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世界名牌的轟動戰略(3 / 3)

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就要不斷地滿足顧客的需要。阿迪達斯公司的產品在滿足顧客的需要方麵,超過了其他的競爭對手。他們認識到了新技術對行業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除了歐文斯穿著阿迪達斯釘鞋四奪金牌,打響了“阿迪達斯”的招牌外,它更在1954年瑞士世界杯足球賽上大出風頭。因為他們設計一種可以更換鞋底的足球鞋,這種鞋的防滑性能相當的好。真是天公作美,決賽那天,瑞士的伯爾尼萬克多夫體育場上一片泥濘。奪標的大熱門匈牙利在這種情況下發揮失常,水平大打折扣,而德國隊穿著這種新款式足球鞋,水平發揮極為出色。終於,西德首次捧回了世界杯,國家隊員們一時間成為了英雄,而“阿迪達斯”也榮升為西德的“國家鞋匠”。

阿迪達斯公司在實踐工作中十分注重科技,對於鞋的每個部位,每個配件及性能,它都很有研究。公司還應用各種現代科學設備測出各種人的腳型狀況,以及不同原料製的鞋的彈力、耐磨力和舒適惑;並根據嚴密的科學測定,電子計算進行選料加工生產。

為了直接了解到笫一手資料,並且了解到競爭者的產品行情。阿迪達斯公司不惜花重金,在聯邦德國舉辦重大國內或國際運動比賽。而且,公司還幾乎每場大型的運動會和體育比賽都派人到現場觀看。通過廣泛地搜集信息,阿迪達斯公司做到了及時改進自己產品的設計和經營對策的目的。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除非它能售出產品,否則就無法獲得成功,它的營業是完全依賴於顧客的,所以它隻能盡一切可能對顧客的希望和需要作出反應。因此,除了進行高質量的新產品設計外,還得抓好另一個重要環節——上門服務。

阿迪達斯公司就很值得服務的藝術,它從來都是走出店外去找顧客,而不是等著顧客上門,這是促成其經營成功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在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足球賽上,聯邦德國的名將烏韋·賽勒爾腳肌腱受傷,很難上場比賽,但在阿迪達斯公司的特殊服務下,他仍得以重返賽場。當時,“阿迪達斯”的代表對這位中鋒的傷勢及腳的尺寸做了詳盡的了解,並立即掛長話回公司,馬上為他特製了一雙球鞋專程送來,使聯邦德國隊免受球星缺陣的損失。

阿迪達斯公司對本公司產品的聲譽的珍惜,可說是到了“斤斤計較”的程度。若有哪位運動員感到鞋子不舒適,阿迪達斯的工作人員總是立即服務上門。在西班牙世界杯上,前蘇聯球星奧列格·布洛欣抱怨腳上的鞋穿著不舒適,阿迪達斯公司的在場代表得悉消息後,當即描下這位鋒線“尖刀”的腳樣,通知公司總部趕製並送來了一雙令布洛欣稱心的足球鞋。

正是因為自己的優質服務,“阿迪達斯”獲得了大多數世界球星的偏愛,參加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賽的24支球隊中,就有13立隊穿著“阿迪達斯”的球衣,8個隊清一色穿著“阿迪達斯”的足球鞋比賽。1976年蒙特利爾運動會上,147枚奧運金牌中的126枚,被穿阿迪達斯鞋的運動員所奪取。這既是運動員的巨大成功,也是阿迪達斯公司的巨大成功,正是誠心的服務換來了夢想的成功。

好的經營、推銷術總是互補互聯的,阿迪達斯公司在新技術及服務上的成功,創出了響當當的牌子,其實已經取得了很好的廣告作用。

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招徠顧主和創牌子,所以,宣傳產品或服務的所有廣告,都應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應該起到樹立企業形象的作用。

