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金錢堆砌的堡壘(1 / 3)

1855年,洛克菲勒高中畢業,在商業專科學校裏接受了3個月的會計和銀行學進修後,便受雇於休伊特——泰德商行。

1858年,英國的大饑荒讓洛克菲勒為他的老板賺進了巨額利潤。因為他從新聞中聽到了饑荒將在英國發生的消息,使私自做主大量收購小麥粉、火腿等生活食品,待到饑荒暴發時,再向歐洲出口。老板賺了錢,洛克菲勒提出將年薪調高到800美元時,卻被老板拒絕了。

3年多商行的經營生涯,使洛克菲勒的經商才能得到了印證和豐富,於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太抉擇應運而出。

他辭職了。

他和一個叫克拉克的英國人合資創辦起自己的商行: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

他出了1800美元。其中800美元是他的私蓄,另外1000美元,則是從父親處借貸來的。他父親曾允諾,孩子們到20歲時時,他將分給每人1000美元的財產。洛克菲勒此時離20歲還差16個月,結果以10%的利息,提前支取了這1000美元。

1865年,洛克菲勒迎來了他的第二次抉擇。

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第一年盈利4000美元,第二年盈利就上千到1.7萬美元。此時,美國成批的冒險家開始撲向油田。石油,這個大工業社會的“潤滑劑”,開始散射其黃金般的光芒。

1863年,洛克菲勒從石油業紛亂的商業格局中,找到了入手的基點。他發現,開采油田的先鋒們,其實並非是“賺神”,隻有控製了原油的提煉,才能控製市場,穩中取勝。

恰恰在這一年,一個叫塞繆爾·安德魯斯的化學家加入了他們的商行,於是,他們創辦起“精進油品廠”。洛克菲勒全力投入到“精進”的經營中,使“精進”成為克利夫蘭地區幾十家煉油廠中的“龍頭老大”。

克拉克是個比洛克菲勒大12歲的中年人。他在擴大業務上畏畏縮縮的保守表現,令洛克菲勒極為不滿。分歧隨著煉油廠的發展而日漸加深,終致雙方決裂。

1865年初,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負債10萬美元,洛克菲勒卻仍堅持要擴大企業,點燃了分裂的導火線。持的雙方達成協議:內部拍賣合作的生意。

克拉克喊價500美元;

洛克菲勒加價1000美元;

然後,便是翻著倍上升,直至7萬美元,才出現片刻的靜默。

“72000美元。”

“72500美元。”

洛克菲勒贏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由此而誕生。

從年初到年尾,洛克菲勒賺進100萬美元。

第二年,利潤升至200萬美元。

1967年,洛克菲勒最得力的合夥人享利·M·弗拉格勒加盟,組建了“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弗拉格勒公司”。於是,他們並肩向“壟斷”進擊,從運輸業開刀。

洛克菲勒的“壟斷”戰略操作充滿了惡毒的手段和殘忍的血腥氣。

當時,兩位鐵路大王之一的可奈利斯·凡德畢爾,控製著湖濱鐵路。南北戰爭期間的年輕將軍迪貝爾,此刻受其聘請,任湖濱鐵路董事。洛克菲勒派弗拉格勒找到了這位將軍。

洛克菲勒指示:包租上下遊運輸業擁有的全部油輪和貨廂。

當時的鐵路貨運,主要就是靠石油來供養,因為大西洋——大西鐵路公司之間的火車,通過克利夫蘭城,接通伊利湖港,目的就是為石油的運輸上有利可圖。然而,多年來石油運輸市場漲跌動蕩,好的時候車廂供不應求,不景氣時卻又無人問津,給鐵路公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運輸無規律,收入無法保障,經營起來極為困難。

弗拉格勒找到迪貝爾,開口就是每天60輛車的任務量。這讓迪貝爾驚呼出聲。於是,洛克菲勒以每桶讓利7分的條件,租下從油田區到克利夫蘭的支線列車運輸;以每桶讓利5毛的條件,租下發往東海岸各大城市的主線列車運輸。

運輸成本降下來了,銷售價因此而下降,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加強,銷路進一步擴大。

1970年1月,洛克菲勒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原公司取消。新公司資產100萬元,洛克菲勒任董事長,其弟威廉做副董事長,弗拉格勒與安德魯斯則任常務董事。

1870年,普魯士與法國爆發戰爭,歐洲戰場上戰火紛燃,海上運輸隨著戰爭的蔓延擴大而陷於癱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的石油出口路被堵死,油價暴跌,很多小型的中間企業紛紛倒閉破產,剛組建的“標準石油公司”也麵臨危境。

南北戰爭結束後,石油需求量猛增。這次世界大戰也同樣預示著戰後的光明前景。戰爭會帶來進一步的壟斷。這就是洛克菲勒的戰略遠見!

