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柳暗花明(2 / 3)

見此情景,孫贇很平靜地走到講桌前,他用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藹地環視了一周,然後他開始了課堂常規的第一個環節,說:“上課!”

學生們頓時肅然起立,齊聲道:

“老師好!”

孫贇滿意地回禮道:“同學們好!請坐。”

在簡單自我介紹之後,他就開始登台講起本課內容。他的板書美觀大方,井井有條;他的聲音清晰洪亮,又是那麼悅耳動聽。在座的學生從開始對他的疑慮,很快就轉為入神傾聽。全班同學對這個新來的年輕教師具有這種膽識與教學素養,沒有一個不佩服的。

如今學校的教育,一方麵是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傳授教學,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要通過實現“雙基”教學目標的方法,來培養祖國建設的有用人才。在課堂上,孫贇按此教學目標講完課之後,將餘下的一點時間讓學生們整理筆記,作課後作業。他在學生的過道中來回走動著解惑答疑。當他走到課前那位若有所思的同學書桌前時,他停住了,和藹地問道:“我講的課你能聽懂嗎?”

“能聽懂。”

那位漂亮女生答道。

孫贇看到了她手中拿著的筆記本上的名字,知道了她的名字叫“郭鈺紅”。便叫道:“你叫郭鈺紅,是吧?”

“是。”郭鈺紅點頭答應。

“那我現在就考考你:“風,是怎麼形成的?”孫贇的眼睛看著其他同學向她問。

郭鈺紅馬上起立道:“水總是從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空氣也是這樣,總是從氣壓高的地方流向氣壓低的地方,這就形成了風。”

“很好,那麼什麼叫風帶呢?”接著孫贇又問。

“高氣壓帶的空氣流向低氣壓帶,就形成了風帶。”郭鈺紅對答如流。

“那你再說一說,什麼是西風帶?”孫贇看看還有一點時間就又問道。

郭鈺紅想了一會兒,答道:“從南北兩個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的風,偏成為西風,在南緯或北緯40°~60°之間盛行的西風地帶叫西風帶。”

“答得非常好,請坐下!我相信我們在座的許多同學,都能像郭鈺紅這樣對答如流。在這個時間裏,你們也可以通過相互問答來加深記憶,這樣學習,才能掌握所學過的知識,很好,你們是最棒的,繼續努力!”

下課的鈴聲響了,孫贇收拾了一下地理教學器具,然後麵向全班同學說道:“好了,同學們,下課!”同學們都齊刷刷地起立,高聲地說道:“老師再見!”

“好,同學們,再見!”

學生們用喜悅的目光將孫贇送出門外。

這是成功的第一堂課,孫贇和同學們的心情都很興奮和愉悅。

孫贇回到辦公室,室內的老師們都用詢問的目光看著這個昨日還應該是個學生,今天就成為教師的孫贇。他們好像在問:這第一堂課你上得怎麼樣?孫贇在椅子上坐下,沒出聲兒,過了一會兒,身傍的一位教師笑著問他道:“怎麼樣,第一節課心慌不?”孫贇轉過頭去笑道:“慌什麼,就像老師教我們那樣,按教程一步一步地大膽講唄!”那位老師讚歎地說:“你真行!我剛來上第一節課時,嚇得我差點掛在黑板上,緊張的我,有好多東西都沒講完!”

孫贇平靜地回答說:“我沒有那麼緊張,我一開始就提醒自己要自然,不要慌。”

“沒想到啊,你能鎮住他們!”坐在對麵教曆史的學校副主任,昂頭挺胸,晃著腦袋,不無懷疑地說。

由於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有許多的知識需要摸索掌握,孫贇為了使同學們把知識學得更紮實,他經常要利用課後的休息時間給學習差的同學補課。通過補課,他了解到一些學生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這樣,他就能更好地主動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幾天之後,教師教學的目的、要求及一些方法他很快就掌握了。

有一天,孫贇收到了他輟學前就讀的那所高中的班主任轉給他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老師說他有前途,並鼓勵他要繼續複習考大學。於是,孫贇興高采烈地寫了回信,從此他又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高考複習。他早起晚睡,刻苦學習,就這樣一邊教學一邊自學。

然而在生活的道路上,總是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引發出一些什麼變故。一天中午,孫贇在路過教室時,隻見郭鈺紅和幾個同學正在班級裏學習。他便走了進去。此時郭鈺紅正在複習英語。她一見是孫老師走進來,就高興地說:“孫老師,您來得正好”說著她拿起英語書,指著一行英語問道:“孫老師,這句話怎麼讀啊。”孫贇一見是英文,便不好意思地說:“啊,英語,這個我會的不多,我隻會一些口語。上學的時候我隻學到一點點,你還是請教英語老師吧。”

