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卡丹的指導思想是不斷創新。他設計時裝時,非常大膽,並不拘泥於傳統。他的服裝線條明快,富有青春感和時代感。但由於他太刻意標新立異,因此他設計的不少服裝有些怪誕離奇。
他設計的家具、燈具和各種裝飾品,大至櫃子、桌子、沙發,小至台燈、鋼筆、餐具無不造型新穎,光彩奪目。他曾為美國的大西洋飛機公司設計小型私人飛機的造型和裝飾。此外,還曾為美國的“卡迪拉克”牌豪華轎車和一次汽車展覽會作過設計。他的設計無論是從顏色到外型和內部的裝飾,都別出心裁,不同尋常。
皮爾·卡丹的另一個驚人之舉是於1981年買下了巴黎協和廣場旁邊、皇家路上的“美心飯店”。他於1979年開始經營巴黎的“美心”生意。他擁有“美心”餐飲集團的控股權,可以使用“美心”這個名稱經營餐飲生意。隨後,他又收購了27%的“美心”餐飲集團的股份,“美心”已成了一塊金字招牌。
但無論如何,皮爾·卡丹終究還是位藝術家。事業發展之餘,他還辦起了名為“卡丹場所”的綜合文化中心。在那兒經常上演戲劇,舉辦美術展覽和皮爾·卡丹自己設計的時裝表演。
皮爾·卡丹年輕時隻在維希紅十孛會開設的學校裏學過會計課程,而今天他已成為出類拔萃的企業管理家。他甚至裁減了一位財務主任,由他親自掌握財權。這件事令人驚歎不已,管理這樣一個商業帝國,而且還有其他門類的經營,這的確是不尋常的。這是因為這一生中,他選擇了勤勞,他堅信沒有這一美德,必將一事無成。
按照他的看法,既要掙錢,又要贏得尊敬,在這方麵,他自己就是楷模,他沒有配偶,過的幾乎是修道士的生活。他把個人需要降到最低限度,他既不雇傭人也不雇司機。他經常自己駕駛一輛麵包車,在整個巴黎奔馳。
但不知為何,他對中國這個充滿情調的國家入了迷。1987年,他首次訪問中國。第二年又到北京、上海展覽他的時裝。這轟動了全世界。而且凡是中國的藝術家到法國演出的,皮爾·卡丹總要到場觀看,有時還邀請他們到他的“卡丹場所”參觀,並請他們吃飯。
其實,早在1981年,他在北京設立時裝陳列室和舉辦時裝展覽會,便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983年12月,他又在北京開辦了一家合營的法國式餐廳——“馬克西姆”餐廳。同時還在“崇文門飯店”辟出兩層樓,分別供應高級西菜和快餐。
有誰會想到,皮爾·卡丹從服裝、飲食領域開辟了一條中、法合作之路呢?對自己事業不斷進取和執著追求,使我們看到在皮爾·卡丹身上有一股超越他人的驚人力量,和一股永不衰竭的創新意識。
“YSL”聖羅蘭價值億萬美元
——時裝之王聖羅蘭
30多年前,法國著名的時裝設計師蒂柯曾預言:將來法國時裝世界,必定是他的兩個得意弟子——皮爾·卡丹和聖羅蘭的天下,蒂柯的預言果然未錯。“YSL”和“皮爾·卡丹”如今都是世界上最叫得響的兩個金商標。
1936年,法國人伊弗斯·聖羅蘭(”YSL”是他名字的縮寫),出生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父親是個保險商人。由於阿爾及利亞早年是法國的殖民地,許多法國人在這兒經商、居住,並建有法文學校。聖羅蘭就在這裏的法文學校讀書。
聖羅蘭從小對色彩及搭配十分敏感。在他3歲的時候,就自己為玩具娃娃設計服裝。11歲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係列法國時裝,而且對女裝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即描摹設計了幾幅,送給了母親和幾位姐姐,描摹的十分逼真,而且服裝新穎漂亮,款式奇特,家人又驚又喜,這成為聖羅蘭服裝設計天才的初露。
