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經曆也使她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想扭轉局麵,必須擁有充分的權力。”所以當她隻是作為第二把手受聘於意大坦爾公司後,就向國家控股公司遞交了一份備忘錄,請求股東們必須授予充分的權威,否則辭職。股東們對她的請求顧慮重重。但鑒於公司麵臨絕境,就隻好同意了她的請求。而她也確實沒有使股東們失望。
貝裏莎莉奧麵對成功和外界不停的讚譽,頭腦十分清醒。從逆境中過來的人深知“創業難守業更難”的道理。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裏,不進則退。她清楚地意識到,盡管意大坦爾在國內的領先地位暫時能保持,但是擺在麵前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比如需要大幅度地增加對私人企業的電話交換機和有關辦公電訊設備銷售量,目前這方麵的銷售額僅是公司總銷售額的13%。還要擴大出口,雖然公司的出口額增加了幾乎一倍,但也隻占公司總銷售顓的7%,而且出口的又都是報話機設備。要打開意大坦爾與通用電話、電子公司、Telettra公司合資的企業——意大康姆的局麵,向第三世界銷售數碼交換係統,還要解決公司產品銷售主要依靠國家電話壟斷集團的問題,如果政府財政預算收縮,將使公司規劃無法實現等等……
老的問題未去,新的問題又來,貝裏莎莉奧知道要想更遠些才行啊!
船業帝國的繼承者
——克裏斯蒂娜
她舉行第四次婚禮時,穿的禮服上竟鑲嵌著1.5萬顆金剛石,4000顆珠寶和2萬米銀絲。僅給著名的產科專家米奇溫為她接生的報酬就為200萬美金。她帶領著老船王奧納西斯留給她的王國在世界經濟強林中屹立不倒。
1975年,希臘航運界的巨頭、富甲天下的老船王奧納西斯,因年老喪子,憂鬱成疾,不久便病逝。他死後留下的財產一時也無法計算有多少:有遍及世界各地的奧林匹克分公司,辦事處以及造船、旅遊、航空、礦山、地產等企業;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私人商船隊;1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還豪華的私人遊艇。當然這一切的繼承者就是克裏斯蒂娜。
克裏斯蒂娜從小嬌生慣養,可以說是奧納西斯的掌上明珠。老船王在世時,對她總是百依百從,隻要克裏斯蒂娜伸手要什麼,奧納西斯總是想法給予滿足。連奧納西斯建造的那艘價值2000萬美元的超豪華私人遊艇也是以“克裏斯蒂娜”的名字來命名的,克裏斯蒂娜一直在希臘斯科爾比奧斯島的豪華別墅裏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年從她父親的信托基金中領取7500萬美元,作為個人生活的開銷。奢侈放縱的生活,養成她那高傲乖僻、喜怒無常、目空一切的性格。而這樣一個隻20多歲,毫無辦企業經驗的嬌小姐,竟然要繼承父業,究竟能否勝任呢?
當時,世界海運業的大蕭條開始了,這場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蕭條,持續時間是迄今最長的,影響也是最嚴重的。世界上約有1/3的船隻被閑置,不少船隻沒有出路,隻得送進拆船場。蕭條的第二年,爆發了石油危機,中東石油生產國紛紛減產,致使克裏斯蒂娜並不像輿論界傳聞的那樣去輕生,而臨危不懼,經過一個時期的沉默思考,就以機敏能幹,滿腦子生意的姿態,奇跡般地活躍於海運界。
他不像從前那樣高傲自大,而是一反常態謙虛地請公司的高級職員、技術人員為她講授海運方麵的知識,還不斷的學習有關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並且邊幹邊學,因此,很快就熟悉了公司的一切。與此同時,她還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克裏斯蒂娜一上任,首先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改組奧林匹克海運公司的領導層。並遵從老船主的遺囑,將那些對公司的發展做過重要貢獻的人都挽留了下來。她認為:在競爭激烈的逆境中,隻有充分依靠這些曾與父親長期合作並為企業建功立業的專家,才能使企業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在奧納西斯龐大的商業王國中,有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名叫安德森,50多歲,希臘裔美國人。此人曾任過艾克森林石油公司油輪包租部的主管,經營過世界上最大的包船業務,他善於經營大筆交易,辦事足智多諜,具有世界一流企業家的才幹,曾為老船王奧納西斯的創基立業,立下過汗馬功勞。克裏斯蒂娜亳不猶豫地將奧林匹克公司的總經理的重任委任給安德森,這一招,充分顯示了她的知人善用。安德森出任總經理,不但有利於穩定公司的局勢,而且對繼承老船王的遺業有繼往開來的作用。
克裏斯蒂娜在經營企業時謙虛謹慎,充分信任和依靠公司的同僚,因而很快便站穩了腳跟,樹立了威信,受到了下屬的好評與尊敬。公司裏的助手和員工,對待克裏斯蒂娜也像對待老船王一樣,既服從又敬畏,不管她在聖墨裏茲,還是在巴黎、倫敦度假旅遊,凡有關公司的一切重大活動,安德森和其他高級助手都隨時向她請示,並保持著密切的聯係。
