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作文教學策略(2 / 3)

2、營造情境,通過入境誘發體驗

心理學認為,情境是對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學意義和社會學意義的具體環境。布魯納說:“教學論必須探明喚起學習積極性的最佳經驗與情境。”因為“學習產生與某種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安排課堂情境的學習。”的確,一個具體生動的情境設置,可以引起學生的親切感和新鮮感,從而調動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維的前提,使學生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情緒下進行學習和創造。情境在激發人的某種情感方麵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學情境,是為誘發學生體驗,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調動學生的作文興趣的一種場合、一種背景,一種應急狀態。

有一次教師預先告訴學生要在課堂上進行一次小型考試。當學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質上的準備後,教師鄭重地翻開講義夾去取試題,然而沒有,接下來是教師一係列的“找試題”的動作,神態也隨著找的過程不斷變化……,學生由觀望開始變得莫名其妙,最後忍俊不禁時,教師宣布“試題”找到了,就是用大500字,將老師“找試題”的過程寫下來。

緊張、期待、疑惑、豁然……這瞬間的情感變化使學生作文興趣盎然,寫作情緒輕鬆而自然,寫起來非常順手。“老師胸有成竹地翻開講義,滿懷希望地‘抖動’課本,失望地望著在地上滾動的硬幣,有些慌亂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僅存的一線希望破滅了,從走廊上回到講台上,還一邊無何奈何地搖頭,尷尬地望著學生;最後帶有幾分狡黠地宣稱……”

學生寫作上的最大的障礙就是“無米下鍋”,無材料可寫,也就是說,沒有體驗。誘發學生的體驗,有意識地“製造材料”,教師就要有目的導演“情境”,為學生製造一種場合、一種氛圍,引起他們情感的波動,使它成為一種強化的刺激信息,構成學生審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學生產生如臨其境,從而產生表達的願望和作文靈感。學生沒有這方麵的體驗,教師設法為學生製造一種場合,一種氛圍,從而喚起學生的寫作衝動。

告別了童年時代,進入少年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變得敏感而又容易陷入自戀自憐。變得孤獨,喜歡獨立,封閉在自我的小圈子裏。這個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更廣大的世界,擴大學生的胸襟,作文教學應引導學生走出自我的圈子,從寫自我,寫學校等小社會,逐漸擴展到對大社會的關注。老師用語言為學生描述著這種情境:

“當你以為小屋裏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當你睜大眼睛看見的隻是自己,當你豎起耳朵聽見自己失真的聲音,當你的情感還走不出一己的世界,你的作文就始終‘大’不起來。請你推開窗子吧,把頭伸出窗外,聽聽外麵的風聲雨聲——你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呼喚聲了嗎?你聽到了一片森林被毀滅的痛苦的呻吟聲了嗎?你聽到了一片農田被侵占的沉重的歎息聲了嗎?你聽到一條鐵路向前延伸的歡笑聲了嗎?……”這如詩意般的語言,錘打在學生的心坎上,他們或許有的一驚,外麵是什麼世界?外麵的世界也有呼喚、呻吟、歎息、歡笑嗎?我怎麼沒有關注過、體驗過呢?一種期待打開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

推開窗子,“湧動於樓下花海的,是春之信使的櫻花,她流溢的粉紅,是春之霞光;我在樓上看見,聽見了生命的律動……七天後,一場風雨,櫻花凋零,落花滿地,輕輕地,無聲無息,全然失去了先前的熱烈……我尋覓她生命的曆程,在泛青的草坪上,在高高的白楊樹下,又尋到了她的生命……”自然的輪回變化,讓學生體驗到了生命的軌跡。

人進入某一種實際情景,或接觸模擬情景,甚至是頭腦中想象的情景,它隻要能激起學生對事物真切感受,深刻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真實的情感和豐富的聯想,就能誘發學生的體驗。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營造情境,如聯係生活展現情境,播放音樂渲染情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