自那以後,聖羅蘭便愛上了服裝設計,他閱讀鑽研了大量有關服裝設計方麵的書籍,並不斷參觀、欣賞從法國運到阿爾及利亞的新裝,研究時裝的款式及發展潮流。1953年,他參加了國際時裝設計競賽,一舉奪冠,這大大加強了聖羅蘭從事時裝設計的信心,他決定將其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1955年,17歲的聖羅蘭離開阿爾及利亞,來到了世界時裝之都——巴黎。在這兒各種各樣的時裝令他目不暇接,眼界大開。他決心留在巴黎,鑽研時裝設計,而且非常幸運的得以拜在設計大師蒂柯的門下,由蒂柯親自指導他。
在蒂柯的指導下,聖羅蘭學習提高得非常快。憑著他的時裝設計的天賦,不久,他就開始獨當一麵,成為蒂柯的助理設計師。人們開始把他與皮爾·卡丹相提並論,視為蒂柯的接班人。聖羅蘭雖與皮爾·卡丹同為蒂柯門下,但從未同事過。不過,由於業務上的關係,他經常從皮爾·卡丹的工作、事業中得到啟示,不斷地積累各方麵的經驗,為將來的創業打下了基礎。
在跟隨了蒂柯4年後,聖羅蘭離開了蒂柯,當時他23歲,開始從事舞台美術設計。而這個時候,皮爾·卡丹精品店已相當成功,該店以時裝為主,兼營皮貨、香水、眼鏡等,與蒂柯的大體相同。但是不久,蒂柯去世了,聖羅蘭在萬分悲痛之餘,決心重新從事服裝設計,宏揚老師的精神。
1963年,聖羅蘭在25歲的時候,設計推出了第一家聖羅蘭精品店,他很快便成為整個服裝行業的佼佼者,由“小蒂柯”變成了“偉大的聖羅蘭”,當時的《紐約時報》稱他為”時裝之王。”聖羅蘭精品店由一個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家,在世界的各大都市均設有分店,美國的貴婦及影星們均以穿他的時裝為榮,他設計的服裝不僅深得婦女們喜愛,就連同行們也很欣賞,以至盡相仿效。
1984年,紐約藝術博物館為聖羅蘭舉辦了25年來的創作作品回顧展,曆時9日,名人雲集,盛況空前。他的事業達到了頂峰。時裝界人士高度評價了這次展覽,甚至將這次展覽作為一部活的教材,以研究世界服裝界25年來的時裝演變及未來的時裝發展趨勢。1985年,法國總統表揚聖羅蘭為法國的時裝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授予他一枚勳章。就連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及夫人賴莎1986年訪法時,也分別訪問了聖羅蘭精品店和皮爾·卡丹精品店,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聖羅蘭設計的服裝以簡潔、明快見長。他喜歡用黑色、寶藍、鮮紅以及紫色,進行恰到好處、獨具匠心的搭配。他打破了傳統的設計習慣,建立了自己的設計風格。他認為比時髦更重要的便是設計師自己的風格,每位設計大師都應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過去的25年中,盡管服裝的潮流在變,款式不斷更新,但聖羅蘭的時裝風格是不變的,為了確立這種風格,他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去尋找,時至今日,在繽紛的時裝世界裏,聖羅蘭設計的各種皮革、毛皮時裝、以及款式各異的女裝、衣褲始終獨領風騷,成為世人追逐的名牌,經久不衰。
聖羅蘭探索服裝新式樣時很少憑空靠想象來設計現代時裝。而是很重視吸收傳統服裝的精髓,他似乎更像一位老式服裝風格的革新者,而不是什麼新潮服飾的發明家。世界服裝設計師中,幾乎沒有人像他那樣設計時裝的:從奧地利的民族服裝,阿拉伯的傳統民間服裝直到古俄羅斯,古中國華麗的古代服裝都成為他設計時參考的樣本。在它們的基礎上,聖羅蘭才匠心獨運地添上現代的色影,令這些服裝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新穎、適時的服裴。他設計過許多類似中國及西班牙的傳統服裝的時裝,格調幽雅,富有古典風味。
