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來客有話講與易清聽,那冷家娘子趙氏很是善解人意的帶著一雙兒女離開了,而冷樂天則是依舊癡迷於馬前。
“夏叔,您動身之前,家中可還安寧?不知,祖父母與我母親身體安康否?”
“三公子大可安心,府中一切安好!倒是府中的貴人們對三公子你掛念的緊!”
??????
“三公子,依將軍的意思——”夏鵬遠頓了頓,卻是也知所說之話有些不適宜,於是他遂輕咳了一聲,“他希望你能在他做完壽誕之後,再回到府裏過年。”
聽罷,易清微微一愣,隨即便苦笑道:“太公的心思我知曉,我自會聽他安排,在他壽誕過後幾日趕回去的。”
在易承泰身旁呆久了,夏鵬遠自是清楚易承泰考量,隨即便開口安慰:“三公子切莫沮喪才是,將軍對你的關懷無人能出其右,此番將軍亦是有他的苦衷的。”頓了頓,夏鵬遠又兀自笑道:“三公子乃身懷大才之人,待過了這兩年,這天下還不是由著三公子翻江倒海?”
聞言,易清心裏愈發沉重起來,他輕輕搖了搖頭,亦是麵帶苦笑:“夏叔切莫再誇耀雨卿了!無論是太公,還是夏叔你,又或是其他親近之人俱是如此對雨卿寄予厚望,然則日後的事誰又講得清呢?若是雨卿平庸了,免不了心生惋惜。”
聽易清如此說著,夏鵬遠暗歎一聲:想來三公子內心怕是沉重的很!如此想著,他倒是不知如何接話了。
不過,好在易清自己隨即轉移了話題:“對了,夏叔,這院中的馬是我的那匹吧!”
“哦,正是!溫都尉算是走了大運,他此番升任雲中州都尉,總領一州軍務。聽將軍講,兵部的調令早已發出,大概這兩日便會抵達吧!”
其實,乍一瞧,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溫大成此次乃平級調動,而實則卻是不然。那雲中州是大州,幅員遼闊。而更為重要的是,雲中州地處戰略要地,西鄰雍國南接荊國,一旦起了戰事,雲中州首當其衝。是以,自豫國建國以來,為了守衛州內的眾多關隘,都尉手下無不是兵多將廣。不過,不得不提,邊境的屯兵卻是不歸都尉管轄。
當然,溫大成在品級上自是也上調了。他先前所任的代州都尉隻是個正五品的軍職,而此番調任的雲中州都尉卻是正四品,品級上整整高了一級。
聽聞這個消息,易清心下便暗自思索起來:眾所周知,原先的雲中州都尉與三皇子親近,而此次調任的溫都尉算是中立的,誰也不親近。嗯!想來,莫不是朝中局勢有了甚變化?太公向來低調,此番大張旗鼓的做壽誕怕是另有深意??????(注:三皇子的母親是荊國的公主)
如此,隻因二人皆有心事,易清與夏鵬遠又隨意聊了幾句,隨後便相互拜別了。
“三公子,我另有要事在身,恕我不能陪你一同返回府中了!”
“無妨無妨!勞您代雨卿向長輩們問好了!”
如此,夏鵬遠留下馬匹,就此離開了原溪村。到了下午四時許,冷燁也已放學了,斜挎著書包回到家中。那趙氏估摸著時間不早了,也該準備晚上的膳食,遂牽著小姑娘冷源從鄰人那裏走了回來。
照例,那冷燁回家後也未像別家孩童四處玩耍,隻是安安靜靜的搬出桌案,趁著亮光學習起來。他如今進學才兩年多時光,一年多啟蒙,剩下一年卻是已經在學《大學》、《論語》,這不可單單是聰慧能夠做到的。(注:《大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冷燁之所以先學習《大學》,是因為其老師選擇這篇文章為其立命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