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貼生活情聚筆端
————詩歌寫作絮語
在多彩的生活麵前,同學們就其天性來說都應該是詩人,都可以說是詩人。很幸運,這個學期我們又走進了一個詩歌的海洋,呈現在我們麵前的詩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啊:五光十色、璀璨耀眼、精美絕倫。僅就新詩而言:《再別康橋》、《死水》、《雨巷》、《斷章》、《秋歌》、《山民》〈我愛這土地〉、《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再看外國的詩歌:《孤獨的收割人》、《籬笆那邊》、《致大海》、《我願意是急流》……而就古代詩歌而言,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陸遊、蘇軾、李清照等大詩人的詩作、真是宛如群星麗天、雜花生樹、……這一篇篇美麗的詩歌猶如一粒粒精美的珍珠,又如一幅幅多彩的繪畫。讀詩,給我們帶來喜悅、帶來享受、帶來心靈的力量。
詩歌是什麼?詩歌是生活、詩歌是抒情。詩歌就是上升的月亮、即逝的流星、遊動的小魚、翩飛的蝴蝶;詩歌就是突然呈現的朝霞和清泉,詩歌就是一莖綠草、一滴水珠、一枚花瓣,詩歌就是一次心動、一次感懷、一次釋悟。“開的花還不多,且把這一樹嫩黃的新葉當作花看吧。”“我所追求的,是我還沒有得到的”,“每天/都是一首詩/每個字都是一顆星/像蜜蜂在心頭顫抖”“站在痛苦麵前,你就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就不能說我兩手空空”“到遠方去,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看,這就是詩歌。走近生活,走近詩歌,喜愛詩歌、善待詩歌,欣賞詩歌,學寫詩歌。既然就天性來說我們是詩人,那麼我們就可以寫詩呀。但要記住,詩歌是抒情的藝術,詩歌以抒情為主,一定要有感而發,切忌無病呻吟。南唐後主李煜若沒有徹骨的亡國之恨與悲哀,怎能寫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名句?蘇軾若沒有曠世之懷、豪放之情,又怎能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詩句?徐誌摩若沒有視康橋為“難得的知己,”、“精神依戀之鄉”,也就寫不出為世人所鍾情的〈再別康橋》,艾青若沒有對乳母深切的愛戴和感激,當然也寫不出長篇抒情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同學們,生活是多麼的美好,世界是那麼的遼闊。熱愛生活,親近大自然;做一個有情人,用心來體驗生活。心在動、情在湧,拿起筆,把你心中的感受,把你頭腦中一切美好的想象,把你如飛的思緒,用簡潔精練的語言描述下來,就可能是一首詩,甚至是一首好詩。
寫詩是自然的事,主觀的事,寫詩時,想著這樣幾句話:詩是要用形象思維的。詩是情感的結晶。詩是語言的嬌兒。詩是創造的本源。寫起來,你會為自己感動、為自己驕傲;寫起來,你會激動,你會幸福。
好吧,讓我們拿起筆來寫詩吧。
題目自擬。要求:(1)感情充沛,內容充實;(2)想象豐富;(3)語言要精練,講求節奏感,並注意適當押韻;
再試寫一首絕句,題目自擬,可以不管平仄,但要押韻,讀來上口,有些詩意。
訓練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詩歌的情趣
2、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提高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
訓練重點和難點;
1、生動、健康、豐富的內涵
2、語言凝練形象
3、聯想與想象
訓練提要
詩之神,形象也。
寫詩應抓住書之對象的形象特點,請看下麵的一首詩: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方麵
萬紫千紅總是春
當春之時,風光景物,煥然一新,東風蕩漾,拂麵而來,白花開放,萬紫千紅,皆是春光點染而成。這正是春的形象的典型特征。
詩之羽翼,聯想也。
寫詩離不開想象和聯想,請看李白的《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形象
疑是地上霜。——想象
舉頭望明月,——形象
低頭思故鄉。——聯想
聯想和想象是詩歌的藝術翅膀,借助它,詩人就能浮想聯翩,創造出生動的形象。,感人的意境。
詩之魂,情也。
寫詩抓住了形象特點,又能恰當地聯想和想象,還不夠,寫詩必須飽含感情,無病呻吟是不足取的。詩之貌,語言也。
寫詩要求語言高度精練,所以要有意識地進行遣詞造句的練習。“春風又綠江南岸”意境添輝,功在一綠。
寫詩,必須掌握詩的基本創造規律、那就是:
形式盡量整齊有規律,切忌呆板無變化。
語言要精練,講求節奏感,並注意適當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