“請教英語老師吧”。孫贇走出教室,他在心中暗自嘀咕,他覺得自己說出了這句話很不自在。他回味著自己剛才說過的話,覺得自己所學得的知識真是太少了。

本來,孫贇的爸爸就是個英語通,但在當時,他的爸爸被打成了反革命,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和他會說英語有關。於是孫贇認為爸爸的災禍是因為他會英語而導致的,所以盡管孫贇的父親在生前遭遇迫害的情況下,仍要教孫贇英語,可他就是不學。後來在日常生活當中他隻學會了一些口語。現在他後悔當時沒有跟爸爸好好學。

那麼,現在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隻掌握了一點點知識,是難以應對那些主動求知的學生的。這會兒,他回顧過去,在以前那中國教育停滯不前的年代,別說是學外語,就是國語也難以學得精通。如今國家開放搞活了,知識分子又重見了光明,教育又呈現出教師敢教,學生樂學,有誌者個個發奮圖強的喜人氣象。現在學校裏普遍都開設了外語課程。這是個人進步,國家發展的一個多麼好的時機啊。而一個國家要進步,要發展,與世界各國進行科學技術交流,這外語是必不可少的。不懂外語,就無法了解外國的先進經驗,就無法與發達國家接軌。自己以前沒有學好外語,如今這麼好的學習環境為何不好好地利用呢?

就這樣,一個學生的請教,便啟動了孫贇那新的學習計劃。他心想:“對啊,我可以一邊教學,一邊學外語啊!”想到這,他走回辦公室,來到外語組的張老師身邊請教道:“張老師,您能收我這個學生嗎?我想跟您學英語。”張老師是一個大學畢業生,英語專科學曆。他梳著背頭,和藹的麵孔上,戴著一副花鏡。他見剛剛才熟悉幾天的青年教師孫贇,要拜自己為師,便高興地說:“好啊!當然可以,不過學英語得下苦功夫,要堅持不懈才能學好。”孫贇感激地微笑著說:“沒關係,我能吃苦的!”

“好,我收你這個學生!”張老師爽快地答應道。

從此,孫贇開始學起英語來。他利用課間時間向張老師請教,利用早晚時間刻苦攻讀。

其實學習外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有堅強的毅力和毫不動搖的信心。要想學會一門外語,首先要學會語音,孫贇學英語的第一步就是學習語音——國際音標。他虛心向張老師請教,認真模仿,練習發音,再加上他原來有一定的口語基礎。通過刻苦學習,強化記憶,他很快就學完英語語音簡明教程,基本掌握了英語的發音。學會了發音,就可以翻閱詞典、資料進行自學。他一直努力著,並不斷地取得進步。

一個月以後,經過刻苦地學習,孫贇攻讀完大學英語教材的第一和第二冊。他熟練地掌握了大量的英語單詞、短語,學會了英語語法。就這樣一門新知識裝進了他的大腦。學習是辛苦的,但是學得了知識卻是幸福的。孫贇又堅持學習第三冊和第四冊。至此,學生們在英語這一學科再遇到什麼問題,一旦問到他時,他都能輕鬆地解答了。

雖然孫贇一邊複習,一邊學習外語,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本職工作。對於他所任教的學科——地理,他早已成竹在胸,教學也熟練自如。在教學中,無論學生們向他提出什麼問題,他都能做到認真而詳細地解答。

一個星期日的黃昏,自學了一天的孫贇,走出辦公室,他來到操場上散步。他呼吸著這室外寒冷而新鮮的空氣,以放鬆自己疲勞而緊張的身心。當他向西走到教室盡頭的時候,發現教室後麵的女生宿舍門前站著一個人。她背靠著牆,正麵帶微笑地望著他。孫贇一眼認出了那是郭鈺紅,然後他急忙走過去招呼道:

“這麼冷的天,你怎麼站在外麵啊?”

“啊,老師,我剛從家裏回來,宿舍門是鎖著的,進不去。”郭鈺紅被凍得有些發抖回答說。

“那為什麼不進辦公室裏等呢?快去烤烤火,別凍著。”

“不了,我看那個教曆史的副主任也在那裏就沒進去,現在我同學去取鑰匙,也該回來了。”

“副主任在有什麼怕的?他還能不讓進哪?”孫贇毫不在意地問。

“不是,他煩人。”郭鈺紅低下頭說。

“煩人?他怎麼會煩人呢?”孫贇不解地問。

“他下流,他跟我們女生總愛動手動腳的。”郭鈺紅的表情變成十分厭惡的樣子小聲說。

“下流?還動手動腳?不會吧?再說,就算他有這種惡習,有別人在,他還敢嗎?”孫贇有些不相信地說。

“孫老師,您是不知道,反正我們誰都不願意靠近他。”郭鈺紅不便細說。

孫贇見她執意要在外麵等,便同她聊了起來。問道:

“你家離這兒有多遠啊?”

“三十多裏路。”

“啊,這麼遠哪,來回坐車嗎?”

“不,都是山路,走著走。”

“這大冬天,三十裏的路,走著回來,一定很累了吧?”

“有點累,沒事,歇歇就好了。”

“最近的地理課學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