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整合健康產業1(3 / 3)

健康是對單位的責任。工作分工不同,崗位責任不同,但不論在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離開誰都會給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誰也不願意得病,誰也不願給同事添麻煩。但一個同誌病倒之後,客觀上必須由其他同誌承擔本應由他承擔的工作,對單位的整體工作布局也難免會有影響。

健康是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強大的國家需要強健的國民,強健的國民有賴於每個公民的自覺努力。隻有競技體育輝煌不算強健,唯有全民參與體育鍛煉,全民體質顯著增強,每個國民都朝氣蓬勃、身體良好、昂揚向上才是強健。

中國正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之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每個公民必須從健康自己做起,真正把健康當成一件事,當成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去認識、去實踐、去享受其中無盡的樂趣。

一、身體健康從養生保健做起

1.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

我國的傳統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曆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全麵地總結了先秦時期的養生經驗,明確地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為我國傳統預防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數千年來,曆代的中醫藥學家和養生學家不斷地積累和總結流傳於民間的養生保健經驗,並著有大量的養生學專著,促進了我國傳統養生學的發展。

古法以“固本養元,補氣強精”為基礎,全麵調整人體生理機能的活力,使機體內部協調平衡,促進細胞組織的新陳代謝和細胞源生命活力的提高。有效消除血液循環障礙,滌清血管膽固醇積澱,提高血液循環的活力。

2.國外的養生保健理念

不僅中國人重視養生,外國人同樣也重視養生。德國一位醫學專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最近告誡中老年人:想健康長壽,務必動用“保、活、轉、參、睡、調、聽”這七個字。

“保”即保持大腦的活力。用進廢退,故中老年人要多用腦,如堅持讀報看書,繪畫下棋,培養各方麵的興趣愛好。研究表明,一個經常用腦的65歲老人,其腦力並不比不愛動腦的35歲的青年人差。

“活”是指活動手指。俗話說心靈手巧,經常活動手指,做兩手交替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兩半球,有健腦益智、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

“轉”即轉換不同性質的運動。在較長時間的單調工作或讀書、寫作後,應及時轉換另外不同性質的活動,使大腦神經鬆弛而不過分疲勞,使腦力保持最佳狀態。散步、做體操等是較好的轉換活動方式。

“參”即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活動,結交年輕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脫離孤僻的生活環境。積極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促進疲勞消除,體質增強,身體更健康。

“睡”即睡好覺,保證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學會有規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一天有8小時(老年人10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調”是調節飲食,做到粗細混雜,葷素搭配,兼收並蓄,多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少吃動物脂肪和含糖類食物。

“聽”即聽優美動聽的歌曲。優美的旋律可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使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歡樂感覺。

二、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

1.適應自然規律

“人與天地相應。”(中醫名著《靈樞邪客》)

人的生命活動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進行的,人體自身具有與自然變化規律基本上相適應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規律,主動地采取各種養生措施適應其變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例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即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種“順時攝養”的原則,就是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進行養生,從而使人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變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

2.重視精神調養

(1)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不良刺激,主要包含兩方麵的內容:其一,要盡量地避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人體的影響。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等,有利於精神的調養。所以,要積極創建這種環境和氛圍,盡量避免來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因素等方麵的不良刺激。其二,要積極地治療軀體性疾患,防止其內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軀體疾患既可給患者造成痛苦等不良刺激,重病或久病也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負擔,其內源性刺激還可產生異常的情誌變化,加重病情,影響康複。

(2)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

過激、過久的情誌刺激,隻有在超越人的心理調節範圍時才能成為致病因素。人的心理調節能力,首先與人的“誌意和”密切相關。具體言之,“誌意和”與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曆、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從而表現出對情誌致病的耐受性、敏感性、易發生性等方麵的個體差異,因而要求人們能通過養生活動實現自我心理調攝,通過經驗認識及思想活動過程來轉移情緒情感反應,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3.注意形體鍛煉

形體的鍛煉,不僅可以促進氣血的流暢,使人體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髒腑功能健旺,增強體質,還能以“動”濟“靜”。調節人的精神情誌活動,促進入的身心健康。因而,運動養生是養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對於形體的鍛煉,一般要求運動量要適度,做到“形勞而不倦”。並且要求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方能收到“動形以養生”的功效。

4.謹和五昧

“食能排邪而安髒腑,悅情爽誌以資氣血”(醫學名著《備急千金要方》)。食養,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則:

(1)辯飲食之宜忌

中醫名著《金匱要略》曾經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說明已認識到了飲食與人體健康之間存在著宜與忌、利與害的辯證關係。因而,辯飲食之宜忌是食養的原則之一。一般說來,體質偏熱者,進食宜涼而忌溫;體質偏寒者,進食宜溫而忌涼;平體之人,宜進平衡飲食而忌偏。

(2)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而機體對於營養物質的需求是多方麵的。含有多種豐富營養的食物可以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可以推遲衰老的發生,可以減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種疾病,因而,要求食養中膳食的調配要盡可能的全麵、合理、互補,即平衡膳食的原則。

5.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於養生學中的一條重要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其一是“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中醫名著《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其二是要注意“避其毒氣”,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實施藥物預防等。

第三節

撬動“紫海”格局

正當“藍海戰略”的思維鼓動著中國企業利用高端技術向前發展時,業內人士對於企業的發展戰略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紫海戰略”。“藍海戰略”是得到高端技術,滿足消費者現存的差異化需求,而“紫海戰略”則是以挖掘並滿足消費者尚未被外化的潛在需求為目標,使顧客在每次消費過程中獲得身心交融的體驗,第一時間將技術與消費者的隱性需求相結合,製造出品質高檔、市場廣闊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消費者忠誠。紫海戰略既利用了高端技術,又以差異化的高端策略避開了紅海的低級競爭狀態,藍色與紅色重疊正好是紫色,“紫海戰略”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