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能力為抓手提高作文教學質量(2 / 2)

四、以增強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為抓手,加強思維方式訓練

學生寫作的過程是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綜合訓練過程。作文教學應當把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放在首位。教師在引導過程中,或結合課文、或結合範文,或結合學生生活實例,讓學生觸景生情,觸類旁通,聯想思考。

1、培養發散思維能力,進行求異性作文訓練。學生創新思維中發散型思維非常重要。因此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進行求異性作文訓練,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方法有:①是運用多向思維開拓學生思路。拿到一個作文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論,深入挖掘題目的含義,從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②是運用逆向思維鼓勵學生“反彈琵琶”,即打破傳統的思維程序,對問題作反方向思考。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常常會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③是運用側向思維引導學生的思維避開眾人注目的正麵,從一般人不注意的側麵進行思考,尋找突破口,解決問題。具體操作中可通過同一題目多角度選材、同一中心多種選材、同一材料多種立意、同一材料多種體裁訓練,來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2、培養想象思維能力,進行想象性作文訓練。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會黯然失色,缺乏生機。而豐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氣盎然,光彩奪目。可見寫作教學中訓練想象能力,進行想象性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以提高學生作文創新質量為抓手,優化作文評改方式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對於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指導學生找出作文中的優缺點,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作文質量和寫作水平。“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模式,永遠讓學生處於被動地位,並不能真正養成學生寫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

1、用肯定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寫出的作文對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發揮,也希望得到肯定性評價。語句不通順、條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確等等裁判式的評語,會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評改中教師作為說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從而提高作文水平。①用賞識性的評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每次作文都是他們創造性的勞動,他們都期待得到老師肯定和表揚,所以在作文評語中要多寫賞識性、肯定性的評語。讓作文基礎好的學生在老師的賞識性評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差的學生獲得一份自信。學生一旦對作文產生興趣,作文就成了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②用情感式的評語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學生的作文真實體現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是他們純真心理的自然流露。作文評語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一扇窗口,老師用用真實的感情去感染學生,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與做人結合起來。③用激勵性的評語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隻要學生作文中有一點新內容、新思想、新見解,老師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教師對學生作文中的創見要讚揚肯定,異見要保護,誤見要寬容引導。確保他們在每次習作訓練中都有所收獲。

2、改變作文評改的方法,提高學生評改作文能力。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評改能力是寫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評改能力的強弱是獨立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教師要教學生學會批改方法。作文批改中可采用自讀自改、師生共評、小組互評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可以使他們轉換角色,誘發他們對作文評改的興趣,促使他們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動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自信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的相互間交流,培養他們互相協作的精神。

在新課程的新導向下,隻要我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作文教學的抓手,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能激活,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將別有洞天,充滿盎然的生機,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