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最大富豪之母
麥西,美國百貨業的開拓者。麥西出生於一個漁民的家庭,15歲就開始在漁船上生活。19歲那年,麥西帶上自己積攢的500美元來到了波士頓,一年後麥西與荷頓合夥開了個布店,從此麥西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麥西100年前創立的麥西公司,現在在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
麥西即沒受過高等教育,又無管理天才,他是個大器晚成的人物。在經營商業上獲得的成功,全憑他從無數次失敗中不斷吸取經驗,全憑他這種百折不撓的韌勁。
麥西從屢次失敗中總結了許多成功的經營戰略,這些戰略至今還被許多人所效仿。
①摸爬滾打生意經。
麥西20歲那年在一家酒吧與30歲的荷頓偶然相遇,一見如故,成了好友,不久兩人合夥開了一個布店。
麥西做生意時與荷頓的妹妹相愛,但荷頓又偏偏反對麥西同他妹妹的戀情。在愛情與合夥生意矛盾時,麥西選擇了愛情。
麥西與荷頓另找一間房子,開了一家小店,經營針線、鈕扣之類的小商品,小店經營時間不長,麥西就把它關掉了。這回麥西丟掉一大半本錢。
麥西並沒因為失敗而駐足,他從失敗中總結了經驗,決定轉營熱門貨,以求大發展。
麥西又開起了布店。這次麥西滿以為可駕輕就熟、萬無一失了,可經營起來結果與他料想的大相徑庭。麥西的店麵冷冷清清。
麥西看出他經營上失利的問題:一自己是外鄉人,二是新店主,三是經營的商品還沒有特色,顧客中少聲譽,辦法也想出了:擴大廣告以擴大影響,增添花色品種,盡量滿足顧客需要。要做到這幾點關鍵是要增加投資,而這也是麥西麵臨的最大困難。
麥西終日困坐愁城,無計可施,幾乎已是山窮水盡。這時,有人勸他去西部淘金,麥西動心了。
麥西賣掉布店不顧荷頓和妻子反對,頭也不回地踏上了西去的路。
加利福尼亞荒原:金沙地區聚滿了人群,後來者很難插足,甚至有生命危險,麥西沒有在淘金上打主意,而在舊金山開了一個小店以學習經商之道,幹出一番事業。麥西運用薄利多銷的原則,他賺了不少錢。一年後,麥西覺得自己對經營之道摸得差不多了,毅然把舊金山的店鋪賣了,帶著一大筆資金回到麻州,在哈佛山開起了一家布店。布店很快紅了起來。可是,麥西這布店經營最後又失敗了,幾乎把老本都賠光了,再度陷入了絕望境地。
麥西雖屢遭失敗,但麥西沒有被挫折打垮,而是在失敗中學到了許多經營經驗,而且在挫折中練出了大企業家的風度。
②顧客就是上帝
麥西成功後,他總結出了兩條重要經驗:一是尊重顧客,有好的服務態度;二是了解客戶心理,研究市場變化,在經營上不斷創新。麥西是最早提出顧客就是上帝的經營戰略家之一。
麥西對他店裏的服務要求非常嚴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發脾氣。違反了這一條,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一次,麥西派一位新股東到店裏去考驗一位女店員。這位股東要買一件皮茄克,挑了十幾件,沒一件滿意,嘮嘮叨叨挑個沒完。那位女店員終於有點不耐煩了,同這位股東吵起來。不久,這位女店員就被麥西解雇了。
麥西十分重視研究市場和顧客心理的變化,不斷改善服務措施,改善服務態度,變換服務手法,提高服務質量。麥西堅持薄利多銷,讓顧客買到便宜滿意的商品。麥西注重方便顧客,早先,顧客是現款買貨,後來銀行存款發展起來,麥西適應這一變化,實行了認賬買貨辦法。以後,購貨辦法又有一些新變化,麥西公司往往最先或很快就適應了。所以麥西和他的麥西公司在經營上一直走在其他百貨公司的前列。
500美元起家,死了還剩60億
