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本性是產生、給予,總是以個人的痛苦、犧牲為代價。我們不想失去慷慨的品性,這是一個好的本性,但他還不及友善,除非他真正為人考慮。

慷慨的衝動是世上的平常事

粗略一看,似乎慷慨不在我們的胸懷中,它僅由高貴的心靈管理,這是不對的。當馬費京(南非中北部的一個小城鎮)大捷傳來後,整個英格蘭都為之狂喜,每個人都忘記了個人的私事、計劃、憂慮,甚至饑餓、寒冷、身體的需要,因為每個人都被一種稱為“慷慨的衝動”的東西所激勵,與公眾同歡喜、共憂傷。這種衝動使他們暫時將個人生命置之度外。我曾聽過一位偉大詩人慷慨激昂的演講,數千名聽眾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當我隨聽眾散去時,不時聽到一兩句評論,這是件有趣的事。一個人用沙啞的聲音說:“為什麼那個人能為我們做任何事,引導我們踏上他所奉行的征途!”他是對的。曆史上的重大事件改變了世界,如十字軍東征,美國的廢奴戰爭。一個思想能引起巨大的衝動,是世上平常事。慷慨的本性是產生、給予,總是以個人的痛苦、犧牲為代價。我們不想失去慷慨的品性,這是一個好的本性,但他還不及友善,除非他真正為人考慮。

巨大的信任

慷慨的最高形式是熱忱,我們以後會談到。慷慨之於心靈就像高尚之於智慧。一個慷慨的人對生命、對與別人的關係有積極的想法,他不會尖刻地指責一個階級、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或一種信念。對管子工、泥水匠、燭台匠的小陰謀伎倆,他嗤之以鼻。他瞧不起以騙為生的人。總之,他擁有這個世界上的智慧,他一生都在正直、公正的路上行走。如果他僅有六個便士,他會以大方、誠信的方式花出去。在待人接物上,慷慨是充分的信任,而不是給予許多禮物,不是隨心所欲地花錢。這便是具有慷慨品質的人的行為。慷慨要付出代價,但也有收獲。慷慨的人與他的鄰居、朋友共事時,辛勤勞作,不發怨言。他不從思想、言語、工作中算計他應得之份。他不裁斷別人的行為舉止。大多數人會回報這種信任。對每一件事寬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沒有自尊心的人會迎合別人。一個慷慨的人會廣交好友,他能愉悅不同的心靈,滿足他們不同的需要。他的關注點廣泛,他對世界的解釋富有人文主義色彩。無論他的興趣何在,他都會閃光。慷慨需要付出代價,因為他總是付出,無論是心靈上或錢財上的。但他也有收獲,因為“給予,你就會被給予”。慷慨也是一種恩典,因為慷慨的人免去了許多小煩惱和焦慮,他在廣大的心靈空間中平靜地漫遊。有許多大事需要考慮,慷慨的人沒有時間、精力為小事煩惱,他考慮的是大事,因為他關注人類所關注的。他所關注的是他那顆溫暖、熱情的心所關注的。他甚至關注到了被人遺忘的赤道和極地的範圍。他對其他國家的愛,不影響他對自己國家的熱愛,就像他愛自己的孩子同時又能愛鄰舍的孩子。

錯誤的觀點

我已提到什麼樣的人是慷慨之人。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慷慨的義行,隨時準備付出。但一些錯誤的觀點和小的行為會讓人走入死胡同。快樂的言詞能讓他找到出路。如果整個社會都變得慷慨起來,我們會為此警覺,並擔心我們是否瘋了,實際上這是我們突然自由自在地進入了一種更廣闊的生活,這需要我們對習以為常的生活加以調節。“讓每個人隻管好自己”是一個錯誤的概念。有些人認為自己有權這樣做,並且隻顧自己的事情。這些人不僅與豐富的生活隔絕,而且白白地浪費時間去關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我們每個人理所當然必須關心自己的事情,否則我們就不是社會有用的成員,世上的工作我們都有份,並與其他人一起分擔。問題在於,我們應在適當的時間內(無論我們管理著這段時間,還是受這段時間轄製)考慮自己。當這個時段一過,我們就應把思想從我們身上移開,仍關注自己就成了一種過錯,應把我們的思想投入到更廣大的世界中去。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就能好好地盡生活之職。甚至是終日操勞的母親也能這樣做。我們會成為一個更好、心胸更寬廣的人。這種人越多,越多的工作將被完成。“人人為己,天堂為人人”是使我們生活封閉的另一個謬誤。人不能僅為自己,必須走出自我,否則,就不能進入人類生活的廣闊天地,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智慧的結晶,我們應關注它們。另外一個不可言說的謬誤是“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都不如我好”。這種說法真是狂妄,為什麼我們總認為別人不如我們,別人冒犯我們,難道我們不是這樣嗎?我們被騙來騙去,難道我們不騙人嗎?要信任別人,信任商人、仆人、朋友、鄰居,以及那些掌權者和聽從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