也許正是因為聖羅蘭對服裝設計始終有其獨到的見解,從而使得他的時裝深受歡迎,在法國時裝世界裏,聖羅蘭對服裝設計始終有其獨到的見解,聖羅蘭與皮爾·卡丹始終平分秋色。
聖羅蘭酷愛藝術,除了服裝設計這一本行外,他還愛好芭蕾、戲劇、音樂及抽象繪畫等。雖然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對每一種愛好都很投入,他正是通過這些途徑,充分領略藝術殿堂的奧妙,從而豐富自己的創作源泉。他經常欣賞名書、名畫、名曲,足跡也踏遍世界各地,從前人的藝術成果,從大自然中尋找靈感。一旦靈感的火花在聖羅蘭的腦中激放出來,他就會立即使之具體化,變為新的創作。而更多的時候,他則是一個人在工作室中獨自沉思,在設計圖紙上寫寫畫畫,塗塗抹抹,而他的帝國正是由這許許多多的靈感而創造出來的。
以伊弗斯·聖羅蘭的法文姓名打頭字母縮寫“YSL”為標誌的聖羅蘭服裝流行於全世界,再加上從香水到防曬肥皂等60種打有“YSL”標誌的商品組成了一個世人矚目的精品世界,聖羅蘭精品始終以其高雅獨特的風格在精品世界中獨領風騷。
體育用品之王阿迪達斯
——德國阿迪達斯公司
它是臨駕於其他體育用品之上的世界名牌,原世界冠軍西德足球隊清一色穿著它的運動服和運動鞋;舉世聞名的音樂指揮家赫·馮卡爾揚穿著它登台演出。對於那些年肯人來說,它更是他們的寵兒,它就是蜚聲世界的名牌——阿迪達斯。
說起“阿迪達斯”,它其實是達斯勒家族的一支。達斯勒家族擁有兩個互相競爭的集團公司,我們所熟知的阿迪達斯是弟弟阿爾弗雷德·達斯勒所經營的。而另一家著名的普瑪公司,則屬於哥哥魯道夫·達斯勒所有,二者原本是一體的,終因兩兄弟間的矛盾而於1948年分了家。阿迪達斯現屬於阿迪·達斯勒(即阿爾弗雷德·達斯勒,阿迪是他的昵稱)的夫人、一個兒子和四個女兒所有。他們雖然聃用了幾位經理,但他的兒子霍斯特·達斯勒和女婿阿爾弗雷德·本特仍是最高領導人,決定權則屬於家庭委員會。
在70多年前,阿迪達斯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達斯勒還隻是巴伐利亞的小鎮上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鞋匠,這個小鎮名叫赫爾佐根奧拉赫,後來,這裏成了阿迪達斯的大本營。老阿迪酷愛製鞋,還經常搞些設計。在1920年,他和大哥魯道夫利用母親的洗衣房幹起了這一行。
十幾年很快就過去了,情況也沒有得到根本的好轉。然而1936年,機會終於來了,阿迪在柏林奧運會到來之前發明了適合短跑運動員穿的釘子鞋,並且盯上了極有希望爭取金牌的美國短跑名將歐文斯。他把試製的阿迪達斯釘鞋免費贈送給歐文斯。果然,腳蹬阿迪達斯的歐文斯不負所托,一口氣連拿了四枚奧運金牌,轟動了世界體壇。歐文斯因此而成為天皇巨星,“阿迪達斯”則理所當然地成了熱門貨,暢銷國內外。從此,“阿迪達斯”便越來越火紅。
現今,阿迪達斯公司,已擁有40億馬克的資產,在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該公司的40000多名職工。阿迪達斯的年銷售額達20多億馬克,約占世界體育鞋類銷售額的60%,即使美國的“奈克”及日本的“托拉”體育用品公司也不能望其項背,而普瑪公司則隻有阿迪達斯的1/3。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
縱觀阿迪達斯的發展史,我們會清楚地看到,它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完全建立在成功的經營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