保羅蓋帝(1893-1976),美國明尼阿波裏人。1910年中學畢業,1912年就讀英車著名學府——牛津大學。年輕時立誌當外交官或作家。可事與願違,天賦的經營頭腦,使他二十五歲便成了百萬富翁。蓋帝是美國蓋帝石油公司的創始人,生前被稱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蓋帝究竟有多錢,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無從知道,連我自己也難以相信。我的財富大都投資在我擁有或由我控製的商業中。我對我財富的大小不加爭論,我的確不在乎我究竟有多富。”據準確統計,蓋帝死後留下的財產價值高達60億美元。蓋帝一生十分酷愛藝術品,他生前是美國一些文化藝術機構的負責人。
商場永遠是戰場,保羅蓋帝在商海裏浸泡了一生,屢遭危機、挫折、障礙,但蓋帝像位偉大將軍一樣,每遇厄運都臨危不懼,運籌帷幄,輕巧取勝。為何蓋帝能在波濤洶湧的商海遊刃有餘?蓋帝有一整套製商戰略,其中主要有三大戰略。
①抓機遇,堅定信念。
十九世紀初,美國石油業方興未艾,一戰其間這股“熱潮”達到巔峰。蓋帝也想參加石油大軍碰碰運氣。
蓋帝在俄克拉荷馬進行了幾個月無結果的石油探尋之後,1916年初,於馬斯可吉郡的一個小村莊古壁村,他遇到了第一個有結果的試驗。連蓋帝也未想到,這個小小古壁村竟成了緣定終身的發跡地。
古壁村那時路是毛馬路,雨天泥沒腳,晴天塵滿街。由於石油的吸引,這裏旅店紛紛開設起來,賭業也興了起來。這情景像瘟疫一樣很少有人不受其感染。
這裏每都有人發磊財,也有人破產。蓋帝的情況似乎不太妙,他自己沒有本錢,為了掩飾自己的拮據,他苦思冥想得到一條妙計:蓋帝請求銀行幫忙投標,終於以500美元的低價租了一塊寶地。這回,蓋帝時來運轉。
1916年2月2日,水鬥撈起了一些油炒——鑽探進入了最後階段,24小時內便可證明是油井還是枯洞。蓋帝對鑽井而言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成了累贅。為了不妨礙工作,為了鬆弛極度緊張的心情,他作了一次戰略性的撤退——在土耳薩等待結果。
蓋帝心如煎熬。
2月3日,他在寒冷的月台來回踱步一個多鍾頭,火車總算徐徐進站了。工臨史密斯笑逐顏開向他走來。蓋帝心中的鉛石一下輕了許多。
“恭喜,保羅!今天下午你的井出油了,三十桶。”
蓋帝以為他的井每天才出30桶油,他的剛才的那份興奮立即消失了。一天30桶——這跟他噴湧相經,隻不過涓滴而已。史密斯卻大笑著說:“我們的井一個鍾出30桶油。”
“一個小時30桶!”蓋帝高興得手舞足蹈。
“真是天壤之別。”這就是說蓋帝每天可出油720桶,這將意味著他可以進入石油界,並將有很大的發展。
不久,蓋帝將這塊地轉租給了別人。這次試驗雖然賺錢不多,但使23歲的蓋帝堅信一定能挖出更大的石油井。以後,蓋帝抓緊這一機遇繼續挖井,雖第二井是幹涸,但大部分石油冒得嘩嘩直響。
1916年5月,蓋帝與其父親的公司成立合夥關係並成立蓋章帝石油公司,其中蓋帝收取這個公司30%的股票利益。
機遇和信念是蓋帝一生叱吒商場的重要法寶。
②采、運、煉、銷一條龍。
1929——1933年,世界爆發了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對美國影響很大,就石油企業而言,情況也很糟,許多采油企業倒閉了或賣給大石油公司。石油股票也急劇下降。
這個緊要關頭,蓋帝在作什麼?遭遇怎麼樣?1930年,他父親因病去世,但他沒有陷入悲哀,而是想方設法使遭受經濟危機波折的企業營業下去。
蓋帝沒有被一些假象所蒙眼,他看得很遠。他堅信美國經濟這種狀況是一個自然的調節期間的複雜效應,不久將會恢複發展。
石油價格跌到最低限度,石油成了最廉價東西。蓋帝此際心中有了一個宏偉的計劃:購買石油股票,實現采運、煉、銷一體化。但他當時隻是石油開采者,於是他開始實施計劃的第一步:控製大的石油公司。
一個獨立的石油開采者購買大的石油公司簡直是異想天開。
可蓋帝畢竟是天才的蓋帝。他瞄準時機,大量購進石油股票,建立了自己的石油企業。
