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的職責很簡單,它使每天的生活舒適、充滿陽光。由於友善所表現出來的言行、為人處世的方式,有許多格言描寫友善的人,他們被認為是知書達禮的人,有風度的人,考慮問題周全的人,樂於助人的人。
友善為美德之首
華茲華斯說過:紳士最完美的生活是小小的、不留名的、無足掛齒的行為,這出自於友善和愛。在這首詩中,這位偉大的詩人把毫不起眼的“友善”放在美德的首位,這些美德是一位紳士所必備的,這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友善同樣也產生於人的胸懷。我認識一個孩子,還不會說話,卻能拖一把椅子讓來訪者坐下,可見,即使是沒受過教育的人都有友善的衝動。
友善帶給別人快樂的生活
友善的法則是極其普通的。粗略一看,人們也許認為憐憫、仁慈、同情已涵蓋了人類心靈的所有領域,友善在這裏是一個閑職。但是人的本性中有一個有趣的法則,叫做慣性,這個名稱最恰當不過了。它甚至使仁慈、憐憫、同情都不願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友善卻不同。友善的職責很簡單,它使每天的生活舒適、充滿陽光。我們照料的寵物,與我們為伴的小狗,我們喂養的馬,令人鼓舞的友好話語,愉快親切的握手,或者是與窮親富戚、鄰居的友好交往,這些都在友善看管的職責範圍之內。由於友善所表現出來的言行、為人處世的方式,有許多格言描寫友善的人,他們被認為是知書達禮的人,有風度的人,考慮問題周全的人,樂於助人的人。
知禮節的友善
英國人認為,我們的言行舉止如何無關緊要,隻要我們的心好就可以了。由於不知禮節,有些人失去了風度翩翩的機會。他們采取一種隨意的方式來表達友善,這種方式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因而顯得不友善。這使英國人失去了優雅的姿態。在德國或丹麥的小鎮裏,你會看到聽差的男孩優雅自如地舉起帽子向別人示意;學生之間,或搬運工與洗衣女之間,都有這種禮節。但我們全國上下卻沒有這種禮節了。
簡單性
簡單性是友善的一種特殊品質。當人們的思想關注於友善的人或生物時,他們很友善;當沒有令人難受的目光時,人們表現友善。友善被許多人稱道讚揚,將之比做拖鞋、腳凳、花等等。有些人甚至主張與孩子一起數算他們一天之內的友善言行,這樣做,可以使他們養成友善的性情。但這會毀了孩子們。友善言行的本質是默默地做,不求被人記住。因而,在眾人麵前,我們從不提及我們友善的言行。我們並不每日自我總結:“我為某某先生做了這個、那個,瞧瞧他現在怎麼對我!”如果接受了別人的友善,我們可以把這種友善傳遞給別人,友善待人。我們給別人友善,並期望從別人那裏得到更好的回報,這是不好的想法。如果我們想得到回報,卻不承認有這種想法,就更可恥了。隻要我們存一顆單純的心,友善待人,就不會陷入敵人的羅網。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行善,“右手所做的事不要讓左手知道”,每一個人都想友善。
友善的解釋
但最偉大、最甜美的善也許是我們最少想起的善,我稱之為友善的解釋。理解別人的言行有兩種方式:友善的和不友善的理解。人類本性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兩種方法都可能是正確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對別人思想的闡釋。如果我們認為某個人的想法很善良,他不好的言行源自於處世不老練,而不是因為他沒有一顆善良的心,這個觀點是對的,我們會公正地對待這個人。但如果這個觀點錯了,我們友善的解釋會產生兩種後果:其一,我們會迅速得出這些人不善良的結論;其二,我們給他的讚許,使他洋洋得意。在所有產生不快樂的根源中,也許極少數的不快樂根源於這個世界,而大部分則源自於習慣。由於人們有惡言惡語的習慣,甚至品德高尚的人也會用不友善的方式解釋這些惡言惡語。習慣有另外一個負麵的作用,尤其是年輕人深受同伴的影響,他們認為如果做了一些他們理所應當做的事,某某人就會嘲笑他們,因此他們不聽從善良的心告訴他們應做的事。質樸的善良的友善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些事,他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惡毒地解釋別人的做法、想法。“善待他人”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所有世上的快樂都不及友善所帶來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