阿迪達斯為了達到最好的廣告效果,每年都要拿出3%-6%的產品作為饋贈,當然對象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運動員。它要爭取更多的尖子運動員穿用本公司的產品,從而使大型體育比賽的電視傳播變成宣傳自家產品的絕佳活廣告。這其中包括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世界拳王阿裏、網壇高手伊萬倫德爾,還有美國職業籃壇的“飛人”喬丹等。對於這些明星,阿迪達斯公司不僅贈以優質的產品,還要付一筆數目可觀的廣告費。

雖然這種廣告方式巳非“阿迪達斯”獨具,但是,在現代體育賽場上的廣告角逐日趨激烈的今日,“阿迪達斯”仍憑其雄厚的財力和高質量的名牌產品,多次贏得廣告戰的勝利。在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上,“阿迪達斯”的廣告成就達到了頂點。參加這項大會的運動員、裁判員、體育官員和大會工作人員,都得到了阿迪達斯的運動服裝、鞋和帽。盡管因此公司付出了價值25萬美元的產品,但這次大會無處不見“阿迪達斯”,這種商標通過電視轉播,跟隨運動員和工作人員不斷地出現在觀眾眼前。這可是60多個國家的近8億觀眾呀!“阿迪達斯”的知名度再上新台階,銷售額也跨上了新台階。

阿迪造斯公司成功地融合了生產、服務和廣告的經營術,業務發展越來越大,雖然近年來受到美國“奈克”公司的強勁挑戰,但還是以其出色的經營不可動搖地占據著世界體育用品王國的頭把交椅。

鍾表中的極品

——瑞士歐米茄鍾表

無論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歐米茄表擺放的一定是一流的鍾表店,它自始至終都必須象征最高級。歐米茄的售後服務不是由其經銷店來決定的,而是由總公司來保證,這種集中製的售後服務是公司的一個絕招。

追溯歐米茄表的曆史,先得提1848年在瑞士鄉下一間小鍾表店,這是歐米茄的前身,1894年才以歐米茄的名稱銷售,從此陸陸續續網羅它的同行業。雖然歐米茄在瑞士的鍾表生產量僅占4%,但它最高級的形象卻毫不褪色,過去、現在,將來都是如此。連公司絕對不是“和平農村”的家庭工業,不知遭遇過幾回莫大的危機,自從引進美國生產線後才打勝競爭對手,邢它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1930年,歐米茄設立瑞士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1932年收購一家鍾表公司,1955年收購一家,1961再收購一家。這就是歐米茄的成長曆史。戰後,歐米茄特別顯著的飛躍時期是1950年左右,在瑞士的鍾表工業界吹起了強大的旋風。

通常,瑞士的鍾表工業是一種和平的農村家庭工業,其實也無法永久保持這種和平式的型態。在1873年維也納的世界博覽會,瑞士鍾表產業像有了發展契機似的,終於明白了敗給使用自動機械大量生產的美國鍾表業的原因。也才徹底明白為什麼會失去美國廣大的市場,而且自覺到非強迫自己對生產方法加以變革不可。

1876年的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之後,瑞士一家鍾表業開始引進自機械大量生產,方才叫醒了瑞士鍾表產業的危機,勸告大家要采用美國的鍾表製造體製,引進美國的鍾表製造機械,而且可以把企業的家庭工業型態,從零件生產到組合都能變一體化生產的大企業,不久在瑞士各地紛紛建立起了全自動化的工廠來。

鍾表的銷售與奢侈品一樣,很容易受經濟景氣的影響。在1930年那個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大恐慌時期,瑞士鍾表受到了強烈的影響,這期間,瑞士政府一方麵保護及維持鍾表家庭工業,又要比照歐米茄一樣發展一貫生產,另一方麵則極力促進漸漸使生產規模大型以及製品標準化。