“標準石油公司”開始著手吞並利夫蘭的那些崩潰的石油產業。

洛克菲勒說:“我要稱霸克利夫蘭,買下匹茲堡,控製東部!”

當時克利夫蘭與匹茲堡占有全美國半數的石油產業。另一半在東部的紐約、費城郊地。

世界經濟的不景氣,給美國的鐵路運輸公司帶來巨大的衝擊。承裝運輸總量的下降,引發了鐵路運價的循環下跌,鐵路老板們被逼急了的大小油商們競相削價要求弄得眼花繚亂,像洛克菲勒這樣簽訂了長期貨運協議的大油商,便成了他們的救命恩人。

任賓夕法尼亞鐵路董事長的湯姆·斯科特的代表華特森找到洛克菲勒。

鐵路大聯盟的構想進入了實質性籌建中。其構想大意是:運輸石油的所有鐵路公司聯合起來,與各主要煉油中心地的最大煉油商合作,共同安排石油運輸問題。石油中間商和產業者均排拆在聯盟外。運輸費統一提高,聯盟中人則大打折扣,參加構想方案的人享受運費回扣。

這是一個使千百萬產業工人、小產業主、石油商們要付出血腥代價的壟斷戰略。洛克菲勒與其他各地最大的煉油商們一道,多次前往紐約與鐵路老板們秘謀,終於組建了控股公司“南方開發公司”。

洛克菲勒及兄弟威廉、合夥人弗拉格勒3人在控股公司中占180股,合達540股,而公司總股數才2000股,一均攤,洛克菲勒家族成了“南方”的最大股東。

鐵路運費上漲一倍,原因是“南方”的秘室協定,結果則是未入聯盟的產業者和石油商們,要麼倒閉,要麼被洛克菲勒兼並。這是一場充滿血腥氣的商海大屠殺!

此舉逼反了產油界和煉油界。被排斥在“南方”協定外的產油商和煉油商們也公別成產立起產油企業聯盟和煉油企業聯盟,他們開始聯合起來,發起“大封鎖”反攻:停止產油供油。

所有的報約等輿論工具掀起了全社會的鬥爭狂潮。“南方”協定的主謀者均成了大眾的公敵,洛克菲勒首當其衝。

“南方開發公司”在全社會及官方的壓力下宣告結束,中、小產、煉油業者們終於贏得了全麵勝利。洛克菲勒一敗塗地!

當這些中、小業主們從勝利的歡呼中平靜下來,開始工作了,這才發現,產油者的供應對象——煉油商們,都成了洛克菲勒的屬下。

原來,失敗了的洛克菲勒,在與產、煉油業者們的奮爭中,早在暗地裏就展開了迂回戰略。

產油者停工,煉油者沒有原油,無以繼業,銀根吃緊,隻好向銀行繼續申請借貸。然而,銀行的董事、職員們都收下了“標準石油公司”饋贈的股票。告貸者們在銀行吃盡閉門羹,為了生存,隻能接受洛克菲勒的兼並。結果,克利夫蘭的26宗煉油企業,隻有6家影響不大的公司幸免之外,其餘全被洛克菲勒吃進。

產油者們眼前出現了這樣的尬尷,自己產的油,還是要賣給洛克菲勒。

產油者們停止產油。然而,缺口很快就被洛克非收買的石油掮客們打開,洛克菲勒成了初級大壟斷者。

殺開這條血路,洛克菲勒的壟斷事業一發不可收,終於建立起自己的“石油帝國”。

橫財跟著他的腳走

安德魯·卡耐基(1835-1919),美國第三大富豪,他開創了—個時代——鋼鐵時代。卡耐基1835年出生於英國頓弗姆蘭一個生意頗為興隆的啞麻編織匠家庭,13歲與父母兄妹移居美國。安德魯的第一份工作是紡織工,每周掙1.2美元,1851年被任命為專職報務員,自此後“好運氣跟著他的腳跟走。”1852年,卡耐基被聘為湯姆·斯科特的私人秘書兼報務員,1856年他投資於亞當斯快遞公司很快得到了10美元股息,1862年投資1250美元於基斯頓·布裏公司,一年後獲得7500美元股息,此時卡耐基已擁有收益4.5萬美元。1872年,卡耐基打入鋼鐵業,投資25萬美元於匹茲堡以南辦了一家現代化的工廠。他的第一噸鋼的成本為56美元,1900年一噸鋼降為11.5美元,卡耐基每年可從10噸鋼鐵獲利4千萬美元。很快卡耐基便成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鋼鐵大王”和億萬富翁。

