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材料探究題例談(2 / 3)

——摘自《植物反擊動物》(《百科知識》)

【參考要點】:(1)植物形成了一套對付動物的辦法(2)看似弱小的事物,不一定是真正的弱者。(如從其他角度有獨特發現,也符合要求)。

五、閱讀下列材料,從中你有什麼發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了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口試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這份工作。

一位青年在自行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壞的自行車,這位青年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的學徒笑他多此一舉。車主將自行車領回去的第二天,這位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參考要點】:良好的習慣,多一點追求,會有更多的收益。或(關心並做好份外事,益人又益己)也可。能有獨到的創新見解,並言之有理更好。

六、讀下麵一則材料,從中你有什麼發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有位動物學家在對生活在非洲奧蘭沿河兩岸的動物進行考察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生活在河東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並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樣,東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鍾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對這些差別,動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除了東岸有狼群活動以外,其他的生活環境和食物都相同。在這位動物學家的倡議下,動物保護協會做了一個實驗,在河東西岸各捉了10隻羚羊送到對岸,結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隻,而送到東岸的隻剩下了3隻,動物學家發現,另外7隻都被狼吃掉了。

【參考要點】: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生活著狼群,它們為了生存,天天生活在一種“競爭氣氛”中,反而越來越強健,而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為它們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

七、讀下麵一則材料,從中你有什麼發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牛頭羚個頭龐大,力量驚人,行動迅捷。如果數十萬隻牛頭羚齊心協力幹某一件事,那是非常危險的。但猛獸襲擊時牛頭羚們從不團結起來抵禦,它們隻會驚慌奔逃,將弱小者甩在隊伍的尾部。麵對險境,即使母牛頭羚也不會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親生骨肉。

猛獸也和牛頭羚達成了某種默契,有一隻供食了,就不再驚擾其他牛頭羚——絕大多數猛獸都沒有過量儲備食物的習慣。

【參考要點】: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維持生態平衡的自然規律。

八、下列有關資料,從中你能看出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什麼特點?請用簡要的語言加以概括。

①拙政園池水麵積占1/3,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台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

②網獅園以池水為中心,水麵聚而不分,池周亭閣造型秀麗,石板曲橋,低矮貼水,微微拱露。環池一周疊築黃石假山,高下參差,曲折多變,使池麵有水廣波延和源頭不盡之意。

③環秀山莊,假山座座,池水灣灣,獨出心裁,另辟蹊徑,兩者配合,佳景層出不窮。望全園,山重水複,崢嶸雄廳;入其境,移步換景,變化萬端。

④怡園池水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及建築。中部水麵聚集,東西兩端狹長並建曲橋、水門,以示池水回環、涓涓不盡之意。池北假山,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峰巒洞穀,與樹木山亭相映。

⑤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林北麵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彌漫,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極富山島水鄉詩意。

【參考要點】:蘇州園林在布局上大都依水造景,將小橋、樓閣、亭台軒榭、花草樹木、假山等融為一體,相映成趣,美麗如畫,從而使佳景層出不窮,突出蘇州水鄉的特點。(能有獨到的創新見解,並言之有理有據則更好)。

九、閱讀下列材料,寫出你的發現,用簡要的語言加以概括。

有一個40歲的人被醫生告知患了絕症,最多再活三年時間。因此,他為了使自己最後的生命更有意義,便擬出一個“三年要做十件事”的工作計劃其中包括寫一本書、學一門外語、搞一項發明、辦一個工廠、遊30座名山、看50個城市等等,計劃列出並付諸行動。過了兩年零八個月,10項目標全部完成。

三位大學的同學,同時分配到縣直機關工作。幾年後,一個不甘心總這樣打水掃地,看領導眼色,調到了企業。另外兩個沒動心。又過了幾年,又一個辭職下海。剩下的一個仍未動心。再過幾年三人相聚,到企業的那個已成了大廠的廠長,辭職的已成了富翁,留在機關的則後悔莫及。

【參考要點】:隻要勇於追求,努力實踐,就會取得成功。(能有獨到的創新見解,並言之有理有據則更好)。

十、閱讀下麵的幾段資料,從中你有什麼發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1)烏鴉,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多群居在樹木中或田野間,喜歡選擇高達二十米以上的喬木做巢、棲息,如果樹木低於二十米,烏鴉就會離去,另選高枝。主要以穀物、果實、昆蟲等為食物。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常常收集碎玻璃渣子等。(《現代漢語詞典》)

(2)隨著改革開放,隨著沈陽城急劇向四周擴展,尤其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烏鴉們不知受了什麼誘惑,夜幕下三三兩兩,猶如一道道黑色閃電,悄悄潛入沈陽城區,或落在古老教堂鍾樓頂,或飛到老喬木上棲息,而清晨來臨天還未亮,又很自覺地飛離。那時進城烏鴉數量少,又都很羞怯,人們的正常生活未受到幹擾。(《江海晚報》)