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這種現象非常普遍,有很多學生開始並不喜歡讀書,但由於朋友的影響和極力推薦,他們便試著去讀,結果逐漸喜歡上讀書,並養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這類學生傾向於把課外閱讀的原因歸於朋友的影響。不過,這類歸因的人數從高一到高三呈現遞減趨勢,這與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獨立有關。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某一時期,大家讀的課外書往往是相同或類似的,而且這些讀物大多為時尚作品(流傳千古的經典作品不多),出現如“痞子蔡熱”、“韓寒熱”“漫畫熱”等陣發性“熱症”。這一方麵與當今的社會風尚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學生的閱讀心理,這類讀物通俗易懂,而且比較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情感,從而引起他們的共鳴,爭相閱讀這類書籍。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即這類作品一般篇幅比較短小或以連載形式刊出,適合學生課外時間有限的狀況。
針對這種課外閱讀,教師可從大處著眼進行強化、指導,從建設班風入手,努力在班級裏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同時注意將學生的讀書熱情引向有利於語文教學和學習的書籍,激發他們對此類書籍閱讀的興趣和自主性需求,以此推動學生在課外的主動閱讀。教師可充分利用班幹部的號召作用和尖子生的榜樣作用,培養他們對此類書籍的閱讀興趣,並利用他們影響其他學生,從點到線,從線到麵,形成全班甚至全校性的讀書熱潮。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學習,引導誌趣相投的學生組成課外閱讀學習小組,鼓勵他們自主選擇有利於語文學習和人格成長的閱讀內容,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調動每一個學生閱讀的自主動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促進其學習和成長。
三、自我的需要。
自我是整個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生活是由自我構建的,自我以對自身及自身有關事件的解釋構建起自己的心理世界。每個人的行為表現、身心健康、人際關係和發展狀況都受到自我的製約,自我的需要是產生自我調節活動的動機,它具有雙重作用,不僅激起自我調節的驅力,而且還是自我調節的導向。由自我發起的行為,從根本意義上說,是要滿足自我的需要,這就要求行為者在發起行為前,對行為的意義有所預感,也就是自我預計,它是在與自我需要相關的價值關係層麵上的反映。由於行為主體對事件和情境的主觀意義存在各種不同理解,便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自我動機,如自主動機、自我提高動機、自我保護動機、自我證明動機等。
調查結果顯示,有很多學生認為課外閱讀完全是自己的一種個人行為,出於自我需要,是對學習和生活的一種自我調節行為,而並不是由於教師的要求、朋友的推薦或其他原因。通過對這類學生課外閱讀動機的分析,我們發現,盡管都是出於自我的需要,但這種自我調節行為的具體出發點不盡相同,也相應地產生了不同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這種自我調節行為產生的具體原因,並采取適當的措施予以強化和指導。
(一)自我放鬆。
中學生的學業負擔沉重,學習生活單調(每天十餘節課和大量的作業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他們非常需要適當的放鬆和休息,而學校和課堂又很少給他們放鬆、喘息的機會。因此,很多學生便把目光投向課外,自主地選擇讀課外書這種調節方式來放鬆休息。調查結果顯示,有28.9%(此統計數字的基數是將課外閱讀的原因歸於自我需要的學生人數,而不是全部被調查學生的人數,以下統計數字的基數若無特別說明,也與此相同)的學生把自己課外閱讀的原因歸為消遣放鬆,他們感到日常的學習生活枯燥無味兒,學習和考試的壓力沉重,而讀課外書可以豐富課餘生活,放鬆身心,使自己從繁忙的學習生活和沉重的考試壓力中暫時解脫出來,得到休息,正如有位同學所說,“隻有在讀課外書時,才有自己的自由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出於放鬆、休息的動機,他們大多從興趣出發,選擇的讀物多為報刊雜誌和娛樂性質的時尚作品,如影視雜誌、體育雜誌等,其中也不乏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讀書觀,引導學生多讀經典作品,幫助他們分析理解這類作品,使其對閱讀經典產生興趣,並能真正領悟其意義價值,自覺地利用其中的道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與此同時,教師應注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趣味性,豐富學生的校內生活,激發學生對課堂和學校學習的興趣,減輕他們學習的心理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學生選擇課外活動的方式也愈益豐富起來,很多學生迷戀上電腦遊戲和網上聊天等,而完全放棄了課外閱讀。這需要引起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注意,采取相應措施,但不能僅以簡單粗暴的方式禁止,重要的是分析學生這種行為產生的動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自我需求,激發起他們對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二)自我提高。
人類在嬰幼兒時期主要通過外表和動作認識自我,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將關注轉向內部,通過自我反思來評價自己。到了中學時代,一些自我意識強的學生已十分關注自我的內在品質,他們不斷設計自我未來發展的藍圖,同時,也越來越意識到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距,為了彌補這個差距,他們不僅努力學好課內知識,而且對於課外知識也是孜孜以求,他們會閱讀一些自認為有利於自己未來發展的書籍,力圖從中汲取營養,不斷向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靠攏,如讀名人傳記及學術類、專業性、知識性強的書籍等。這種類型的課外閱讀實際是學生的一種理想性自我調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