戰後,瑞士的鍾表工業非得經過一場大危機的考驗不可,因為當時受到日本及蘇聯兩方麵的鍾表工業的威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發展的精密機械工業範圍內的自動化,使得戰後日本與蘇聯的鍾表工業有顯著的發展,其結果是使瑞士失去了東歐各國與中東的大市場。一貫大量生產設備的英國及德國的鍾表工業的複蘇,加劇瑞士鍾表工業的不利。

戰後,鍾表工業的特征,一是以日本和蘇聯為典型,於戰時軍需產業技術進步之後所接棒的鍾表生產,以一貫大生產方式繼續發展,一方麵美國的鍾表工業,可以說以美國、瑞士型企業型態為主,第二是純美國企業的如漢米爾頓等美國產品外,瑞士的廠商也在生產,並用自己的廠牌銷售;第三是瑞士也從美國進口,代銷售美國鍾表”。

而歐米茄正如前所述,由一貫大量生產作業而發展,從業員工有四千人,歐米茄每天生產5000隻手表,一年可生產大約150萬隻手表。這樣一來,歐米茄麵臨的是更大的市場,一方麵要立足幹自己特質的經營推銷戰略,一方麵又都是以新麵孔的顧客為對象。

歐米茄真正展開運用新的經營和推銷戰略是從1950年開始的。

首先,為了達到世界規模的銷售網,展開世界統一的宣傳活動。歐米茄與世界各國的總代理商之間,協議設立歐米茄產品的高級專賣店。歐米茄總公司統籌規劃銷售店的設計裝修,建築幾乎都是一定的模式。針對歐米茄公司的商品經營服務部,設計研究如金庫、裝飾架、門的把手、煙灰缸到照明等等,務使銷售店的所有形象與歐米茄總公司的形象完全一致。展示櫥窗的裝飾,都沿襲歐米茄傳統的風格,而廣告與總公司是同一時段、同一主題為原則,由總公司以最適合的價格統一提供。

歐米茄的宣傳活動是把國際宣傳、國內宣傳、地域宣傳分開。分別由總公司來規劃,刊登在生活、時代、新聞周刊、巴黎周刊等雜誌上,並且把同樣的主題送到各國的代理商。其實,以宣傳來說,更具有普及力的是地域性的宣傳活動。

這些措施無非是要塑造歐米茄統一的世界形象,而且形象的定位,一是灌輸歐米茄是最高級品的表現,二是表現精確度和檢驗合格,三是象征比平凡生活更富情調化。這是高昂價格基礎的構成,而維持高價格,就必須限製銷售店的數量。其實這都是對於巨額廣告投資的回報。

其次,樹立世界規模集中化的售後服務組織。鍾表的售後服務總公司采用的方式是:

①減少鍾表工及修理工,培養比修理更優秀的推銷技術員,開拓成為專家。

②沒有雇用鍾表工或修理工的小商店,可以委托其他獨立的鍾表工代勞。

③由於製造工程的近代化,從前的修理方法非常不合算,修理工已快成為多餘的了。

④鍾表的技術複雜,種類多而且多樣化。

⑤如果需要修理,消費者也要求盡速早日修複,而且部分人嫌歐米茄表太貴。

這樣,最值得推介的就是集中製的售後服務方式。而這並不是由歐米茄的銷售店來決定的,而是由歐米茄總公司來保證的。所謂總公司保證的售後服務是設在各銷售店的服務站窗口,把收集待修的鍾表集中到各國的代理商,而這個組織交給世界129個國家。每一位購買者持有一張總公司發給的國際保證卡,有歐米茄的銷售地域小商店,129個國家的服務站都要接受負責修複,並由該國負全部責任。

1950年,歐米茄在眾多瑞士鍾表業全體的衰退中一枝獨秀,反而突出地暢銷。當然成就的程度與國家的情況有相當的差別,業務最成功的當屬美國。這一年是歐米茄之年。

歐米茄能樹立起高級形象與市場占有率,對於麵對起伏不斷的競爭,歐米茄隨時隨地的新戰略都是新奇有放的。這也正是中小企業可以學習的優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