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題目的主旨須開門見山寫出。一般要在首聯寫出,也有在第二聯才寫出的,但比較少,比如《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二)不要忽視背景和注釋
無論哪一首詩,總是寫在一定的時空裏,而選來考試的詩,不會是還沒有考證清楚的詩,所以注意試題中出現的注釋或背景就容易體會作者生活在什麼時代,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首詩,表達的是什麼情意。以2001年高考第8第9題為例:“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題後注說:“古人有‘密雨如散絲’的詩句”。再回頭琢磨題目,就不難做出。如果給出了典故、名物的注釋,更要十分重視,詩人在寫作時常常拿前人的事來說事兒,一是為了思想感情含蓄,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以盡可能少的語詞表達盡可能多的意思。這幾乎是詩詞寫作中的通例,在平時就要多注意積累常用典故、名物方麵的知識。
(三)了解古代詩詞寫作套路
送別詩:依依不舍或別後思念;詠史詩:感歎昔盛今衰或借古諷今;邊塞詩:建功立業或厭戰思鄉;詠物詩:借景抒情或托物言誌;閨怨詩:對遠人懷念或對戰爭的不滿……迅速將試題上詩歸類,並馬上聯想到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他在時代中所處地位,比如是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還是衰落時期?是在朝還是在野?是得意還是失意等等。
(四)熟悉詩詞常用的修辭方法
詩詞常用的修辭手法是比喻、擬人、對比、誇張、借代、象征、襯托。
這些個修辭手法中最常用的又是最不容易一下子看明白的是借代和象征。《詩人玉屑》卷十引《漫叟詩話》說:“嚐見陳本明論詩雲:‘前輩謂作詩當言用,勿言體,則意深矣。若言冷,則雲“可咽不可嗽”;言靜,則雲“不聞人聲聞履聲”之類’,本明何從得此?”所謂“體”,就是所要表現的本意和主體;所謂“用”就是本意和主體所產生的作用。寫了作用也就從側麵把主體和本意表現了出來。《詩人玉屑》卷十引陳永康《吟窗雜序》所規定的十不可:“一曰高不可言高,二曰遠不可言遠,三曰閑不可言閑,四曰靜不可言靜,五曰憂不可言憂,六曰喜不可言喜,七曰落不可言落,八曰碎不可言碎,九曰苦不可言苦,十曰樂不可言樂。”其實照這樣列下去不知可以列出多少不可來。王安石有兩句常被人提起的詩可為證:“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嫋嫋垂。”“鴨綠”,指春水,“鵝黃”指新柳,這是以顏色代所詠之物。此外,詩詞用代語的還有很多形式。一句話,詩應避開直說,而要讓人通過形象去悟出你想表達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