卡耐基從十幾歲就開始為生活而奔波,在早期曾屢次失敗,但他卻一次次從失敗中堅定了估心,一次次使他的經營戰略成熟。

①抓機遇。

19世紀60年代左右,卡耐基任職於賓州鐵路公司,一次一個股東要將公司的股票賣給他,卡耐基分析形勢後,認為這是購買公司股票的大好時機,於是他毫不猶豫的購進了,結果他借的600美元很快升為數千美元。

第一次成功,卡耐基仔細總結經驗:這是抓住機遇的戰果。以後,卡耐基一次又一次的抓住了機遇,他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發家之路。

29歲這年,卡耐基的事業出現大好勢頭。這年正是他所在公司紅火之際,他卻退出了公司,去英國做短期考察。此次旅行,卡耐基收獲巨大:他買下了道茲工程師兄弟鋼鐵製造的專利,卡耐基萬萬沒想到,這一專利為其帶來了巨額利潤,他的鋼鐵事業也從此得到了飛躍發展。

卡耐基旅途中抓住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機遇。

1873年,美國發生了巨大的經濟騷動,所有的股票猛然下跌,許多投資付諸東流。但卡耐基在這之前就把股票全部拋售出手,這場混亂沒有給他造成多大的損失。

1875年建廠後,沒過半年他的資金便翻了好幾倍,卡耐基幾乎壟斷了全美鋼鐵市場,卡耐基進入了美國屈指可數的富翁之列。

卡耐基高瞻遠矚再次把住了成功的契機。

②成本會計製度

卡耐基打敗競爭對手,常立不敗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性的秘密武器是成本會計製度。

成本會計最早實施於美國,卡耐基所在的賓州鐵路公司,是較早實施成本會計的企業之一。

精明的卡耐基意識到成本會計是經營成功的重要手段,於是他在公司不失時機熟練地掌握了成本核算知識。

那年月,成本管理在美國鋼鐵業中還沒有市場,1872年卡耐基辦鋼鐵廠後迅速采取了這一管理方法。

卡耐基讓每個生產者都知道其工序的成本,卡氏鋼鐵企業強烈的成本意識使之獲取了最大利潤。

根據成本分析,卡耐基進一步改進了生產管理。那時,鋼鐵業同行的生產方法是各幹一種不同的工序,各工序十分分散,這種作業對管理極不利。而卡耐基的工廠全部實行了工序“一條龍”工作法。

在此基礎上,卡耐基使其鋼鐵生產實現了一體化:購進采石場、鐵礦、建平爐、煉焦爐、開發新產品,拓寬銷售渠道。

卡耐基對工廠的改進使成本大大降低,效益迅速提高。他的第一噸鋼,成本是56美元,1900年時,一噸鋼成本降為11.5美元,他有一座高爐年產量達10萬噸。

卡耐基鋼鐵公司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密切注意成本,就不用擔心利潤”的戰略。卡耐基正是掌握成本會記的規律菜超過同行,發展了鋼鐵事業。

③用人。

人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卡耐基作為一個卓越的管理者十分清楚用人的重要性。

卡耐基的用人方法十分出色,一次非常緊要的關頭一名派保管理職工背叛了他;又有一次,卡耐基承建一座橋梁,資金周轉很困難,急需資產渡難關,但又是這派保在關鍵時刻給他帶來麻煩。眼見卡氏全盤計劃馬上要毀於這個人的手中。

怎麼辦,卡耐基有辦法。

他要這派保去他最喜歡去的聖路易,並請他幫卡耐基的姐姐挑匹馬,這位派保十分愉快地完成了工作。結果這位派保對完成卡氏計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以後這位管理人員一直死心塌地跟著卡耐基打天下。

沒有發生一點不愉快的事情,隻給對方一點小恩小惠便把所要教育的對方馴服得很溫順。

高明!

按照常人的做法,大多是把這位派保狠狠地吼一頓的一大腳踢出門外。

用人就應像卡耐基一樣,要充分信任人。

卡耐基除了信任人、用人不疑外,另一重要的原則就是“用人之長,避人之短。”

有一個出生貧賤的職員工作勤奮而出色,但一些部門經理由蔑視他,並常常向卡耐基進讒言。卡耐基並未偏聽這些人的意見。他經過親自調查,發現這位青工作相當出色,他不顧他人反對,毅然提拔了這位青年。

事實又一次證明卡耐基的用人之道:這位青年以後成為了卡耐基的十分出色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