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得以在美國最終上市,往往是一個有效的上市顧問團隊成功運作的結果。
公司須組成一個包括投資銀行、法律顧問、會計師在內的上市顧問團隊。
投資銀行將牽頭領導整個交易和承銷的過程。在考慮投資銀行的人選時,公司應充分了解投資銀行是否具有曾經協助過該行業的其他公司上市的經驗以及銷售能力。
法律顧問必須具有美國的執業資格,同樣,公司應考慮其是否有證券業務方麵的豐富經驗。
會計師事務所應將根據美國一般會計準則獨立審查公司的財務狀況。會計師事務所也應對中國的會計準則有全麵的了解,以便調節若幹數據以符合美國會計準則的報表要求。
2.盡職調查
公司將在上市顧問團隊的協助下進行公司的管理運營、財務和法務方麵的全方位、深入的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將為公司起草注冊說明書、招股書、路演促銷等奠定基礎。為了更好地把握和了解發行公司的經營業務狀況,以便於起草精確和有吸引力的招股書,主承銷商、主承銷商的法律顧問以及發行公司的法律顧問將對發行公司的財產和有關合同協議做廣泛的審查,包括所有的貸款協議、重要的合同以及政府的許可。
承銷協議書將約定由公司的法律顧問出具有關公司的合法成立及運營、發行證券的有效性、其他法律事件的法律意見。此外,承銷協議還將要求公司法律顧問出具關於注冊說明書是否充分披露的意見。最後,發行公司還要被要求提供一封“告慰信”,即由其獨立的注冊會計師確認注冊說明書中的各種財務數據。
3.注冊和審批
美國證券法要求,證券在公開發行之前必須向美國證監會注冊登記,並且向大眾投資人提供一份詳盡的招股書。注冊審批是上市的核心階段。法律顧問的能力和經驗在此階段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注冊說明書應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招股書,第二部分包括補充信息、簽字和附件。
招股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必須符合美國證監會的要求,以及必須真實地披露相關表格要求的信息。通常,對境外公司的披露要求與美國本土公司是一致的,包括公司過去的業務、風險因素、財務狀況、管理層的薪酬和持股、主要股東、關聯交易、資金用途和財務審計報告等。此外,招股書也是促銷手冊,招股書必須描述發行公司的“亮點”,以吸引投資人。
承銷商及其法律顧問將對初稿進行認真的審查,並作出評論。當注冊說明書準備好後,將遞送到美國證監會。在注冊說明書遞交證監會後、該文件尚未被宣告有效之前,包含在說明書中的初步招股書將由投資銀行送給潛在投資人傳閱。在此期間,可以書麵招股,但是不能承諾出售股份。在此期間,承銷銀行將安排路演。
美國證監會在30天內審查注冊說明書。審查完畢後,證監會向公司發出一封信,要求提供補充信息或更詳盡的披露,主要涉及披露和會計問題。公司即按照該意見進行修改並將修改意見遞交證監會。證監會再次進行審查。
美國證監會審查批準注冊說明書的最後一稿後,將宣布注冊說明書生效。對第一次的注冊人來說,從第一次遞送到宣布生效,需花4到8個星期的時間。
二、KMT選擇納斯達克上市的優勢
如納斯達克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一力所說,很多人認為納斯達克是高科技公司聚集的地方,這是明顯的誤區,納斯達克最早是做礦產的,但礦資源沒有做起來,IT做起來了,做起來以後很多大的科技類公司都在那裏上市,所以大家認為納斯達克隻是IT的公司上市,那也是三四十年前這樣說的,到現在遠遠不隻是這樣。目前納斯達克將近3700多家全球公司,IT有關的公司隻占24.5%的份額,其他全是非IT的,就是所謂傳統行業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有很多知名的大型傳統的公司群體。所以納斯達克目前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超級資本市場,已經是行業多元化,公司形態多元化,什麼樣的都有,納斯達克在金融、能源、消費品、醫療保健、生物等是非常強勢的。全球如果沒有納斯達克的話,可能有兩個產業今天也不會發展到如今的階段,一個是新能源,另一個是生物科技。可以說是納斯達克起到了一個決定性作用,這都是非常新的行業,納斯達克在新傳統行業裏是非常強勢的。
由此可見,KMT作為一家致力於在醫療保健和能源領域長足發展的企業,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無疑是非常明智之舉。
三、國內中小企業為什麼要選擇海外上市
第一,國內資本市場結構單一,目前的主板市場更青睞大型企業,符合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資本市場遲遲沒有開放。中小企業規模小,在國內上市又達不到上市的規模,因此市場層次較多的海外資本市場吸引著許多急需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
第二,由於中國的證券市場相對封閉、政策導向性大、投資主體的專業知識相對不夠完善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市場的波動。
第三,對上市周期的考慮。在國內企業上市要經過一年的輔導期,再報材料、上發布會,然後排隊幾個月等候發行上市。而在海外上市不需要經過輔導期,企業隻要符合當地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標準,一般6個月到一年即可上市。
第四,海外市場在再融資方麵存在優勢,主要表現為再融資門檻低,程序便利。海外市場再融資的高效率,極大地滿足了中小企業特別是優質中小企業在融資時效性方麵的需求。而在內地市場,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條件、周期及審核程序,基本等同於首發。
第五,從公司未來發展考慮。企業在海外上市,必須按照國際市場的要求規範自己的經營管理,可以提高企業各方麵的素質,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真正與國際接軌難得的機會。此外,在海外上市有利於提高企業的信譽和知名度,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出現和上市公告對企業來說是很好的宣傳,對於民營企業和以出日為主的企業尤顯突出。
第三節
股權締造陽光基業
中國有句俗話,“無商不富”。這話說得有道理,隻是傳統的“商”,最多隻能帶來小富。比如,搞異地貿易,從價格低的地方買貨,運到價格高的地方去賣。賣東西、賣服務的傳統商人,比一般工薪階層賺的錢多,但隻能成小富,成不了億萬富翁。
現在,“無商不富”應該改成“無股權不富”,至少是無股權難以“大富”。差別在哪裏呢?傳統商業的特點,都是賣產品、賣服務,賺當前的錢,得一天天去賺、去累積。但人的生命有限,每天的買賣賺得再多,一輩子也就這麼多天,而且還有生病、節假日等。
但是,有了股權交易市場後,比如股票市場,財富增長的空間就徹底被改變了。如果一個公司成功了,職業化的管理也到位,這個公司就具有經營下去的前景,擁有這個公司的股權,等於擁有了這種未來無限多年收入流的權利。當你賣掉這種股權時,等於在賣出未來無限多年的利潤流,這就是為什麼靠股權賺錢,遠比靠傳統商業賺錢來得快的原因。
這也正是為什麼比爾·蓋茨、李彥宏、施正榮二十幾、三十幾歲能成為億萬富翁的原因。不過,自己創辦職業化管理的公司,培植公司無限多年生存下去的能力,從而使股權具有極高價值,並不是實現“股權致富”的唯一方式,辦投資基金公司、做股票投資者也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