克裏斯蒂娜還妥善地處理了與她父親遺孀傑奎琳的關係。傑奎琳原是前獎國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後肯尼迪遇難後嫁給奧納西斯。1977年,克裏斯蒂娜以2600萬美元收購傑奎琳的不動產,其中包括斯波皮奧斯島嶼和那艘豪華的“克裏斯蒂娜”號遊艇。因此,傑奎琳在奧林匹克海運公司裏沒有股份,董事會也沒有她的職務,不得不放棄遺產中的一切權力。這對克裏斯蒂娜來說,確是一項人事關係上的重大措施。
就這樣,在安德森和公司同僚的協助下,通過克裏斯蒂娜的不懈努力,卓有成效地整頓了公司的業務。
全球性的航運業大蕭條,促使世界上一些大的船隊日趨沒落。美車船運界巨頭魯威格的船隊,從1957年的50艘銳減到1983年的17艘,而奧納西斯的老對手尼亞爾霍斯集團,也隻剩下了33艘,還不到原有船隻的一半。許多海上巨輪和一些耗油大、較小型的老船,逃不脫淘汰的命運,隻得被送往台灣、巴基斯坦及其他地區的拆船場。
克裏斯蒂娜為了應變,迅速地調整了自己的船隊。首先將那些落後的、沒有競爭力的老船拆掉。到1983年,已將11艘油輪送入了拆船場。徹底改造船隊,以更具競爭力的姿態出現在海運界。在拆解那些大型的耗油大的油輪的同時,果斷地購進五艘省油的中型油輪,這些油輪適合航行於墨西哥的坎佩切海灣和蘇伊士運河。為了求得穩同可靠的收入,將10艘大型油輪繼續租給大石油公司。經過一番整頓,克裏斯蒂娜的船隊從1975年的56艘縮減到1983年的38艘,使之更現代化、更具競爭力,她的船隊不僅沒在大蕭條中破產,而且還略有盈餘。
據估計,奧林匹克公司每年收入在1500萬至2000萬美元之間。收入來源最多的是包租給石油公司的六艘大型油輪。其中七艘較小型的油輪每年獲利4萬美元。11艘大貨船利潤約300萬美元。但是到1983年止,奧林匹克公司尚有1.3億美元的債務,而這個公司船舶的總值也僅達2億美元。好在克裏斯蒂娜還有其他的許多資產可以應付來自銀行的帳單。逆境並未嚇倒克裏斯蒂娜,她決心:“在航運業中繼續奮鬥下去。”
好像船王的一家在家庭感情上都一樣,是那麼坎坷和挫折。
克裏斯蒂娜雖然在事業上是個女強人,但是她的羅曼史卻也是變幻莫測,富於浪漫色彩的。1985年時,她也不過才34歲,可是卻已三次結婚,三次離婚。20歲以前經老父作主,與希臘船業巨宙的繼承人彼得·亨蘭德尼斯相識,但誌趣各異。未行婚禮即不歡而散。後來,她又自己作主與40多歲的美國洛杉磯房地產經紀商約瑟夫·波爾克結婚,由於遭到老船王奧納西斯的極力反對而離異。在1975年,她順從父命,嫁給希臘船務和銀行業大王亞力山大·安德列迪斯,可是,在老奧納西斯去世後,不到兩年又離婚了。1978年,她正高興地準備第三次結婚時,不料新郎塞爾其·科索夫竟是個蘇聯間諜,這樣,婚事便又告吹。直到1984年克裏斯蒂娜才舉行了盛況空前的第四次婚禮,新郎是法國一家藥廠的繼承人泰尼·羅騷。結婚那天,高朋滿座,光克裏斯蒂娜穿的禮服,衣上就鑲嵌了1.5萬顆金剛石,4000顆珠寶和2萬米銀絲,一身都珠光寶氣。據說,1985年2月她開始分娩時,僅是給著名產科專家米奇溫的接生報酬,是200萬美金。一個身處逆境的企業家,如此揮金如土,也實為世人矚目。
出版“金錢”
1835年,卡爾·貝特爾斯曼創辦了一個小型的出版社,在他之後的100年間,這家出版社始終把宗教書籍、神學著作或是基督教青年書刊和教育書刊列為自己的出版對象。直到1928年,它的工作人員也隻有100名左右。那時的“貝特爾斯曼”也隻是居住於德國的居特斯洛的貝特爾斯曼家族,而後來,這個稱謂被公認為“居特斯洛的巨人”、世界第二大出版康采恩。
在海因裏希·貝特爾斯曼女婿的孫子——賴因哈德·莫恩接任貝特爾斯曼出版社的董事長後的幾十年間,這家出版社有了長足的發展。“貝特爾斯曼”不僅出版書籍、唱片,還有各種類型的詞典、畫冊和地圖。它的書籍,唱片俱樂部在全世界有1300萬成員,並且這個數字仍在增加,由於不斷地發展壯大,這個集團現在擁有200多家公司,職工3000多名。在“貝特爾斯曼集團”裏,每個人都牢牢地記得賴因哈德·莫恩的名言:“使每個人都成為讀書者。”這也許就是“貝特爾斯曼”集團成功的秘訣。
值得“使每個人都成為讀者”這句話並不就意味著成功地擴展事業。在“貝特爾斯絲”還是一個小規模的出版社的時候,莫恩就清楚地意識到用雞蛋碰石頭的傻事不是貝特爾斯曼的作法,在出版業中搶手的買賣上與大公司競爭是不容易成功的,隻有填補市場上的真正空白點,並且以此建立起自己的聲譽,“貝特爾斯曼”才有前途。經過詳細的調查,“貝特爾斯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就是盡量使書籍做到物美價廉。但是按照當時的做法,如果直接地購買,痢一手的獨家出版法,勢必使書籍的成本提高,過對於一個小型出版社是極不明智的,於是莫恩又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那就是翻印。在一份報紙上,莫恩被稱為“二道出版商”,從這不難看出,翻印的成果是多麼有效,正因為他往往比頭道出版商更便宜地取得出版許可權,所以對於求知欲很強,而經濟條件較差的人們來說,購買廉價的“貝特爾斯曼”出版的書籍是極理想的。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後來,世界最大的袖珍本裝書出版社——紐約班坦姆書店也屬於“貝特爾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