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老父親病了(3 / 3)

朱富貴有點急了:“那也不行,你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又不是天上掉的。”

老父親的脾氣倒是多年未改,容易急躁。朱明月想著換了一種說法:“七七這小子想您了,一個勁跟我說,好久沒看到爺爺和奶奶。”

“嗬嗬,”朱富貴笑得皺紋更深了,“又長高了吧?”

“沒呢,不愛吃飯,老挑食。”

“那可不行,你瞧我多高,你多高,他可不能太矮。”

“就是啊,回頭您見到他,好好說說。”

……

兩父子好久沒有這樣靜靜地坐在一塊聊天了,在朱明月的記憶裏,似乎從上大學離開這個家之後,就再也沒有像今天這樣陪著老父親說過話。母親站在一旁又開始偷偷抹眼淚,又怕老頭子發現,趕緊轉身開了門出去。朱明月也不敢跟老父親聊得太久,畢竟老人身子太過虛弱,十來分鍾後趕緊讓朱富貴休息一下,又讓母親在一旁幫忙看著,自己趕緊去找主治醫生詳細了解了一下病情。

男醫生年齡不大,倒也和藹,一五一十說得很詳盡。

原來老父親剛開始隻是感冒,也沒在意,拖延了一個多月,老是反複,總不見好,後來才到老家縣級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初步診斷肺裏有腫塊,但究竟是不是癌症,良性還是惡性,無法做判斷,建議去大醫院做徹底的檢查。

聽完醫生的一番話,朱明月心裏涼了半截,情況比他想象中的還要糟糕。辭謝完醫生,他又趕緊打電話給朋友聯係轉院的事,但結果很不理想,幾個渠道得到的答複都一樣,沒有病床,需要排隊,時間短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現在看父親的病情,得趕緊治療控製病性,沒辦法再拖下去了。

朱明月這才後悔沒有好好經營自己的關係網,隻會悶著頭幹活。想想在北京混了快十年了,如今找個醫生都這麼費勁,求爺爺告奶奶,還沒有一個結果,這十年算是白白浪費了。自己和張小七都是外地人,在北京一個親戚都沒有,身單力薄。平時多在建材這個行當混,跟醫生少有交集,頂多也就是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從來都沒住過院。而交到的幾個知心朋友,也多跟自己一樣,都是北漂一族,沒有本地關係。

到哪去找醫院的關係?朱明月在縣醫院愁了整整一天,幾乎找遍了所有能想到的拐彎抹角的關係,得到的答複都一樣,無能為力。

這讓他想起了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篇調侃文章——《教你怎樣混社會》中提到,現代人的朋友圈中有幾個不可或缺的朋友,他們是:

一名醫生;

一名律師;

一名小官員;

一名警察;

一名老師;

一名地痞流氓。

朱明月想著家在北京,治安很好,自己又不犯事,警察和地痞流氓的迫切性還不一定。律師估計得要,人這一生總會與人產生各類糾紛,說不定哪天就上法院打官司了。老師的作用,他已經在朱七七幼升小的時候領教過了。現在老父親病重,再一次深刻體會到醫生的作用。

現在才想起,為時已晚。

朱明月愁得晚飯都吃不下,草草扒了兩口,又趕緊去醫院附近的一家賓館訂了一個標間,逼著母親和二嫂去休息,她們這幾天都沒怎麼睡。自己則在父親病床前守夜,雖然陪床很熬人,自己又勞累了一整天,但想著自己年輕,平時鍛煉也多,一兩晚不睡覺也能扛得住,不至於非常辛苦。

侍候好父親吃藥,看著他入睡,看看時間還不算晚,又和兒子朱七七通了一個電話,這小子每天都要跟爸爸說晚安之後才能入睡,否則又會折騰他媽媽沒完沒了。哄完兒子朱明月隨口問了問妻子,小區有沒有鄰居有醫院關係。本來也沒有抱什麼期望,畢竟現在的鄰裏關係淡薄得如同一張紙,大多數人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避就避。沒想到,張小七倒真想起一個人,就是鄰居李木木的前夫何江。

朱明月猛然想起了幾年前,兩家人去北戴河旅遊的時候,他聽何江講在北京做醫藥生意好幾年了,跟北京好幾個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交情都很好。這個消息猶如一道曙光,讓陷入絕望的他看到了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