收購大的石油企業,絕非易事。蓋帝對加利福尼亞的幾家大公司進行反複的篩選、比較,最後確定潮水聯合公司。潮水聯合公司自己所有的原油隻能供應某煉油廠原油需要的一半,另一半須向其他石油生產者去買。潮水公司也有一個很不錯的市場銷售組織,而且其產品名聲也很好。
如果把兩家公司聯合起來會有很多好處:其一,蓋帝公司與太平洋西方石油公司可保證其原油的銷路;其二,兩家公司共同合作,可作大規模的經濟運行,即可降低成本使消費者受益,又可使潮水公司的個人股東分享較高的利潤。
1932年2月蓋帝公司以每股2.5美元收購了潮水公司1200股普通股,以後六周又收購潮水公司近4萬股。
蓋帝又一次顯示了自己的預見能力:五年內潮水公司普通股一股漲到16美元,最後每股又升了好幾倍。
取得潮水聯合公司的控製權的確不易,蓋帝因此冒了不少風險,吃了不少官司,遇到了許多危機情況,結果常常是未知數。
蓋帝是潮水公司的外來戶,在潮水公司蓋帝的建議很難實行。一次蓋帝想把一觀念灌輸給潮水公司的董事,結果這群醫理事並不以為然,為此,雙方打了一場長期的“戰爭”。又一次,潮水公司一位理事耳聞蓋帝要全方位地收買潮水公司的股票,譏笑蓋帝道“蓋帝呀,你呆到你的油田一邊玩去。”
蓋帝並沒泄氣。他詳細研究了潮水公司的組織與經營情況,對潮水公司提出改進、變更經營的建議,對於那些保守的董事,他的建議由於過激未被接受,因此又招來了很大的憤懣。
1933年,蓋帝擁有了潮水公司二十六萬多股,蓋帝公司在潮水公司已是舉足輕重,不容忽視,蓋帝被當然選為董事。1937年,蓋帝財團已擁有足夠的股票,在潮水公司擁有管理上的發言權。
三年後,蓋帝實業擁有3000萬股,占整個潮水公司股票的四分之一強,這時蓋帝的許多建議被付之實施了。
1951年,蓋得公司終於擁有絕對優勢的股份,取得對潮水公司的控製權。兩年後,潮水公司的董事除一人外,餘者皆由蓋帝財團選任。不久,潮水公司資產超過8億美元。至此,蓋帝采、運、煉、銷一條龍作業計劃基本完成。
③資本輸出,拓寬市場,戰略轉移。
二戰期間,石油需求量急劇增加。全世界的人都在找石油,其中,前景最廣闊的是中東。
30年代,蓋帝便把目光投向美國以外的市場,其中,中東便是他進軍的首要目標,而且當時差點取得中東石油的開采權,但由於戰爭等原因失掉了。二戰期間,他向中東進軍迅捷,1949年初,取得中東一片“中立地帶”的開采權,期限為6年。這一采油權是沙特國王授予的,為此,他支付了1250萬美元。四年後,蓋帝打出了令人咂舌的油井,據地質學家估計可達130兆桶原油!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一實事再度證實了其卓識遠見。
蓋帝這一戰略轉移成功,盞帝實業發展一日千裏,勢如飛馬。
蓋帝盡管在石油業如此發達,但他不固守本業,蓋帝在洛杉磯、紐約等地新建了許多辦公建築。蓋帝實業雖然已擁有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和工廠,但他們還在不斷擴大業務、拓寬市場。經營決策者們都在夜以繼日地尋求、開拓新事業,以及為老產品謀新路,努力在四大洲謀求更大的發展。
“送鍾”招財
理查德·沙玉,美國郵寄售貨巨商。沙玉最早是在明尼蘇選州的一條鐵路上作運送貨物的代理商。沙玉在一次運送鍾的過程中大受啟發,開始辦郵寄貨物業務。5年後,沙玉與羅釋克合作成立了沙玉——羅釋克公司,第二年營業客超過了百萬美元。以後沙玉在陸華德的幫助下,業務迅速擴展,10年後營業額增長600多倍。今天,沙玉——羅釋克公司職工達30萬人以上,每年售貨額近70億美元。
沙玉從一顆嫩弱的幼芽催生為參天大樹,完全取決於他的高明的經營戰略。
①麻煩“老鍾”招財源。
一次,沙玉給人運送一座老鍾,鍾運到後收貨方看鍾的樣式不合自己的要求,就拒絕收。這是一座老式掛鍾,框架的四周雕刻了不少花紋,極易損壞。沙玉花了很大的精力才運到,再運回不知會碰到什麼麻煩。沙玉再三勸說,但收貨人就是不肯收。沙玉無奈,隻好帶一肚子怨氣又把鍾運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