的傳輸。另一個針灸能緩解病痛的原因就是針灸的心理安慰作用,這和醫生給病人開的安慰劑是同樣道理。病人在接受治療時往往有一種感覺病痛減輕的傾向。不管治療是否有效,病人的這種心理作用會使他們的疼痛感得到某種程度的緩解。

隻能作為輔助治療

當然,針灸也有它自身難以克服的一些缺點。其治療效果隻是能減輕病痛而不是徹底治愈疾病;還有,由於針灸操作較難,能用針灸法來為病人治療的醫生人數非常有限,醫生要想使用針灸為病人治療必須要先接受培訓,這就大大限製了針灸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